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生物人工材料(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BAM)人工骨修复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采用BAM人工骨进行手术植入修复骨缺损的32例下肢负重骨骨缺损患者,年龄21 ~ 77岁,平均32.5岁.骨缺损体积为1.0 cm×2.0 cm×2.5 cm~3.0 cm×3.5 cm ×5.0 cm,平均15.4 cm3.骨缺损病因主要为粉碎性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慢性骨髓炎等.术后即刻及术后1,2,3,5,7,9,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改变情况、骨缺损修复及患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9 ~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或全身移植物排斥反应.随访X线片示术后3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BAM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入,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2.5 ~4个月,平均3.2个月. 结论 BAM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其内结构可以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用于下肢负重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多孔双向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四肢骨缺损4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多孔双向羟基磷灰(CPC)石人工骨,讨论其成骨机制、影像学表现、适应证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49例不同情况骨缺损植入颗粒状或片、块状CPC,经摄X线片和γ骨显像检查,观察其愈合过程中的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5年。腔洞型骨缺损者术后3个月愈合,小关节融合术者术后4~7个月愈合,骨不连者术后5~7全月愈合,全部病例手术局部无炎症反应。结论 CP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受区的高分辨率MR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依术后随访时间将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髁负重面制造一直径为8mm的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直径为3mm的骨软骨柱并以马赛克方式填入缺损区.采用Philips Achieva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高分辨率MR成像.结果:受区完全修复的最早时间点为术后8周.所有移植物(除术后12周3例外)均存活.各个时间点上,移植物与邻近骨软骨之间的软骨-软骨匹配率均显著高于骨-骨.修复组织早期表现为高信号,随时间进展逐渐变为低信号.组织学显示移植物基本保持原有结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和(或)纤维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修复骨软骨缺损,高分辨率MRI可无创性动态观察软骨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酸钙骨水泥(CPC)是一种新型的自固型、非陶瓷型骨水泥.众多研究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可降解性及可塑性等优点,临床上可用于非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修复、药物或生物因子载体以及松质骨螺钉的加固.作者对近年来CPC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CPC可望成为新一代骨替代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6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关节镜下在其非负重区的软骨面上,用专用器械凿取圆柱状的骨软骨,并移植至软骨缺损部位,用于修复缺损。结果 随访2~24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平整,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 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的曲度,是较为实用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uto-solidification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载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ACPC人工骨载药治疗35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23.9岁.骨髓炎病程为10~18个月.骨缺损范围5~125 cm3.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血沉及C-反应蛋白、X线摄片和CT扫描.随访时间为13~24个月,平均18.5个月. 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全身反应,30例局部软组织愈合,窦道消除,X线显示ACPC与周围骨质直接愈合,CT示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基本恢复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治愈率为86%(30/35).另5例需二次扩创、ACPC载药充填手术,获治愈. 结论 CPC人工骨载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治疗彻底、骨缺损修复好、能较好恢复负重肢体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四肢骨缺损术中填充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四肢骨手术后骨缺损,包括四肢松质骨暴力压缩骨折导致骨缺损和干骺端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填充植骨。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分别摄x线片及CT,观察骨缺损的修复生长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8个月),伤VI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骨缺损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周围骨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模糊,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3.8个月,愈合率为91.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治疗四肢骨缺损,能与植骨区骨生长融合,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缺损植骨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光  杨玉樑  旷甫国  廖大勇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8):791-793,F0004
目的:评价应用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8月~2007年10月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16例病例资料,骨缺损长度4.5~12.0 cm,平均7.0 cm.采用自体腓骨5.5~16.0 cm,平均11.0 cm;7例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以外固定架、钢板螺钉或螺钉结合石膏托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平均2年11个月(1~8年)的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外,皮瓣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X线片示术后4~8个月移植腓骨与受体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6个月.患肢开始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4~8个月.1例移植骨于术后1年因完全负重而骨折.自体腓骨联合髂骨移植者术后10个月~2年患肢完全负重,单用自体腓骨移植者术后1.5~3年患肢完全负重,均无移植骨骨折.结论: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具有骨愈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联合自体髂骨植骨可促进移植骨增粗塑形,早日恢复负重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结合不同自体带血供组织(长段自体尺骨或屈指长肌)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手术造成绵羊桡骨30mm骨缺损,A组植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磷酸三钙(TC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人工骨及带血运的长段尺骨,B组植入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运的屈指长肌肌腹,C组仅植入PLGA-TCP-BMP-2人工骨,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4组均以钢板固定桡骨缺损区。术后24周行手术部位X线摄片,24周处死动物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24周时,X线检查示A、B组桡骨缺损处完全成骨修复,皮质骨与髓腔的轮廓较为清晰;C组亦能完全修复,但新生骨密度及髓腔轮廓清晰度均不如A、B组;D组无有效骨痂形成。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组新生骨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组骨痂为较成熟的板层骨,骨陷窝较多;C组新生板层骨及骨陷窝排列较为紊乱;D组无骨连接表现。A、B、C组均未见人工骨材料残留。结论 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带血供的长段自体骨或自体肌肉移植能够很好地修复绵羊桡骨30mm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
多数人工骨缺损修复材料无骨诱导活性,为使人工植骨材料具有骨诱导活性并可在体内降解,本研究采用可降解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与骨形成蛋白(BMP)复合形成具有骨诱导能力的人工骨,将β-TCP/BMP,单纯TCP,羟基磷灰石(HA)和TCP/HA分别植入168只小鼠股部肌肉内,在24,72h,1,2,4,8周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另将上述材料樾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及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1999年4月始,选择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压缩型12例,爆裂型6例。伤后6h~7d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复位,同时加ACPC灌注伤椎。结果18例患者除2例神经功能A级脊髓神经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脊柱后凸角平均恢复21°,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98%,伤椎后缘侵入椎管骨块明显回纳。随访10~16个月,平均11.6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无慢性腰背痛,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胸腰椎压缩型骨折是使用ACPC的最佳适应证。如术前影像检查明确有双侧椎弓根骨折,则为禁忌。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术中操作仔细,椎弓根螺钉系统加ACPC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特别是后期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弧度得到很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75例颅骨缺损患者个性化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不同材料个性化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头颅CT超薄扫描(层厚1.5mm),三维重建,模拟缺损颅骨补片,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根据不同部位和缺损的情况,选用了硅橡胶、骨水泥及钛钢材料制作缺损颅骨及颅骨补片模型,经患者认可后手术植入。结果75例中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硅橡胶、骨水泥)40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35例,补片与颅骨均完整适配,术中均未经修整,平均手术时间45rnin。83%(63例)患者认为基本或完全恢复了原有颅形。术后并发症有:头痛5例,3个月后均自行消失;术后出现积液12例,其中8例未经处理,于10天后吸收,3例经过1~4次的抽吸后吸收,1例额颞部骨水泥修补者,因感染取出修补材料,1年后改用钛网修补;松动及移位2例,均为颞部缺损采用丝线固定方法,其中1例1年后改用钛网修补,另1例于3个月后自行稳定。嵌入性修补材料与覆盖性修补材料之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颅骨缺损部位,选择修补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颅骨外形,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片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造成左桡骨中段骨缺损,采用三种经不同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片修复.A组:空白对照组;B组:加压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组;C组:壳聚糖包衣的加压硫酸钙组;D组:壳聚糖包衣的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加压硫酸钙组.术后4,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D组、C组骨缺损愈合,而且前者优于后者;三点弯曲试验显示c组[(39.6±1.7)%]和D组[(47.5±2.1)%]实验侧与健侧抗弯曲强度比值高于A组((21.3±2.7)%]和B组[(23.6±3.3)%],而D组又高于C组(F=125.3,P<0.01). 结论 壳聚糖包衣的加压硫酸钙片降解时间与新骨形成时间趋于一致,而且抗压强度高,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复合dIBMP-2后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瑞  靳安民  宋富立 《武警医学》2008,19(5):401-404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与磷酸钙骨水泥(CPC) 复合材料在椎体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其作为椎体成形术的生物活性灌注剂可能性.方法 将CPC作为BMP的载体复合成为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在16只羊腰1~ 3椎体侧前方制成约1 cm×1 cm×1 cm的骨缺损,分别植入CPC/MB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和CPC.术后3、6个月行X线、组织学检查和电镜扫描.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 HTH〗结果 术后所有的动物成活.CPC/BMP植入3个月时植入材料与受区骨间出现软骨细胞向成骨分化,新骨组织长入材料并与材料紧密结合.6个月时新骨多为板层骨,植入材料范围缩小,材料大量溶解,出现较大的空隙.BMP与CPC复合有效地促进了新骨的形成和新骨的钙化,同时也加速CPC材料的降解.而CPC材料降解速度缓慢,新骨形成量少,仅在材料的表面.结论 CPC是BMP理想的载体,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椎体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作为椎体成形术的生物活性灌注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兔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技术对其的监测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桡骨制成 15mm骨缺损。左侧植入磷酸钙人工骨 (CPC)和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复合体 ,右侧植入CPC。采用核素骨显像和γ计数定量分析于术后 4、8、12周监测骨修复情况。结果 复合骨移植较人工骨有明显的放射性聚集 ,核素骨显像的感兴趣区计数、γ计数定量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动物骨缺损的能力 ,放射性核素技术对修复过程有比较准确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healing of large fractural defects is a difficult clinical problem, especially if it occurs in elderly or otherwise debilitated pati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if a new formulation of fibrous calcium phosphate crystals would induce fracture healing in vivo. Fibrous calcium phosphate (FCP) can be grown with unique size, shape, and surface area characteristics as a resorbable or nonresorbable, osteoconductive or osteoinductive material.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calcium phosphate particulates, FCP particles possess approximately x 100 to x 1000 more surface area. One-and-one-half centimeter sections were removed from the ulnas of 12 rabbits. Three groups had fibrous calcium phosphate spherulites (4-8 microns, 150-300 microns, 400-600 microns) mixed with collagen and a growth factor-bonding agent injected into the ulnar defect. One site per group was not treated. X-rays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study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ulna defect filled in by callous was measured. The percentage was recorded as the amount of fracture healing for each site. 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ulnas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sacrifice at 12 weeks. Fracture sites treated with fibrous calcium phosphate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healing (0.79 +/- 0.3) than control animals (0.36 +/- 0.1) (P less than .05, unpaired t-test) radiographically. Hist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spherulites remain in situ and become embedded within the new growth of fibrous tissue, collagen and new bone. Radiograph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FCP preparations appear to accelerate fracture healing by inducing new bone formation, into which they often become embedd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纤维配比的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A、B、C、D四组,将其双侧桡骨制备成骨缺损模型,取其自体髂骨制成直径为300 - 500 μm的微小颗粒骨,将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颗粒骨与聚磷酸钙纤维(calcium polyphosphate fiber,CPPF)均匀混合成CPC/CPPF复合材料,按照CPPF占CPC/CPPF复合材料重量的0、10%、30%、50%分为四组,将上述四组CPC/CPPF复合材料与微小颗粒骨以6:4固定比例混合均匀,分别植入A、B、C、D四组兔桡骨缺损处,在4,8周分别行大体、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8周时行力学测试。结果 当CPPF占CPC/CPPF复合材料的30%时,最大抗压负荷及抗弯负荷均优于其他组(p<0.05),组织学显示人工复合材料与骨组织界面结合最为紧密,材料降解速率与组织成骨速率最接近,成骨性最佳,比例最优。结论 通过向CPC/CPPF中加入一定比例颗粒骨来调节复合材料降解速率,使之与兔桡骨成骨速率相适应,以获得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最佳复合人工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