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吸入类固醇激素治疗厉人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皮质类固醇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尹玉琴 《山东医药》2003,43(31):4-6
目的 观察皮质类固醇吸入疗法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四组均按需使用吸入型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万托林,其中A、B、C组分别吸入皮质类固醇二丙酸倍氯米松(BDP)200、400和800μg/d;D组(对照组)不使用激素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万托林吸入次数,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骨密度(BMD)、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皮质醇(Cortisol),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四组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喘憋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万托林吸入次数A、B、C组明显少于治疗前,其中尤以B、C两组为著(P<0.001);A、B、C三组FEV_1明显提高,ECP明显降低,尤以B、C两组为著(P0.05)。A、B、D组治疗前后Cortisol和BMD无明显变化(P>0.05);C组BMD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入BDP400μg/d治疗轻、中度持续哮喘具有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及抗炎作用,且对肾上腺皮质轴及BMD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类固醇抵抗型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固醇抵抗型哮喘为难治性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异常、免疫激活及糖皮质激素药动学异常可能与其形成有关。临床上根据口服泼尼松后FEV1的改善程度区分类固醇抵抗型哮喘与料类固醇敏感型哮喘。环孢菌素A可望用于治疗类固醇抵抗型哮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类固醇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基础、药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吸入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8.
类固醇低敏感型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全球哮喘创议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的定义,大多数哮喘属于发作性、轻度持续性或中度持续性。严重持续性或“难治性”哮喘仅占少数,但治疗却最为困难,是哮喘死亡的高危病例。其中部分病例对糖皮质类固醇(简称类固醇)治疗的反应性很低,被称为类固醇抵抗型哮喘;而另外一些病例只对较大剂量的类固醇起反应,被称为类固醇依赖型哮喘。考虑到所谓的类固醇抵抗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反映了类固醇剂量反应曲线的偏移(在体外表现为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所需的类固醇剂量增加)[1],因此在1996年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上[2],与会专家…  相似文献   

9.
吸入类固醇可通过抑制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对有害刺激物的反应缓解哮喘症状。慢性重症哮喘患者需早期、大量、长期用药,其中少数患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副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吸入类固醇对哮喘的疗效与副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吸入类固醇可通过抑制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对有害刺激物的反应缓解哮喘症状,慢性重症哮喘患需早期,大量,长期用药,其中少数患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副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类固醇激素抵抗型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固醇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生机制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哮喘的病理生理以及发展新的哮喘治疗方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类固醇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类固醇在老年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虹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3):132-133
老年性哮喘的基本病理改变与其他年龄组相同,均为气道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因此,治疗也基本与其他年龄组哮喘相同,应以抗炎治疗为主,然而在临床上老年哮喘患者常更需要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GCS)治疗,现代观点认为,对老年哮喘早期应用GCS是合理的,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的抗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是现代哮喘治疗的重要转折。本文对哮喘的抗炎药物应用现状和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合并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哮喘患者的疗产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 43例以轻、中度的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茶碱激素组(A)组21例:给予无水缓释放茶口服,每晚200mg,加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300μg吸入;单纯激素组(B)组22例:仅给予BDP每天600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疗程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症状计分、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变异率(PEF  相似文献   

15.
类固醇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肺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双盲随机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二丙酸倍氯松气雾剂(Becotide)进行吸入治疗,每次200μg,每日二次,吸入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分别对肺功能与气道反应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经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个别指标无变化,其中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功能也获一定改善,但除呼气流量峰值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全世界约有1亿 5千万哮喘患者。在许多地区近 10~ 2 0年哮喘患病率增加了 1倍 [1 ]。吸入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 ,国内外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无统一意见。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述。1 抗炎机制皮质类固醇吸入疗法药理机制的核心是抗炎作用 [1~ 3] ,主要包括 :1减少气道局部免疫球蛋白 E( Ig E)合成和降低Ig E的活性。通过作用于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而抑制 IL- 4、IL- 5、IL- 13等的合成与活性 ;抑制 CD+ 4 细胞活性 ,抑制 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局部疗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模式。本文综述了0的年来肿瘤局部治疗的作用机理、抗瘤效应及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作为糖皮质激素(GC)的代谢酶,可调节GC在局部组织器官中的水平,并可能参与了以Ⅱ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是GC。11-βHSD可分为两型(11-βHSD1、11-βHSD2),其于不同时期在哮喘患者肺部、胎盘等组织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哮喘的发病和治疗效果有关,寻求适当的方法调节该酶在局部器官组织的表达水平,可控制局部激素水平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的细胞因子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因子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具有高效调节能力和对宿主的细胞功能进行非酶性方式调节的可溶性糖蛋白,细胞的信息、细胞间质介导的信息和细胞因子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细胞信息代码系统。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研究的升温主要因为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在哮喘的防治中也具有...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的激素吸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哮喘发病机理的新认识,以及作用为吸入用的激素的抗炎作用和机理,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耐受性,吸入用的激素是当含哮喘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