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麻黄汤治喘机理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全方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伤寒论》第36条曰:“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第235条曰:“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而愈,宜麻黄汤。”风寒客于肌表,卫阳闭遏,皮毛闭塞,肺气失于宣降,此乃因于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不利,邪干于肺所致,治以麻黄汤辛温发汗,宜肺平喘。本方是发汗解表之峻剂,也是“发汗治喘”的经典方。方中麻黄辛温发汗,  相似文献   

2.
“解肌”析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汤禁例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关于桂枝汤之用,仲景有“发汗”之称,也有“攻表”之说,  相似文献   

3.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今归纳仲景《伤寒》、《金匮》治喘有如下十一法。【散寒宣肺法】《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19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相似文献   

4.
潘俊辉 《光明中医》2012,27(2):229-231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风邪所致的咳喘、短气、不得息,有精辟的论述和行之有效的治法方药,现分述如下.1 汗法治风1.1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文中之喘,证属风寒外袭,肺气不宣,为外感伤寒表实证.除喘外,尚可见风寒之邪郁于肌表,卫阳闭遏,营阴郁滞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骨节疼痛,脉浮紧等症.故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5.
1邪热塞肺证之“无大热”63条日“发汗后,不可更行枝枝汤,汗出而瑞,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7条日”下后,不可更行桂技场,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现论中太阳表证,下之微喘.表未解者,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枝枝证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者,其表未解,宜葛根条连场。上述有关“无大热”二条,其证均为热邪内迫于肺之候一热郁熏蒸则汗出,气逆不降而喘作,其热在里而不在表,所谓“无大热”仅指体表温度而言。凡临床所见.若邪热在肺作险者,常可见到发热,甚至高热.切不可拘于“无大…  相似文献   

6.
麻杏甘石汤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瑾  温凯军 《陕西中医》1997,18(4):186-186
<正>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由麻黄四两,杏仁50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组成。《伤寒论》注家众多,却该方孰为主药,终无定论。笔者就薄浅之见,粗理成文。 1 证群庞杂,肺热为宗 《伤寒论》太阳病篇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汗下皆误,邪热传里,内舍于肺,故表无大热,肺为脏腑之华盖,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邪热壅肺,宣  相似文献   

7.
《新中医》1977,(4)
方剂类试写稿麻黄汤(1)《伤寒论》方。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水煎服,服后取微汗。治感冒风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解表;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四味配合,共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本  相似文献   

8.
麻杏石甘汤出于《伤寒论》第 63条、1 62条 ,用治“发汗后 ,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和“下后 ,若汗出而喘 ,无大热”之症。《伤寒贯珠集》论本方证曰 :“发汗后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 ,肺中已自发热。发汗之后 ,其邪不从汗出之表者 ,必从内而并于肺耳。”《名医方论》也认为 :“此治寒深入肺 ,发为喘热也。汗既出矣而喘 ,是寒邪未尽 ,若身无大热 ,则是热壅于肺。”两者皆认为麻杏石甘汤证为外邪化热入里 ,邪热壅肺。现代医家也多赞同这种观点。艾氏等对古今 367例关于麻杏石甘汤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相似文献   

9.
麻杏甘石汤出自仲景《伤寒论》,世谓“经方”。系由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四味药物组成。其适应症和运用范围在原书中论之颇详。如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可见该方的使用机会是表症仍在,但不属于桂枝汤范围,而且有喘,汗热,特别是“喘”。  相似文献   

10.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与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2]’。方由桂枝、炙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厚朴、杏仁组成。具有解肌祛风、降气平喘之功;主治由风寒迫肺,肺寒气逆,宣降失常的咳喘症,以发热、汗出,恶风,气急喘息,胸满闷,苔薄白,脉浮缓等为主要辨证要点[1]。  相似文献   

11.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证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中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在小青龙汤加减法中,有“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云云。据“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确属小青龙汤的适应症。对于麻黄能止喘,在临床上实有功效。又按“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利条,“太阳病,项背强nit,无汗恶风,葛根场主之。”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这4条主证中皆有无汗(不汗出),三方中皆用麻黄,且38条又云,“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眼之,服之则厥逆,筋仍肉脯,此为逆也”。据此,有人提出“有汗不得用麻黄”。此言差矣。今笔者不揣浅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青龙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23条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35条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从以上论述可知,本方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风寒束表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外寒引动内饮则痰饮上逆,咳嗽气喘,痰多而稀,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水饮溢于体表,当汗出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和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法”,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医圣张仲景善用和法 ,在《伤寒论》一书中体现“和”法的方剂甚多 ,主治颇广 ,可谓开后世和法之先河 ,为后世和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择其要者加以浅议 ,冀以窥其和法用药之端倪。1 解肌表 ,调和营卫 《伤寒论》1 3条云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此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治法。太阳统摄营卫而主一身之肌表 ,抗御病邪而为六经之藩篱。若风寒之邪侵表 ,太阳之经受邪 ,营弱卫强 ,营卫不和 ,乃致头痛、汗出、恶风、脉缓诸症 ,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 ,调…  相似文献   

16.
喘【原文】伤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滚肚,是为喘也。伤寒喘者,有邪气在表,气不利而喘者,有水气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  相似文献   

17.
古医经论汗颇多 ,据我们探讨论述如下 :辛温解表剂。《伤寒论》麻黄汤 ,为太阳经证 ,头项强痛 ,恶寒无汗 ,脉浮紧等症之主方。方中麻黄辛温发汗 ,宣肺平喘 ,佐以桂枝辛散解表 ,甘温助阳 ,二者相须为用 ,更增强了发汗散寒之力 ,辅以杏仁 ,协助麻黄宣降肺气而平喘咳 ,使以甘草 ,调和药性。本方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较强 ,凡非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 ,头痛身疼 ,可汗而喘等症状较重者 ,一般多不轻用。《伤寒论》桂枝汤 ,为太阳经证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苔白 ,脉浮缓等症的主方。方中桂枝辛散解表 ,甘温助阳以散风寒 ,佐以白芍敛阴止汗 ,二者相合…  相似文献   

18.
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具体应用非常广泛,在不同的方剂配伍中,发挥着不同的治疗作用。但其主要作用可归纳如下七方面: 一、解肌和营疗表虚《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浙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又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汗后,郁热追肺,或下后表热内逼于肺,一则内热蒸腾,逼津外泄而汗出,一则肺失肃降而喘促。然此种喘促,为实热内蒸于肺,肺失清肃之令。既非宿有喘疾,更非汗下致令哮喘发作。仅云“可与”麻杏石甘汤者,言外不无仅限于此种病情之意。此形气俱实者,透达肺热于外,清泻肺热于内,因其势而利导之,就其近而宣发之,喘、热尽去,气归于平顺,一箭双调雕,仲景善驱邪也。  相似文献   

20.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仲景秉承古训 ,在《伤寒论》中始终把助阳扶正的思想作为治疗学的核心。笔者研读《伤寒论》 ,将仲景助阳扶正之法概括为“八法” ,略述如下。1 扶阳解表法此法主要用于阳虚之表证或表里同病。如太阳病发汗太过 ,致阳虚漏汗并表证不解者 (2 0条 ) ,治以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 ,解肌祛风 ,熟附子温经复阳 ,固表止汗。再如 30 1条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是里虚寒证 ,不该发热 ,今“反发热” ,说明复感外邪而兼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