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恩替卡韦初治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与HBV DNA载量,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 Ag与HBV DNA的关系,观察HBs Ag用于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12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定量测定HBs Ag与HBV DNA载量。结果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6周,HBs Ag水平下降不明显(P=0.146),而HBV DNA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治疗前两者呈负相关(r=-0.375,P0.001),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 Ag不能很好地作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评价HBs Ag与HBV DNA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口服恩替卡韦48 w,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4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变化、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促进肝功能恢复,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3.
正【据《JAMA Oncol》2018年9月报道】题: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一项韩国全国性队列研究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治疗慢性HBV感染的一线抗病毒药物,但在长期治疗中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是否相似尚未可知。一项来自于韩国全国性队列研究发现,在24 156例初治慢性HBV成人感染者中,与恩替卡韦治疗组相比,替诺福韦治疗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和病死率降低更为明显。这一结论在一组包含2701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成人患者的医院队列研究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因型疗效差异.CHB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4组均治疗96 wk.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1 2 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H B V DNA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至治疗96 wk后,HBV DNA平均下降5.13拷贝/m L;至治疗96 wk后,HBV 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分别达94.17%和76.67%;84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患者H B e A g阴转率和血清H B e A g转换率分别达27.38%、22.62%;C型和B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A、B和D组3组间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且不受基因型影响,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CHB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48周观察患者的肝功能、HBs Ag、HBe Ag、HBV D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66.7%和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Be 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0.8%和25.6%,高于对照组的10.5%和7.9%(P均0.05);试验组HBV DNA阴转率为71.8%,高于对照组的44.7%(P0.05);试验组HBs 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1%和2.6%,对照组为2.6%和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效果优于拉米夫定,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胡侠  周岳进  卢成鸿  潘华将  王开鉴 《肝脏》2021,26(6):614-616
目的 探讨对恩替卡韦应答不佳和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在联勤保障部队906医院温州医疗区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对恩替卡韦治疗应答不佳患者(A组)36例,对恩替卡韦耐药(B组)44例,均换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单独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12、24、48周的HBV DNA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CHB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观察治疗后4周、8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第24周和第48周两组患者的HBV标志物定量及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载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段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方法与单用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法比较,能显著提高患者HBe Ag转阴率和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另30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4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8周时,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83.3%对86.6%、43.3%对46.6%和100%对100%(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疗效与恩替卡韦片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CHB患者118例随机分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治疗后两组血清HBe Ag转阴率、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Be Ag转阴率、HBe Ag/HBe Ab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血清HBe Ag转阴率及HBe Ag/HBe Ab转换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答率仍有待提高,不少学者开始尝试联合用药,包括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之间的联用和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用。回顾近期国内外经验发现,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首选强效低耐药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单药治疗,普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患者可换用替诺福韦。高病毒载量及HBe Ag阳性的患者,推荐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既往经治甚至多重耐药的患者可以选择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联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期待HBe Ag和HBs 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长效干扰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检测肝组织内HBV cccDNA、总HBV DNA及血清总HBV DNA,分析干扰素、恩替卡韦治疗对肝组织内HBV cccDNA的影响。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中选择40例HBe Ag阳性病例,其中24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6例接受干扰素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HBV DNA、生化学及病毒学数据,并收集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标本,定量检测肝组织内HBV cccDNA、总HBV DNA。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目标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肝组织内HBV cccDNA(log10拷贝/ml)在恩替卡韦组基线为5.08±1.15,治疗后为3.80±0.85;在干扰素组基线为6.84±0.93,治疗后为6.02±1.27,两组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治疗后恩替卡韦组明显低于干扰素组(P=0.004)。肝组织内总HBV DNA(log10拷贝/ml)在恩替卡韦组基线为6.42±0.80,治疗后为4.83±1.08;在干扰素组基线为6.84±0.93,治疗后为6.02±1.27,两组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治疗后恩替卡韦组明显低于干扰素组(P=0.003)。肝组织内HBV cccDNA下降百分率与治疗后HBe Ag有显著相关性(R2=0.183)。恩替卡韦及干扰素对HBV复制指数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结论 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和干扰素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肝组织内HBV cccDNA含量,恩替卡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分为两组,给予45例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40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结果在治疗24 w末,两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在治疗48 w末,联合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较恩替卡韦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HBe Ag阴转和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 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HBe 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62例CHB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96周。所有病例分为两组,HBe Ag阳性组患者43例,HBe Ag阴性组患者19例。其中HBV DNA106拷贝/ml患者38例,HBV DNA106拷贝/ml患者24例。比较两组治疗24、48及96周的疗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治疗24、48、96周时,HBe Ag阳性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4.88%、65.12%、74.42%,明显低于HBe Ag阴性组的78.95%、89.4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47、0.038)。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2、0.779、0.638)。在38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和24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的两组中,治疗24、48、96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21%vs70.83%、57.89%vs 95.83%、76.32%vs 95.83%,P值分别为0.005、0.001、0.002);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40、0.150、0.280)。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邓芮  孙剑 《肝脏》2019,24(12)
<正>由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降低肝脏终点事件包括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当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具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其中具有较高耐药屏障和安全性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尽管长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已大大减少CHB患者肝脏终点事件的发生,但并未完全消除HCC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多篇相关研究就一线抗  相似文献   

15.
梁尘格等通过观察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疗效, 目的是为此类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结果显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影响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病毒学应答及生物化学应答(梁尘格等, 第113~117页)。刘丽萍等通过观察恩替卡韦经治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恩替卡韦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 且可以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和减轻纤维化程度。48周后续用恩替卡韦和48周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是低病毒血症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的预测因素(刘丽萍等, 第118~125页)。尚梦月等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代谢紊乱易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HBV病毒因素、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组织脂肪变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尚梦月等, 第126~132页)。柯若曼等研究结果显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可溶性...  相似文献   

16.
正【据《Korean J Gastroenterol》2016年1月报道】题: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止抗病毒治疗后达到持续缓解的预测因素(作者Jun BG等)由于HBeA 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止抗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合适时机尚不明确,来自韩国顺天乡大学天安医院的Jun等做了一项研究,目的在于探索HBeA 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缓解。研究纳入58名患者,均为HBe Ag阳性,联合治疗下实现HBe Ag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持续阴性达6~12个月后,停止了抗病毒治疗。评价病毒复发的标准为HBV DNA2000 IU/ml。病毒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7.
秦景桃  陆建春  柳龙根  薛源 《肝脏》2014,(8):591-592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的疗效并分析其预测因素。方法 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8周,分别于基线、4、12、24和48周检测患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结果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达95.1%和91.8%,HBsAg定量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48周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与第4周时HBV DNA载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安全、有效;第4周时HBV DNA载量对48周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据Hepatology 2020年4月报道】题: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HBV相关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作者Choi J等)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均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指南中的一线治疗药物,有较高的抗病毒疗效和较低的耐药性。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峨山医学中心研究团队的既往研究表明,使用TDF治疗的CHB患者相比于ETV治疗能显著降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该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探讨了TDF与ETV治疗对HBV相关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初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乙肝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各50例。检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周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观察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构成、随访时间、饮酒者比例、吸烟者比例、乙肝家族史比例、治疗前ALT值、治疗前HBV DNA水平及HBeAg阳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周,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周,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均50%,ALT复常率均80%,且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果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可快速、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慢性乙肝初治患者的安全、有效抗病毒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清肝汤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湿热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患者采用茵栀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144周。观察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AST复常率及中医临床症候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学HBeAg阴转率、HBe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及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5)。结论:茵栀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抑制HBV DNA复制,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