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康荣 《北方药学》2021,18(8):33-34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通心滴丸.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心绞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P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M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Q评分升高,CCS分级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CC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明显降低患者的I MP及心绞痛的发作程度,冠状动脉慢血流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宽心益气汤联合麝香通心滴丸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宽心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45.21±10.74)、(0.71±0.1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63.62±10.16)、(1.06±0.3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宽心益气汤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其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能够降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5 mg/次,2次/d,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病情逐渐加量到10~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通心滴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ST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7.7%和75.6%,均分别低于治疗组的93.3%和9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及ST段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hs-CRP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通心滴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26%、93.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滴丸,5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显著升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东翔 《海峡药学》2014,(11):182-18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临床参考。方法 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TC、TG及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9%VS10.77%,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调节血脂和hs-CRP水平达到改善冠心病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强  周新安 《中国药业》2013,22(10):121-12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均每天3次,每次2粒,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变化,治疗时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临床及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0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通心滴丸,7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NT-Pro BNP)、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SDNN)、相邻NN期间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5 min正常窦性R-R期间平均值(SDAN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可改明显善患者心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苏合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院心血管科治疗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起始剂量2片/次,维持剂量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咀嚼冠心苏合丸,1丸/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8%(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LVEF、SV、CO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hs-CRP、ET-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EG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苏合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心功能改善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4,(31):246-247
目的探讨西药配伍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作频率(0.91±0.58)次,持续时间(3.66±1.57)min,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P=0.019;t=5.324,P=0.007);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4,P=0.009)。结论西药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35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倍他乐克等基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口服,连续1月,然后将两组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上升;观察组血清hs-CRP和TC、TG、LDL-C水平下降,HDL-C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作为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剂量300 mg,1次/d,症状减轻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心脑宁胶囊,2~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耗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日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使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同时可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确诊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泵入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60 mg/次,1次/d,10 d后转为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灯盏生脉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血脂四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的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每次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低于治疗前,但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hs-CRP降低,治疗组hs-CRP、FIB、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FIB、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口服薯蓣皂苷片,16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7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分别为69.23%、90.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显著增高,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显著缩短,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水平、血流变学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是82.1%、94.6%,两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是76.8%、91.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VAS评分、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沉降(ESR)、聚集指数(RC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V、HCT、ESR、RC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而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LVESd)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而LVEDd、LVESd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MMP-9、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正性调节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变学及微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通心络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ACEI、硝酸酯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则在阿司匹林与常规用药方案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次,对比两组硝酸甘油用量与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96.0%、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更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硝酸甘油日平均用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硝酸甘油日平均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内心肌缺血负荷、心肌缺血次数更低,总缺血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通心络用药方案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降低发作频次并缩短持续时间,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改善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张南龙 《海峡药学》2012,24(3):121-12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常规给予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连续应用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 VS80.8%,P<0.05);②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V、EF均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方法 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组于入院后24 h内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s-CRP水平无明显差别,但是在经过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水平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通心络胶囊可降低hs-CRP和IL-6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