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实验性松质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临床治疗关节松质骨骨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兔52只,4只作为对照,另48只随机分为4组。在兔股骨髁上截骨后分别采用松质骨(A组)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B组)、石膏外固定(C组)以及未固定(D组)等方法处理。术后3、6、8和12周,对骨折界面剪切强度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定。结果:每组虽然在不同阶段的剪切强度都呈上升趋势,但以A组最高,B组次之,C组再次之,D组最低(P<0.01)。除A组和B组在12周以外,其余各组不同阶段的剪切强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同时统计表明,各组在术后12周时的剪切强度与正常对照组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和B组的剪切强度已分别达到正常对照值的80%和78%左右。结论:对关节松质骨骨折的治疗应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以利于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神经系统对骨折愈合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早以前 ,人们就知道正常骨组织内有神经存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逐渐意识到神经系统在骨代谢 ,特别是骨折的修复、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神经系统对骨折愈合的调节包括中枢和外周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正常骨组织的神经支配近年来 ,骨组织脱钙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骨组织 ,研究不同来源神经纤维在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中神经肽的含量。已发现骨组织中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 citoningenerelatedpeptid…  相似文献   

3.
骨折端微钻孔对兔骨折愈合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骨折断端微钻孔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40只家兔造成双侧桡骨实验性骨折,采用微型骨钻在骨折端钻5-8个微孔,术后2、3、4、6周进行组织学、X线片和同位素扫描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骨折愈合速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端微钻孔能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骨折固定对长骨微循环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稳定的力学环境和骨折端适当的血液供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骨外固定对骨的血循环,特别是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干扰最小,传统的“坚强固定”观念已逐渐被既要求牢稳固定,又要求尽可能保护血循环的“生物学固定”观念所取代,因此,长骨的微循环改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正常长骨的微循环和不同固定方式对微循环及骨折愈合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与延迟愈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其治疗有多种方法,但基本原则不变,仍是复位、固定和功能练习。目前,国内外学者主张股骨干骨折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骨折修复是一个复杂的骨再生过程,它伴随了复杂的生物学调节机制.其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骨折的修复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研究NGF对骨折愈合促进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骨折愈合病理生理学的认识,也为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发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长骨干粉碎性骨折游离骨折块移位距离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在1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桡骨中部截取楔形骨块,制成实验模型,用2枚克氏针将骨块复位固定并使之与主骨存有一定的间距,并分为五组:A组(原位固定)、B组(骨块与骨干间距为桡骨干直径1/5)、C组(桡骨干直径2/5)、D组(桡骨干直径3/5)、E组(桡骨干直径4/5).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2,4,6,8周分批处死,摄X线片观察各组骨折愈合情况,用改进Gary X线评分标准评分;取材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BMP-2的表达. 结果 (1)X线摄片显示:A、B组骨折愈合无差异,C、D组骨折愈合延迟,E组骨块吸收骨不连.(2)组织形态学观察:A、B组骨折局部形态学变化相同,而其他各组与A组相比,骨痂出现及改建的时间明显较晚,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表现.(3)BMP-2表达:2周时BMP-2表达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时只有E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周和8周时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游离骨折块移位距离会影响骨折的愈合,移位距离越大,对骨折愈合产生的影响越明显,当游离骨折块移位距离达到其骨干直径的2/5以上时,骨折将发生愈合障碍.  相似文献   

9.
邓勇  葛建华  鲁晓波 《西南军医》2012,14(2):345-347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获得的,高于生理浓度数倍的血小板血浆,主要是通过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等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0.
联合疗法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折后骨髓膜及周围软组织内的血管破裂出血 ,影响骨折愈合 ,严重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我院采用了联合疗法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即静点松梅乐注射液和创伤部位应用骨创伤治疗仪 ,效果显著。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病例 3 0例 ,男性 2 5人 ,女性 5人 ,年龄在 40 -60岁之间 ,病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1.2 治疗方法 常规抬高患肢 2 0 -3 0C ,在伤后 8-12小时 ,对患肢应用XT -4 0C型骨创伤治疗仪 ,选择参数 :频率 6,强度6,骤焦磁场 ,调频调幅次交替进行 ,时间 40 -4 5分钟 ,一日二次 ,连用 10天 ,与此同时静点松梅乐注射液 8-1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He-Ne激光照射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确定促进与抑制剂量范围及估计最佳剂量值,研究三个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将32只新西兰家兔的左桡骨造成实验性骨折,分为4组,分别以能量密度为36.0J/cm2(A组)、16.8J/cm2(B组)、4.8J/cm2(C组)和0.0J/cm2(对照组)的He-Ne激光照射骨折部位,每日1次,共10次。拍摄骨折后30天的X线片,测定骨折后35天愈合骨的生物力学抗扭强度及单位质量骨痂钙含量。结果:B组和C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B组显著优于C组;对照组显著优于A组。表明:16.8J/cm2和4.8J/cm2的He-Ne激光照射促进骨折愈合,而16.8J/cm2效果更佳;36.0J/cm2的He-Ne激光照射抑制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的He-Ne激光与CO2激光照射对骨折的疗效。方法 36只健康雄性兔制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He-Ne激光组:He-Ne激光扩束照射骨折区;CO2激光组:CO2激光扩束照射骨折组;对照组:常规治疗。通过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定骨痂中钙和胶原含量及生物力学抗扭性能,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1)骨折愈合效果:两激光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后25 d,CO2激光组优于He-Ne激光组(P<0.05)。(2)胶原蛋白、钙含量:两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5),CO2激光组好于He-Ne激光组(P<0.05)。(3)生物力学抗扭强度:两激光组的最小扭矩(T8°)和瞬间扭矩(Tmax)均高于对照组(P<0.01),CO2激光组Tmax高于He-Ne激光组。结论 He-Ne激光与CO2激光照射对骨折愈合均有促进作用,且CO2激光更好于He-Ne激光。  相似文献   

13.
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60岁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150例,并引用尹秀茹、罗国军等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病住院病人124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老年抑郁症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病前大多数都有社会和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对老年人影响相对较小,躯体不适、焦虑、疑病是老年抑郁症的共性。自杀观念、自杀行为低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迟滞高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激越低于平原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在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中较为突出。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与平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不同,高原地区更易出现心境抑郁和迟滞,但激越、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却明显低于平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分离培养,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10例HAPC和10例正常人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形态,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检测MSCs生长情况,判断其增殖能力。结果: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后培养,骨髓MSC均分离培养成功,贴壁细胞呈梭形;两组骨髓MSCs均表达CD29、CD105和CD13,不表达CD45、CD4、CD8、CD14、CD3、CD34和HLA-DR(P〉0.05)。HAPC骨髓MSCs增殖能力高于正常骨髓(P〈0.01)。结论:HAPC患者骨髓MSCs体外可有效分离培养,所培养的细胞成分单一,可供进一步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密度的动态变化,判断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骨痂骨密度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30只犬造成右胫骨中段骨折并分断端距离4mm,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在术后4、6、8、10、12周取双侧胫骨,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折端1cm的骨密度,分析骨密度变化及骨密度增长率的变化.结果:骨折端骨密度随时间呈一定规律增加,在不同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自身对照的骨密度比率也随时间增加,在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2周时骨折端骨密度达到正常侧水平.结论:在犬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密度持续增加,双能X线骨密度仪可用于骨愈合中骨痂的骨密度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纤维蛋白为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载体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PF级8月龄SD大鼠81只,随机选取54只经去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27只行伪手术。3月后以腰5椎体手术开窗刮除术区内松质骨的方法建立骨折模型,去除卵巢建立的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bBMP治疗组,B组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空白组。每组各27只,C组为伪手术组。于术后1,2,4,6,8,12周观察影像学、组织学与力学性能。结果(1)影像学观察:术后两组X线片示腰5椎体有一骨折缺损透光区。A,C组在术后6周时透光区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差别,而B组仍清晰可见,于8周时无明显差别。(2)组织学观察:三组软骨细胞在骨质愈合1周时出现,形成软骨岛,但B组软骨细胞每高倍镜下数量明显少于A,C组,另外,软骨细胞改建成成熟骨细胞,骨小梁形成数量,胶原纤维排列较A,C组有明显差异。(3)力学性能测定:在骨质愈合6~12周,腰5椎体的最大载荷、弹性模量、最大应力明显高于同期B组,差异显著(P<0.05),而A,C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MP复合纤维蛋白明显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证明在骨质疏松性松质骨骨折修复过程中bBMP以纤维蛋白为载体作用显著,骨折愈合质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400m历时5天进入5200m,从进入海拔5200m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1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连续5天;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于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第5天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VC、FEV1、FEV1%、MMEF、PEF和MW。结果: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中,FVC[(3.84±0.66)Lvs(3.32±0.54)L],FEV1[(3.78±0.62)Lvs(3.25±0.58)L],MMEF[(6.36±1.80)L/s vs(5.11±1.23)L/s],PEF[(8.99±2.04)L/sVS(7.54±1.88)L/s],MVV[(142.30±17.73)Lvs(124.34±21.34)L]显著增高(P〈0.05);FEV1%[(97.86±6.06)Lvs(95.82±7.53)L]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高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提高移居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X光骨痂质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9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敷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再予煎服骨碎补、大黄1 w后,再煎服骨碎补、黄芪2 w;B组57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行小夹板外固定,再予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3 w.比较2组治疗前后X光骨痂质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创面肿胀、X光骨痂质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21 d时治疗组AKP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能够增加血中AKP的活性.)结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提供新的措施。方法:将3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400m历时5天进入5200m,从进入海拔5200m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2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1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喷完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空准纳器。第5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指标。结果: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NO增高,差异显著(P〈0.05),NOS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提高进驻高原者的抗氧化活力,改善高原低氧环境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