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广东省1992~2000年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对广东省1992~2000年lO个市、lO个县120所学校共1195620名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呈上升趋势;龋齿(恒牙)患病率居高不下,为30.56%~31.94%;蛔虫、贫血、沙眼、营养不良检出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肥胖率城市学生呈上升趋势,农村学生控制在5%以下。视力低下、肥胖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乡镇学生,沙眼、龋齿、蛔虫感染、贫血、营养不良检出率乡镇学生均高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肥胖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龋齿(恒牙)除1999年外小学生均比中学生高;蛔虫感染1996年后中学生均比小学生高。结论广东省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仍不容乐观,防治工作重点小学生应在肥胖、龋齿(恒牙),中学生应在视力低下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金昌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1年9~10月在全市选择有代表性的15所学校的8 319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取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金昌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74%,略高于全国1993年平均水平(20%);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27.75%)高于小学生(20.07%)(P<0.005),女生的营养不良率(26.97%)高于男生(19.27%)(P<0.005);城市的营养不良率(26.66%)高于农村(19.08%)(P<0.005)。超重率3.56%,肥胖率1.71%,超重率、肥胖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学校与家长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营养素及合理膳食对其身体发育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对1997~2003年山东省城乡851030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发育状况为良好和正常。7年平均,身高上等的城市小学生与中学生分别占31.72%、25.85%,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18.16%、14.79%;身高下等的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3.39%、3.90%,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2.66%、1.84%。体重上等的,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37.03%、27.14%,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17.56%、15.98%;体重下等的,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3.02%、2.22%,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2.05%、1.96%。营养不良率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8.45%、7.77%,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9.38%、9.07%;肥胖率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8.03%、7.04%,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4.02%、2.76%。[结论]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学生与小学生均为城市好于乡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榆林市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市直中小学校学生营养良好率为65.41%,营养不良率为26.14%,肥胖率为8.45%;其中营养不良率,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 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应以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为重点,防治肥胖应以小学生特别是城市小学生为主;在中小学校,开展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现状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龙岩市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龙岩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学生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监测,根据《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和福建省1997年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结果1993、1997、2001年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8.1%、24.9%和30.8%,以轻度为主,农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2001年高于1997年,1997年高于1993年,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结论 龙岩市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率与全国1985年营养不良率(30%)相接近,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并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通过对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贵阳市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城市为39.08%,农村为29.58%;男生31.29%,女生37.36%;,小学生27.99%,中学生40.68%。学生肥胖率,城市为3.20%,农村为0.76%;男生2.36%,女生1.60%;小学生2.71%,中学生1.25%。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城乡学生、男女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泰山区小学生龋病的现状 ,指导防龋工作 ,分析了 1999年辖区内 581名小学生龋病调查资料。1 对象与方法1999年 ,在泰安市市区的第一实验小学和农村的徐家楼乡中心小学分别抽取一至五年级各 1个班的 7~ 11岁学生 ,用常规方法检查龋齿患病情况。2 结果调查小学生 1162人 ,有 2 55人患龋 ,龋患率为2 1 94 % ;查出龋齿 599颗 ,龋均为 0 4 9。城市小学生龋患率为 2 7 37% ( 185/ 676) ,龋均为 0 65;农村小学生龋患率为 14 4 0 % ( 70 / 4 86) ,龋均为 0 2 7。城市小学生龋患率高于农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 7 74 ,P <0 0 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唐山市区中小学生2003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唐山市卫生防疫站2003年的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身高下等者比例(5.22%)比中学生(4.05%)高,体重下等者比例(1.34%)明显低于中学生(2.82%);中学生营养不良者比例(21.11%)比小学生(11.84%)高,营养过剩者比例(34.23%)低于小学生(37.79%)。结论小学生身高下等者和营养过剩者比中学生高,中学生营养不良者占多数,应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中小学生恒牙龋病现况及对防治工作的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综合防治方案和技术规范》中的诊断标准,对临沂市1 406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恒牙患龋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0.005);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小学生高于男小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中学生明显高于男中学生,差异显著(P<0.05)。经连续8 a采取综合防龋措施,中小学生恒牙患龋率2002年较1995年明显下降。结论 采取综合防龋措施,能够减轻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学生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HBV相关肾炎)的发病情况及一般临床特征。了解患病人数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差异。方法:对1991年3月至2001年2月间中学生HBV相关肾炎住院患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后两个5年间,HBV相关性肾炎例数占肾炎性肾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33.8%和15.4%,差异具有显性(P<0.05),城市学生患病人数占26.9%,农村学生占73.1%,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中学生HBV相关肾炎的一般临床特点与成人相似,发病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农村地区患病率城市人群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7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存在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等7个城市选取年龄在6—17岁之间的中小学生919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的平均饮水量为930ml±2ml,饮料的平均饮用量为715ml±2ml。中学生在家不喝饮料的比例高于小学生,小学生在学校不喝饮料的比例高于中学生。59.5%的小学生在家经常饮用纯牛奶,超过60%的中学生在家饮用碳酸饮料。25.7%的小学生在学校经常饮用纯牛奶;45%左右的中学生在学校饮用固体饮料。在家里,饮料的准备者主要为母亲;在学校,饮料的准备者主要为其他人。饮料的购买地点主要为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中小学生最喜欢喝的饮料为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蔬饮料。他们常喝这些饮料的原因主要有好喝、干净卫生和健康/有营养。结论建议城市中小学生适量增加饮水量。碳酸饮料等软饮料依然是我国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的主流,而咖啡、固体饮料的消费量在高年级学生中的饮用比例有明显增加。父母和学生本人是营养教育的重点对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中学生早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向红 《中国校医》2003,17(2):148-149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中学生的早餐现状 ,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兰州市 1所城市中学、1所农村中学和 1所民族中学 (城市 )共 6 5 2名中学生进行早餐现状及与其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关系的调查。结果 中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好的仅占 2 .5 % ,差的占 85 .9% ,早餐仅吃谷类的占 2 3.9%。中学生的早餐质量、饮食行为和习惯与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城市中学生好于农村中学生 ;汉族中学生好于回族中学生 ;高中生略好于初中生 ;女生比男生更爱吃零食。 结论 对中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教育亟需加强 ,尤其对农村中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初中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学生蛔虫感染11年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渐江省1986~1997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对监测点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省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年均下降速度为20.51%,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比城市学生高,下降速度比城市漫。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年平均下降速度相近,但小学生感染率高于中学生。结论:学生蛔虫感染率下降过程的起伏与群体治疗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方法 ]对 1997~ 2 0 0 3年山东省城乡 85 10 3 0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大多数学生发育状况为良好和正常。 7年平均 ,身高上等的城市小学生与中学生分别占 3 1 72 %、2 5 85 %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18 16%、14 79% ;身高下等的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3 3 9%、3 90 %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2 66%、1 84%。体重上等的 ,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3 7 0 3 %、2 7 14 %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17 5 6%、15 98% ;体重下等的 ,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3 0 2 %、2 2 2 %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占 2 0 5 %、1 96%。营养不良率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 8 45 %、7 77%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 9 3 8%、9 0 7% ;肥胖率城市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 8 0 3 %、7 0 4% ,乡村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 4 0 2 %、2 76%。 [结论 ]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学生与小学生均为城市好于乡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南溪县中学生1987~1992年视力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年视力不良率高中均高于初中(P<0.05),初中最低为25.39%,最高为37.46%;高中最低为54.15%,最高达63.39%。经过两年学习后,初三视力不良率均比入学时明显上升(P<0.05);除高中87、91两级外,高三视力不良率比入学时明显升高(P<0.05)。各年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高于男生.1987~1992年视力不良程度构成,其变化尚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6.
我校课余体育训练中常见伤病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前言为了掌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中常见伤病的基本状况和一般规律,以便对学校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早做好预防工作,我们于1982年至1989年对我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中常见的伤病进行了调查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在校学生1500名左右,年龄在15~20周岁之间,全部为高中学生,从1982至1989年间,我校学生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出现常见的伤病共50355人次。其中擦伤11100人次;挫伤(包括肌肉拉伤)9220人次;其他损伤(包括关节扭伤、肌肉撞伤、疲劳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和日本中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和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江西省和日本中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和比较结果。江西省中学生曾吸率为30.5%,高于日本(25.4%),但现吸率(5.8%)和常吸率(1.1%)均远低于日本(8.7%和5.3%)。此外,江西省男性学年别曾吸率高于日本,但男性现吸率和常吸率及女性学年别各吸烟指标均低于日本。
中学生吸烟率在日本是城市高于农村,在江西省是农村高于城市,平均每日吸烟支数日本高于江西。
本次调查表明:朋友及兄弟姐妹吸烟与否、学校的健康教育、学校生活的自我感觉及对吸烟的认识等,对吸烟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91—2000年天津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该市1991-2000年学生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结果 2000年营养不良率为10.12%,与10年前持平;肥胖率为7.78%,是10年前的2.55倍;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各年度均为城市高于农村,除1991年外,差异均有显著性。小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大于中学生,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呈增加趋势,是10年前的1.18倍,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是10年前的72.96%。结论 在控制学生营养不良的同时,应重点防治学生的肥胖,重点是城市学生和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村小学一年级至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5458只眼采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3天,检影测定屈光度。其特征:以远视为主,小学生95.68%,中学生67.48%,随年级增高而减少;其次为近视,小学生2.87%,中学生26.28%;小学生三年级开始出现近视,之后随年级增高而增多。年级间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远视率高于女生,中学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差异非常显著。初中二年级是近视“高危阶段”,之后为持续增高阶段。对视力低下学生,应常规进行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及早进行矫治。为了解不同年级中小学生眼屈光状况,探索其规律和特征,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年11月—12月,对我市农村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眼屈光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光泽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现状,为预防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光泽县2011年学生体检12 233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光泽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4.6%(4 229/12 233),其中小学生30.7%,中学生27.4%,高中生49.3%,且随年级的增长,程度上升;各年级视力低下率女生(39.6%)均高于男生(30.0%),城市(35.7%)高于农村(21.9%).结论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新发病例的发生,将学生视力低下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