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6,27(3):201-203
五味是古人对食物与药物从“味”的角度进行概括与分类,以说明其功用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藉此指导人们养生与防病。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类,实际上还有淡味。《黄帝内经》在叙述五味的功用的同时,常按五行学说将五味分属五脏,进一步说明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今对其相关论述,尤其是在养生防病方面的论述,作如下探析。《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最先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其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说味相对于气(性),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2.
何健  胡方林 《国医论坛》2022,37(1):12-14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有非常丰富的论述,涉及篇章21篇,分别从五味的作用、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配属五脏、五味的饮食禁忌和五味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阐释.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一方面指导日常饮食养生调护,另一方面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医学领域里,无论动物、植物、矿物,只要人们利用了,它都会对人体发生一定的作用。各种物体中所具有的性和味,是其对人体发生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试从《黄帝内经》中之有关记载,简略地谈一下所谓"五味所入"的问题。酸、苦、甘、辛、咸五味中的任何一味,都有它自己的一定特性。《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甘,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的  相似文献   

4.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阐述若干药性理论,奠定了中医药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五味已有广泛的实践认识记载,如《左传》的"昭公元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均记载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先王之济五味"、"气为五味"、"以奉五味"等,《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为《内经》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黄帝内经》中五味理论的相关内容,论述了五味的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成软”;阐述了如何划分其阴阳五行属性;还探讨了五味学说的临床应用情况。五味学说的临床应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应用和饮食五味的调养这两个方面。最后指出养生之道: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  相似文献   

8.
李志安  李军赛 《河南中医》2016,(12):2061-2062
健康人对五味的欲望一般是和谐的,只有在患病时,由于脏器本身的病变,对五味的嗜好才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特殊的喜嗜与忌恶,这是脏腑力图借助于五味以补偏救弊的一种"引味自救"现象,是机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本能需要。五脏所苦,是指五脏在病变情况下,最易发生"急""缓""湿""气逆""燥"五种病证,《黄帝内经》提出了甘缓急、酸收敛、苦燥湿、苦泄气、辛润燥五治则。由于五味各有其作用机制,因而在组方配伍时,或相须相使或相反相成。不同的组合方法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用。总结起来有辛开苦降、辛甘发散、辛散酸收、酸苦泄热、甘苦合化及酸甘化阴六种配伍方法,临床中须灵活运用,必要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9.
《内经》谈及疼痛的症状遍及全身,如“头痛、目痛、噬痛、耳痛、肩痛、心痛、胃脘痛、手臂痛、腹痛、股痛、脚下痛、四肢烧痛、盘骨节痛、肌肉尽痛、髓道酸痛、脉痛”等50余种。《内经》对疼痛的性质、状态及牵扯部位形象的描述有头痛如破、头脑户痛、延及囟顶、真心痛、心痛否满、心与背相应而痛、胃脘当心而痛、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脊痛不能正立等20余种。  相似文献   

10.
张卫  张瑞贤  韩垚 《中医杂志》2012,53(11):903-905
参考古代医家全元起、张介宾、吴崑等对《黄帝内经》中“五脏苦欲补泻”的注释对其内容展开进一步论述,阐明五脏苦欲补泻的实质,分析《黄帝内经》所论及的五味功效涵义,并进一步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最终结集约在司马迁<史记>之后,班固<汉书>之前,有汉一代,新词新义大量产生,一词多义并不鲜见,这一语言变化规律也在<内经>里得到体现.若注者不明此意,则所释便NB473格不通.亦有不明引用而致误者,兹举例说明于下.  相似文献   

12.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了中医五脏概念演变的过程 ,并从解剖实体、系统整体和概念泛化三个方面解读《内经》五脏概念的内涵 ,提出气化五脏、四时五脏、官能五脏和神志五脏四个方面及五脏精气神三个层次的论点 ,最后探索了功能结构调控模式、生命基本韵动模式及非特异物质时空分布的五脏本质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具有大量的养生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生理论体系。而早在《内经》之前已有很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内经》是在对人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规律初步掌握和贵生思想建立的基础上吸收前代各家养生思想建立的顺时养生、调和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及房室养生等养生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内经>中关于心身疾病的论述.<内经>认为:人不仅具有五脏构成的形体和营、卫、气、血等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而且具有形体派生出来的思想和魂魄等精神活动;健康的精神活动(七情活动)可以防御疾病的发生,过激的精神活动(七情过度)可以引起人体生理活动的异常(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内经>还提出了治疗心理(情志)疾病的六种方法,即言语开异法、激情刺激法、情志相胜法、气功行为治疗法、方药疗心病法、暗示法.  相似文献   

15.
《内经》与医学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内经》中关于心身疾病的论述。《内经》认为:人不仅具有五脏构成的形体和营、卫、气、血等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而且具有形体派生出来的思想和魂魄等精神活动;健康的精神活动(七情活动)可以防御疾病的发生,过激的精神活动(七情过度)可以引起人体生理活动的异常(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内经》还提出了治疗心理(情志)疾病的六种方法,即言语开异法、激情刺激法、情志相胜法、气功行为治疗法、方药疗心病法、暗示法。  相似文献   

16.
消渴,治之以兰《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相似文献   

17.
胜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此云体质差异对于药物耐受性各不相同。所谓“胜毒者”,一般认为体质强,对药物耐受性强,治疗可以厚味重药,或药力稍峻猛,或剂量偏大些;所谓“不胜毒者”,一般认为体质弱,对药物耐受性弱,治疗应取薄味轻药,或药力略缓和,或剂量偏小些。这也是中医治疗强调“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大鼠毛细玻管排痰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结果:化痰五位散对大鼠毛细玻管的排痰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也使各组小鼠的痛阈值均有所提高。结论:化痰五味散具有明显的祛痰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景浩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280-281
《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医学典籍,为后世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系统地阐述了论治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求中和,共同构成了《内经》的治疗思想,反映了《内经》着眼于天人大体,顾及社会环境,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疾病防治的主旨,强调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必须着眼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重建。《内经》的治疗思想,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经》痿证理论临床运用举隅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内经》有关痿证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腰椎结核性脓肿,颈椎病,脊髓空洞症,腰骶神经根损伤疾病引起的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并述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