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特殊疾病。自1985年6月至1996年10月间,共接诊478例6O岁以上的受超声心动图检测的病人。现将符合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者212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2例,男166例,女46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6707±6.55岁;本组2O6例有不  相似文献   

2.
3.
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海燕  熊辉  吴明祥 《人民军医》2005,48(8):452-453
目的:探寻成人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3月~2004年11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手术并留取组织活检标本的成人心脏瓣膜病326例,结合病史、术中瓣膜状态及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引起瓣膜损害的主要原因。结果:最常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无论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风湿病均为最常见的病因。结论: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多。  相似文献   

4.
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脏疾病,导致心泵前向血流障碍和(或)反流,最终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在一些发达国家,此病已成为瓣膜置换手术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会越来越多,在瓣膜病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探明其发病机制,从而预防、延缓瓣膜退行性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分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厚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64例患者中心脏瓣膜钙化分级为1级者24例,2级22例,3级18例;对比不同心脏瓣膜钙化分级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可以发现3级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高于1级和2级患者,而2级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则明显高于1级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心脏瓣膜钙化程度越高,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也显著升高。研究组64例患者中发生管腔堵塞5例,发生率为7.81%;管腔狭窄59例,发生率为92.19%。研究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三种基础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通过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有效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老年患者5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老年患者5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脏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管腔的狭窄程度以及基础病的情况,同时对比观察组不同级别的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分级1级的20例,2级的21例,3级的17例。随着心脏瓣膜钙化程度级别的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也显著升高;观察组管腔堵塞比例为6.90%,管腔狭窄比例为93.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37.93%,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为22.41%,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2.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在西宁地区发病情况、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3年5月—2007年7月间1886例50岁以上住院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年龄段,超声分别探测各瓣膜钙化、瓣膜启闭、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结果:退行性瓣膜病检出率为40.1%。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段间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总的患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多见,其发生率明显高于二尖瓣,未检出肺动脉瓣及三尖瓣退行性变。瓣膜功能障碍以关闭不全为主,可合并房室腔扩大、心功能减退,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15%的患者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结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发病率较高,年龄提前化,易与其他心脏病并存,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主要依据,〈60岁有促发因素者,尽早做心脏彩超,早期诊断,防治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267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267例,270次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中男性181,女性86例,平均年龄54.4岁。15.4%的患者合并50%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9.7%的患者换瓣同时需行搭桥手术或因冠状动脉病变太重不宜手术治疗。本组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分析表明,瓣膜病患者的胸疼多因主动脉瓣病变(尤其是狭窄)引起,不能反映患者有无冠状动脉病变。术前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甚为重要,50岁以上的国人患者都应进行这一检查。笔者还讨论了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特点,左室造影所见和左房血栓征象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总结超声诊断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98例超声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0岁以上的患者,观察其心瓣膜的形态和回声以及活动度,同时常规测量其心脏大小和功能,观察其瓣膜的形态以及运动情况,有无反流等。对这些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98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瓣钙化的29例,有主动脉瓣环钙化的4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1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1例,有二尖瓣钙化的6例;在主动脉瓣发生狭窄11例中,主动脉瓣口的平均压差为3.15~3.23kPa;其中没有冠瓣受累的51例,有右冠瓣受累的32例,有左冠瓣受累的15例;主动脉瓣发生退行性钙化返流的69例,比较轻的为细条状的钙化返流,严重的达到Ⅱ到Ⅳ度的钙化返流并且致心左室的内径发生增大。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老年退行性心瓣病主要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心脏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是由于左心房的扩大以及左室的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0.
老年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 4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病例 ,年龄 (6 4.5 6± 3.5 1)岁。其中 2例置换生物瓣 ,其余均置换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 1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0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13例 ,改良Bentall手术 3例。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7例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死亡 2例 ,其中 1例术后早期死于重度低心排 ,1例术后 8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术后第 18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起搏器 ;其余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 4个月~ 7年 ,共随访 33例 ,随访率 80 .2 5 % ,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无远期死亡。结果提示 :①本组老年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 ,近、远期效果良好 ,单一的老龄因素已不应视为瓣膜替换术的禁忌证 ;②老年性瓣膜病患者术前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者 ,积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③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储备减退 ,术后易并发多器官衰竭 ,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术后顺利恢复的关  相似文献   

11.
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椎退变性滑脱92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退变性滑脱好发于第4腰椎,滑脱程度多在Ⅰ度以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结论X线平片与CT结合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在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临床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DR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出腰椎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病、及椎小关节半脱位、小关节内真空现象及其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及神经根受压或湮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确诊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9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3.4435,P=0.000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总满意率高达98%,明显高于观察组(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3.4435,P=0.0006)。结论 CT诊断能提高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的确诊率,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占有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2):1342-1343
腰腿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这些病例大多都发生在30岁以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许多腰腿痛患者不治疗可自然缓解,但部分病人则转为慢性腰腿痛,这种慢性腰腿痛成为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的退行性改变,但大多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治当中都注重到椎间盘突出症上,忽略了椎小关节退变引起的临床症状,致使一些病人疗效不佳。笔者收集63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与临床体征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与同仁共鉴,并以此引起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40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20~85岁,于入院3天内均接受了TCD检查。除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外,其余133例患者包括41例脑出血,84例脑梗塞,以及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还经CT或腰穿证实。使用的超声诊断仪为美国产Medasonics彩色多普勒。结果:TCD较准确而及时地显示了脑血管狭窄、痉挛、闭塞,以及血管壁弹性降低等血管病变。急性脑血管病的TCD异常表现及异常率随不同病种而异,例如,脑出血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痉挛和狭窄,搏动指数升高,频谱异常,异常率82.9%,脑梗塞——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频谱异常,异常率95.2%,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发病后1~7天内出现的血管痉挛是其主要伴发症,异常率6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表现相似于脑梗塞,异常率85.7%。结论:TCD对颅内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病变均能及时显示并准确定位。因此,它不仅对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而且可用于评价某些药物的临床疗效或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5.
退变性腰椎后滑脱16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6例退变性腰椎后滑脱,男9例,女7例,年龄52~76岁。发生于L_22例(12.5%),L_38例(50%),L_46例(37.5%).认为脊柱生理弯曲的存在及腰椎关节突(椎弓根)关节的大致矢状走行等是本病发生的解剖基础,脊柱退行性变,周围韧带肌肉的松驰是本病发生的潜在原因,而身体过度屈曲,突然用力等是导致本病的诱发因素;三者共同作用,诱发本病.同时还讨论了它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和划线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perfusion profiles between degenerative endplate marrow changes and normal vertebral marrow in relation to spinal level, age, and sex with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 MRI).

Materials and Methods

Ninety‐two consecutive patient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of low back pain or sciatica, without history of malignant or chronic disease, underwent conventional and DCE MRI of the lumbosacral spine. Fifty‐two of them demonstrated degenerative endplate marrow changes. Regions of interest were placed on sites of normal marrow (group A) and degenerative changes (group B) on subtracted images. Fitted time‐intensity curves (fTICs) were generated and evaluated for curve pattern. Both groups were stratified into upper (L1‐L2) and lower (L3‐I1) levels, males and females younger or older than 50 years.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and statistically compared for both groups and subgroups. Receiver operator curve (ROC)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Results

Two fTIC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Perfusion parameters of degenerative changes and normal marrow differed significantly, even when groups were stratified for spinal level, age, and sex (P < 0.05). A time to peak value >108 seconds was characteristic for degenerative changes with sensitivity 69.5% and specificity 84.6%.

Conclusion

DCE MRI profiles of degenerative endplate marrow changes of the lumbosacral spine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normal marrow regardless of spinal level, age, or sex.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1;33:382–389. © 2011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贲门癌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贲门癌的血管形态及转移情况。指导贲门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43例贲门癌病人在介入治疗前行腹腔动脉DSA,其中5例同时作了胃左动脉DSA,并对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35例贲门癌的主要血供来自胃左动脉。②供血的胃左动脉增粗,管壁不规则狭窄。③出现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④少数病例可见静脉早期显影,实质期造影剂聚集。⑤肝转移和胰腺转移。结论:贲门癌的主要血供来自胃左动脉,血管造影不仅能反映贲门癌的肿瘤血管特征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MRI对诊断肝豆状核变性(HLD)的意义。方法 5例由临床神经学与生化学证实的HLD患均经脑部T1加权和T2加权自旋回波序列磁共振成像(MRI)。1例患还经Gd-DTPA增强扫描。记录了每个序列形态学特征和MRI信号特征。结果 在T2加权像上,所有异常病灶均呈高信号,例如,全部病例两侧豆状核和3例的两侧尾状核均呈对称性分布的高信号,2例的中脑见对称性分布的腔隙性高信号,1例右侧颞叶深部白质内见局限性高信号,而在T1加权像上,所有异常病灶均呈低信号,1例经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无强化。脑萎缩改变见于3例,表现为脑沟、脑裂、脑池加宽,及脑室系统扩张。尾状核轻度萎缩见于1例。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MRI表现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T2加权SE序列应推荐为诊断HLD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咽病变的临床CT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为了提高CT对鼻咽病变鉴别的认识。方法:本文收集63例鼻咽有病变者,其中鼻咽癌46例,恶性肉芽肿4例,纤维血管瘤3例,结核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慢性炎症7例,全部病例作鼻咽轴位CT平扫,3例纤维血管瘤加作增强扫描,详细地分析了其临床和CT表现。结果:鼻咽癌病人头痛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出现率较高,分别为37.0%和56.5%,且早期即向深层浸润生长;恶性肉芽肿有特征性的恶臭,病变呈中线性生长,愈向鼻咽深层,病变愈轻;纤维血管瘤肿块呈紫红或灰红色,增强检查肿块轮廓清楚,强化明显;结核和慢性炎症虽有顶后壁增厚,但咽缝存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鼻咽部形成大的肿块,腹腔和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特征,大多数鼻咽病变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性及血小板的改变。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例,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脑出血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脑梗塞组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脑出血和脑梗塞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血液的流变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