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心悸半小时于2007年10月23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20/8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心率:20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急查心电图(图1)。初步诊断:室上速伴差传。即快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20mg,无效,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m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速中的发生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为冠心病并在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应用振幅法测量窦律及室速时体表心电图Ⅰ、Ⅲ标准导联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计算QRS波额面平均心电轴,观察无人区心电轴的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 74例冠心病患者累计发生室速94阵,其中37阵室速的QRS波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心电轴发生率在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高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P〈0.01),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无人区心电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速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室速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3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通过食管心电图来确定其心动过速的性质.结果 53例经食管心电图检查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均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15例室房1∶1逆传中,通过改变心房频率有2例出现了房室分离.经体表心电图导联形态确认室性心动过速中有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旁路前传.1例心房扑动伴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能够明确地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3例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描记并明确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类型.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占65.2%(15/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束支传导阻滞占17.4%(4/23),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室内差异传导占13.0%(3/23),心房扑动占4.3%(1/23).结论 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方便、准确、迅速、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室速(VT)78例患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观察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发生率及特点,比较冠心病的不同类型患者之间它的发生率。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累计发生室速98阵,其中34阵室速的QRS波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占34.7%),房室分离见于34阵室速患者(占34.7%),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共见于8阵室速(占8.2%),三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人区心电轴与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等室速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在冠心病室速中具有相似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AGE)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在鉴别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的价值。方法240例窄QRS波心动过速经成功的射频消融确诊为慢-快型AVNRT和逆向型AVRT,开始的168例患者用于确定心动过速时哪些ECC特征对AVNRT和AVRT有鉴别诊断意义,另外的72例患者用于前瞻性评价基于ECG特征的分步式鉴别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心动过速时5个心电图特征对AVNRT和AVRT有鉴别诊断意义,支持AVRT诊断的ECG特征包括心动过速时可见P波(敏感性90%,特异性71%);RP间期(心动过速时QRS波起点到P波起点的时距)≥100ms(敏感性88%,特异性81%)和ST段压低≥2mm(敏感性55%,特异性81%)。支持AVNRT诊断的包括V1导联假r波和下壁导联假S渡(敏感性分别为54%和21%,特异性均为100%)。笔者制定一个根据心动过速时体表ECG假r波或假s波,RP间期和ST段压低的分步式鉴别诊断方法。在另外的72例患者(32例AVNRT,40例AVRT)中检测该鉴别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为89%。结论根据心动过速时ECG特征能较准确区分室上速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樊利生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1391-1392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及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7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结果47例心电图均有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7例(57.4%),房性早搏3例(6.3%),心房颤动3例(6.3.%),肺性P波3例(6.3%),SⅠQⅢTⅢ现象12例(25.5%),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5%)。结论通过对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对诊断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变异(TQRSD)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123例AMI患者的首次心电图,根据有或无TQRSD变化分为TQRSD阳性和阴性2组,分析不同组别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心脏功能、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TQRSD阳性组CK峰值、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QT离散度、住院死亡率,均高于TQRSD阴性组(P〈0.05,P〈0.01);TQRSD阳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TQRSD阴性组(P〈0.05)。结论:心电图TQRSD阳性可作为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右室功能的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尤其是对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早期提供右室功能信息,评价各种疾病引起的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对右心功能的影响程度,对于治疗的选择、疗效及预后的评估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室造影测量心功能虽准确,但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ECT、磁共振虽为无创性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方法,但其价格较昂贵,采集技术较复杂。因而,在临床应用上也受到限制。而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无创、易于重复等特点是测量右室功能的首选方法。近些年,迅速发展的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心脏的实际形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SⅠSⅡSⅢ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肢体导联标准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同时存在s波的心电图185例,分析标准Ⅰ、Ⅱ、Ⅲ导联的S波的特点和额面心电轴及其他导联、年龄、性别、体型、病史的相关参数。结果185例中130例心电轴正常(70.27%),以Ⅰ、Ⅱ、Ⅱ导联R/S均〉1为主有7l例(54.62%),没有出现3个导联R/s〈1;11例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心电轴,3个导联R/s〈1有10例(90.9%),没有出现1个导联R/s〈1,年龄45岁以下多见;35例心电轴左偏,9例心电轴右偏心电图,同时都伴有一、二项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SⅠSⅡSⅢ综合征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部分见于正常变异,少数其心电轴落入无人区。  相似文献   

12.
夏伟  李乔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95-169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模拟导联(Mason—likar导联)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对心电轴和心电位判定的差别。方法222例患者分别按照常规导联与Mason—likar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分析二者对心电轴和心电位的判定结果。结果(1)Mason—likar导联测出的P波、QRS波及T波心电轴较常规导联时测得的心电轴明显右偏(P〈0.01)。(2)Mason—likar导联对直位、横位、半直位、半横位、不定位的判定与常规导联的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分别为29%、81%、0%、10%、24%及28%。(3)Mason—likar导联测得的Ⅰ导联、aVL导联R波电压较常规导联心电图时变小而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R波电压变大(P〈0.01)。结论利用Mason—likar导联心电图对心电轴的判定较实际心电轴常偏右;利用Mason—likar导联心电图对心电位的判定与实际心电位符合率甚低。  相似文献   

13.
王斐  王燕 《职业与健康》2013,(24):3371-3374
目的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QRST)的临床价值,探索Ⅱ导联QRS波第1峰时限(R-wave peak time,RWPT)〉150ms和Ⅱ导联QRS波时限≥130ms对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和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就诊于黄冈市中心医院的198例WQRST(心率〉100次/min且QRS时限〉0.12s)患者。并经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记录并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对WQRST的鉴别诊断线索,记录所有十二导联心电图的Ⅱ导联QRS波第1峰时限及Ⅱ导联QRS波时限。结果区别VT和SVT的主要诊断线索有QRS波时限、QRS波心电轴、QRS波正负同向性、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和心室夺获、胸前导联Rs是否缺失及时限、窦性心律时是否伴显性预激或同形态室性早搏、Vi/Vt≤1、V1和V6导联特殊形态学诊断标准等。除V1、V6负向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导联RWPT≥50ms时能够较好地区分VT和SVT,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0.8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是WQRST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诊断线索。Ⅱ导联RWPT≥50ms能够作为区分VT和SVT一种简单实用的鉴别标准,用于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冠心病伴T波倒置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非冠心病13例与确诊冠心病48例进行比较。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相比较,在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上有其统计学意义。结论T波明显倒置见于冠心病与非冠心病,非冠心病伴T波倒置的临床特点明显,TNT/INI结果结合近期内ST-T动态改变是对二者进行鉴别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56例无房颤的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测量两组的最大P波时限和最小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统计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单个房性早搏的总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阵数,观察房颤组房颤发作前的触发因素,并测量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对照组的联律间期。结果两组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121.11±7.50)msvs(114.55±8.16)ms]、P波离散度[(43.80±8.06)ms vs(39.55±6.89)In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组的触发因素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占83.97%,房颤的起源部位以左房上部最为多见,占79.63%。房颤组的触发性房早联律间期[(0.418±0.069)s]明显短于对照组[(0.624±0.168)s](P〈0.01)。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Pmax及Pd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且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越短越容易诱发房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除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85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测。研究对象按左室射血分数不同分为A、B、C3组(组A:40%~49%,147例;组B:30%~39%,97例;组C:〈30%,41例)。将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作为研究指标,比较3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QRS时限在3组之间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A:(114.22±23.87)ms,组B:(120.62±29.02)ms,组C:(127.44±27.12)ms])。QRS时限变化与LVEF值变化呈负相关(r=-0.41,P〈0.01),与LVEDV呈正相关(r=0.46,P〈0.01)。结论QRS时限的延长可反映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最大P波时间(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关系.方法 观察3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39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max,Pd.结果 2组Pmax(124.34±18.54),(108.21±9.8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ax延长和Pd增加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便,无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指心室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既见于室性心律失常,又见于宽QRS波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快速做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部分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急性脑梗死可引起各种异常心电图改变,恢复期内心电图部分有所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可导致心脏损害,临床应加强防治,避免恶性心血管事件并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巨大J波临床特点以及意义.方法 比较11例巨大J波(巨大J波组)与35例较小J波(较小J波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巨大J波组中神经源性8例,占72.73%(8/11),死亡7例,占87.50%(7/8),死亡原因均为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巨大J波组中J波明显导联为Ⅰ、aVL、Ⅱ、Ⅲ、aVF、V1~V6,振幅0.10~1.10mV,宽度40~100ms,且心率越慢J波振幅越高,宽度越宽.较小J波组中J波明显导联为V1~V6,有时合并Ⅱ、Ⅲ、aVF,振幅0.05~0.50mV,宽度20~40ms,无一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巨大J波心电图出现导联广泛、振幅高、宽度宽,与心率相关,以脑外伤、蛛网膜下隙出血、自主神经失调所致神经源性J波居多,极易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