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成像评价筛前动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对识别筛前动脉的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关系的价值,为FESS准确识别筛前动脉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患者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先后行选择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术(DSA)及320排CTA成像,利用原始数据重组出筛前动脉,并分别测量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前颅底的距离,对两种方法筛前动脉显示率及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在CTA三维VR图像上测量筛前动脉与Dacryon点的距离。结果:两种方法筛前动脉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别,两种方法测量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前颅底的距离无显著差异。结论:DSA Innova CT重组与320排CTA均可以识别筛前动脉的走行,320排CTA基本可以代替有创性DSA检查对筛前动脉进行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2.
筛前动脉是前颅底和额隐窝的重要解剖标志,手术损伤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了解其正常走行以及邻近结构,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副鼻窦内镜手术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筛前动脉解剖结构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及320层容积CT(VCT)筛前动脉血管成像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正常人额隐窝区域气房的分布类型及测定各类型气房的出现率.方法 对于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24例正常人,用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鼻窦,然后在图像工作站上进行轴位重建(层厚0.6 mm,层距0.4 mm),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观察额隐窝气房的分布类型,并统计各类的出现率.结果 48侧额隐窝区域三维影像中,鼻丘气房出现率为92%.额气房出现率为54%,其中Ⅰ型29%,Ⅱ型10%,Ⅲ型15%,未见Ⅳ型额气房.额隐窝后组气房出现率为83.3%,其中眶上筛房出现率为35%,额泡气房出现率为15%,筛泡上气房出现率为33.3%.额窦间隔气房出现率为19%.同侧鼻丘气房与额隐窝后组气房的同时出现率为79.2%.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分析复杂的额隐窝区域气房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面神经隐窝径路解剖通道术前影像学评估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9例双耳重度感音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外耳、中耳、内耳解剖结构行MPR及VR立体重建,模拟显示面神经隐窝手术路径,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距外耳道后壁及面隐窝底距面神经管的距离。结果MPR清晰显示听小骨长轴,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和内听道的骨性解剖结构;MPR图像可同层显示面神经管的鼓室段和垂直段;VR三维立体图像直观显示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面神经、面神经隐窝和内听道的膜性立体图像。在MPR图像上面神经管垂直段距外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4.46mm、4.53mm;面隐窝底距面神经管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1.02mm、1.03min。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可清晰显示人工耳蜗植入术面神经隐窝径路重要解剖学标志,面神经隐窝周围解剖结构测量结果可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具有极佳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20排CT三维血管成像技在颅内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颅内脑膜瘤患者的CT三维血管成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320排CT脑血管检查,并采用MPR、VR、MIP等三维后处理,观察及评估肿瘤与周围血管及静脉窦的关系,并与术中结果比较,分析CT血管成像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是否一致.结果:36例CTA中34例均清楚显示脑膜瘤的供血血管,其中颈外动脉供血9例,颈外、颈内动脉共同供血8例,颈内动脉供血17例,2例供血动脉显示不清.CTA结果与术中所见比较,显示供血动脉率94.4%(34/36),准确判断符合率85.3%(29/34).CT静脉成像(CTV)示17例窦旁脑膜瘤中2例静脉窦正常,未受肿瘤侵犯,与术中所见一致,15例静脉窦不同程度受肿瘤侵犯,其中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3例,而术中示14例静脉窦受侵,1例未受侵,CTV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4.1%(16/17);其余19例其他部位与静脉窦分界清晰,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320排CT血管成像术能清楚显示颅内脑膜瘤与邻近动脉、静脉的关系,对临床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和处理周围血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方法 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 (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脊髓动脉64排CT血管成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64排CT 血管成像(CTA)对脊髓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其影像学解剖特征.方法 121例(男87例,女34例)行64排CT胸腹联合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原始图像后,图像经颅脑CT算法及小视野二次重建,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斜面重建(OPR)和曲面重建(CPR) 观察脊髓动脉特征:①脊髓前动脉(ASA)和大根髓动脉(AA)显示率;②ASA影像解剖特点;③AA影像解剖特点.结果 121例共可在CTA上确定显示ASA 121支(100%),ASA显示范围为T4~L2;AA的显示率为100%,其中22例(22/121,18%)出现副AA动脉;AA起源于左侧肋间动脉和腰升动脉的89例(89/121,81%),其中80支源于第T8~L2 水平(80/89,90%);AA动脉供血动脉(肋间动脉或腰动脉)的直径(2.8±0.82) mm,男性组(3.0±0.66) mm,女性组(2.7±0.91) mm;发出AA的根髓动脉椎间孔段直径为(1.7±0.41) mm, 男性组(1.8±0.37) mm,女性组(1.7±0.33) mm;AA 起始部平均直径(1.6±0.27) mm,男性组(1.6±0.44) mm,女性组(1.6±0.23) mm;AA汇入ASA 前直径(1.3±0.41) mm,男性组(1.3±0.54) mm,女性组 (1.3±0.44) mm.以上各血管直径在男女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脊髓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复杂,64排CT可以对其进行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开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动脉开窗患者的64排CTA临床资料,分析患者CTA特征及颅内开窗的临床意义。结果 50例颅内动脉开窗患者(单发48例,双发2例)共发现了52处开窗,位于基底动脉20处,前交通动脉18处,椎动脉颅内段7处,大脑前动脉2处(A1段1处、A2段1处),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2处,大脑中动脉1处,颈动脉1处,大脑后动脉P1段1处。形态呈裂隙状35处(开窗血管长度≤5mm),凸透镜状17处(5mm开窗血管长度≤12mm)。伴有6例动脉瘤患者的开窗发生率与44例无动脉瘤患者的开窗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处开窗CTA均能从多角度清晰显示它们的位置、形状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 64排CTA可无创诊断动脉开窗,可提高经血管颅内动脉介入治疗或头颈联合区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20排冠脉CTA评价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的价值。方法 320排冠脉CTA检查中发现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且右冠状动脉近段走行于升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动脉间型)8例患者纳入本组,同时分析8例右冠状动脉起始正常的冠脉CTA资料作为对照组。运用MPR、MIP以及VR等技术显示右冠状动脉的起源、开口和走行。利用测量工具评价收缩期和舒张期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右前壁与右冠状动脉近段之间的夹角,计算收缩期狭窄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患者年龄、射线剂量、右冠状动脉近段管径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的差异。结果 8例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通过VR和薄层MIP重组均可以确诊,VR重组显示该变异最为直观。两组患者年龄和射线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右冠状动脉近段收缩期管径为(2.1±0.3)mm,舒张期为(2.6±0.7)mm,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之间夹角为(18.4°±1.4°),较对照组[收缩期(4.7±0.7)mm,舒张期(4.9±0.6)mm,夹角(60.7°±9.4°)]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冠脉CTA能清楚显示右冠状动脉的异常起源和走行,动态评价近段血管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为查明心肌缺血原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眶内壁筛孔进行CT影像学观察及测量,为功能性鼻腔内窥镜手术(FESS)及多种眶内壁入路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106例患者行薄层MSCT容积扫描,图像数据传至AW 4.2工作站行多层面重组(MPR)及三维(3D)重组,观察各筛孔的显示情况,测量各筛孔与前鼻棘的距离、各筛孔间的距离、筛后孔至视神经眶口的距离、筛孔至前鼻棘连线与鼻底平面的角度.结果:眶内壁筛孔总数显示为单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的比例分别为0.5%、54.7%、42.9%、1.4%、0.5%.筛前孔、副筛孔(单个)和筛后孔的显示率分别为100%、42.9%和99.5%.筛前孔、副筛孔、筛后孔至前鼻棘的距离分别为(59.1±3.6)mm、(62.5±3.7)mm和(65.7±3.6)mm,三者至前鼻棘连线与鼻底平面的角度分别为(56.5±4.9)°、(50.1±4.2)°和(46.7±3.5)°.结论:MS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满意显示筛孔,并可对其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对FESS及眶内壁入路手术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