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志鹏  姜德咏  李国栋 《眼科》2004,13(3):178-18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 ,6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PDT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 1、6、12、2 4、4 8、72小时组 ,每组 5只 ,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 κB和TNF α的表达 ,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 (ERG)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在 6小时开始检测到NF κB和TNF α的表达 ,在 2 4小时表达最强 ,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 +PDTC组在再灌注 6小时未能检测到NF κB和TNF α的表达 ,在第 12小时有NF κB和TNF α的表达 ,2 4小时表达最强 ,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 6小时后各期ERG波幅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 +PDTC组 (P <0 0 5 )。结论 :NF κB及其诱导的TNF 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PDTC可能通过抑制NF κB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七叶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七叶甙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视网膜电图 (ERG)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 1h ,然后再灌注 ,同时向腹腔注射七叶皂甙钠及异搏定 ,比较再灌注后 1h、6h、12h、2 4h、4 8h、72h视网膜ERG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 6h后 ,七叶甙组、异搏定组视网膜的ERG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有明显的提高 ,而七叶甙组和异搏定组相比 ,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七叶甙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ERGb波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NA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计算出左/右眼ERG的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 NAC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第12h有TNF-α的表达,24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 NAC组(P<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两者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PDTC治疗组,每组30只大鼠。每只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右侧未作结扎作为对照。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再分为1、6、12、24、48、72 h组,每组5只大鼠。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每只大鼠在1、6、12、24、 48、72 h相应时间段行断颈处死前均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分别计算出左眼或右眼E RG a、b波波幅的比值,得出ERG a、b波的相对恢复率。 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后6 h开始检测到NF-κB和ICAM-1的表达,在24 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 。缺血再灌注+PDTC组在再灌注后6 h未检测到NF-κB和ICAM-1的表达,在12 h有NF-κB 和ICAM-1的表达,24 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未检测到NF-κB和ICAM-1的表达。缺血再灌注各组ERG a、b波波幅相对恢复率低于缺血再灌注+PDTC组(P<0.01 )。缺血再灌注与缺血再灌注+PDTC组各时间段ERG a、b波波幅相对恢复率以再灌注后24 h最差(P<0.01)。 结论 NF-κB及其诱导的ICAM-1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75-178)  相似文献   

5.
游志鹏  姜德咏 《眼科》2004,13(6):351-354,i001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N 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 ,6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NAC治疗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 1、6、12、2 4、4 8、72小时组 ,每组 5只 ,以原位杂交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期视网膜中ICAM 1的表达 ,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 (ERG)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在 6小时开始检测到ICAM 1mRNA的表达 ,在 2 4小时表达最强 ,以后逐渐减弱。在 12小时才能检测到ICAM 1蛋白的表达 ,2 4小时表达最强 ,缺血再灌注 +NAC治疗组在再灌注 6小时亦能检测到ICAM 1mRNA的表达 ,在 12小时能检测到ICAM 1蛋白的表达 ,但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的表达水平 (P <0 0 5 )。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 6小时后各期ERGb波振幅明显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 +NAC治疗组(P <0 0 5 )。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 1参与其病理损伤过程 ,NAC可通过抑制ICAM 1的表达而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舍酶(iNOS)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结扎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相应分为1h、6h、12h、24h、48h、72h小组,每小组5只大鼠,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损伤1h时,未见到iNOS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时,iNOS开始表达,至第24小时表达最强,第48小时开始减弱,但第72小时仍有表达。而对照组视网膜中未能检测到iNOS的表达。结论:iNOS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梅  陶黎明  代应辉  项平 《眼科新进展》2007,27(10):742-745
目的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观察不同程度损伤的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凋亡的存在,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大鼠RIRI中的表达。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角膜损伤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建立角膜损伤模型和建立15kPa、60min高眼压视网膜缺血模型,光镜观察视网膜损伤后的组织病理改变,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角膜损伤组视网膜无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出现组织病理改变,包括视网膜水肿,空泡变性,核固缩、溶解,结构紊乱等,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损害加重。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中,缺血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阳性表达均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24h时表达最强。NF-κB在再灌注6h开始表达,24h表达最强。结论RIRI主要导致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损伤,NF-κB的表达和凋亡可能是损伤的重要机制,且二者有着密切联系,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6、12、24、48、72 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F-κB和PC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视网膜无NF-κB和PCNA表达.缺血组两者的表达均24 h达高峰,48 h后下降;治疗组于6、12、24、48、72 h两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诱导NF-κB和PCNA的表达,rhEPO能增强NF-κB和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кB(NF-кB)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6、12、24、48、72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F-кB和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视网膜无NF-кB和PCNA表达。缺血组两者的表达均24h达高峰,48h后下降;治疗组于6、12、24、48、72h两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诱导NF-кB和PCNA的表达,rhEPO能增强NF-кB和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NF-κB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NF-κB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以SABC法检测NF-κB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做统计学处理.结果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表达,第24 h达到最高峰,48h开始表达减弱.结论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每组 10只。用眼内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 ,分别作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 ,并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ICAM 1在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微量表达 ,缺血 6 0min后 ,ICAM 1表达上调 ,至再灌注2 4h达高峰 ,在再灌注 4 8h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注 6h ,视网膜开始有白细胞浸润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多 ,再灌注 2 4、4 8h组 ,视网膜中发现较多浸润的白细胞。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上调 ,继而 ,视网膜中白细胞浸润增多 ,这一过程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W  Lu A  Dong D  Li L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4):232-23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IL 1β)对视网膜组织中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κB ,NF κB)活化的诱导作用 ,以及四氢化吡咯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对NF κB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16只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眼 (右眼 )玻璃体腔内 (下同 )注入 5 μl的IL 1β(5× 10 7U/L) ,对照眼 (左眼 )注入等量PSS ;B组实验眼先注入 10 μl的PDTC液 (1mmol/L) ,对照眼注入等量PSS ,1h后双眼再分别注入5 μl的IL 1β(5× 10 7U/L) ;均分别于 4h和 2 4h后处死大鼠 ,摘除眼球 ,取视网膜组织制备核提取物 ;用泳动迁移试验检测两组视网膜中NF κB/DNA结合活性。结果 SD大鼠玻璃体腔内注药 4h后 ,A组实验眼NF κB/DNA结合活性较对照眼增加 ,B组实验眼NF κB/DNA结合活性较对照眼降低 ;2 4h后 ,A组实验眼及B组对照眼的NF κB/DNA结合活性均较 4h者降低。结论 视网膜NF κB可被眼内IL 1β激活 ,NF κB在视网膜炎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蛋白因子-κB(NF-κB)表达和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后者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72h组。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SP70、NF-κB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不明显。HSP70在再灌注后1h即有表达,随时间段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再灌注后24h达到高峰.之后渐下降。NF-κB的表达变化与凋亡细胞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节细胞的凋亡:HSP70和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升高,对神经细胞的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Niu YJ  Zhao YS  Gao YX  Zhou ZY  Wang H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664-668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手术组 ,该组大鼠左眼于玻璃体腔中注入赋形剂 (缺血组 ) ,右眼于玻璃体腔中注入bFGF(治疗组 ) ;另外 4只大鼠为正常组。手术组于再灌注后 1、6、12、2 4及 72h分别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 ,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 3的表达 ,使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 结果 缺血组再灌注 6h大鼠视网膜出现凋亡细胞 ,并随时间依次增加 ,至 2 4h达高峰 ,72h时几乎未发现凋亡细胞。caspase 3表达改变与凋亡细胞表达相似。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于再灌注后 1h开始升高 ,至 2 4h达到高峰 ,72h出现下降。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同上 ,但再灌注 12、2 4h时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低于缺血组 (P <0 0 5 ) ;于 6、12及 2 4h ,caspase 3的表达较缺血组明显下降 (P <0 0 5 ) ;于 6、12、2 4及 72h ,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缺血组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FGF可通过对细胞内钙离子、自由基及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相关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又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72 h6个时间段.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以NGF或平衡盐溶液玻璃体腔注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c-fos/c-jun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组视网膜再灌注后1 h可发现有c-fos/c-jun蛋白的表达,12 h达到高峰,24 h表达明显下降.治疗组变化规律与缺血组相似,但表达量明显减弱,再灌注1~24 h各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与内核层表达增高;NGF可以抑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董毅  李静敏 《眼科研究》2011,29(3):235-238
背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眼科常见的病理过程,可引起永久性的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目的探讨替普瑞酮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单纯模型组20只和替普瑞酮治疗组20只。单纯模型组及替普瑞酮治疗组造模前分别给予大鼠生理盐水和替普瑞酮灌胃,1周后采用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分别于再灌注后6、24、48、72h制备视网膜铺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6h单纯模型组大鼠角膜及视网膜出现水肿,24h视网膜水肿加重,72h视网膜水肿减轻、结构较紊乱。替普瑞酮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视网膜水肿较单纯模型组轻,缺血-再灌注后72h大鼠视网膜结构损害较单纯模型组减轻。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未见HSP70及caspase-3呈阳性表达。单纯模型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h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中HSP70呈阳性表达,再灌注后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替普瑞酮治疗组各时间点HSP70在大鼠RGCs中的表达较单纯模型组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6h可见单纯模型组大鼠RGCs中caspase-3表达,24h时caspase-3的表达量达高峰,48h后开始下降,72h仅有少量表达,而各时间点替普瑞酮治疗组视网膜中caspase-3的表达较单纯模型组大鼠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替普瑞酮可通过上调视网膜中HSP70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RGCs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 70只健康 Wistar 大鼠,预实验随机抽取 20 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灌注组,记录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 inography,ERG)并测定b波峰值,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后,其余50只随机分为10组,用升高眼压1 h 的方法建立右眼视网膜缺血模型,分别于缺血后1 h及再灌注3、6、12 、24 h、3、5、7、14、21 d记录双眼暗视闪光 ERG并测定b波峰值。 结果 正常对照组动物左右眼ERG b波峰值无差异;单纯灌注眼与正常对照眼ERG b波峰值无差异;单纯缺血组实验眼ERG各波消失,再灌注实验眼组ERG b波部分恢复,但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b波峰值呈进行性下降. 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大鼠视网膜功能持续渐进性的影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01-268)  相似文献   

18.
Fu YH  Xu J  Zhang JS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5):435-442
目的探讨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对大鼠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95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空白)对照组5只,B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实验对照组)30只,C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尼莫地平组(实验组)30只,D组低压灌注组(假手术组)30只,以前房灌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发生后2、6、12、24、72、168h各处死5只大鼠,石蜡包埋后切片。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视网膜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P38MAPK)mRNA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于Metamorph软件上处理,取平均吸光度值作统计分析。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MAPK和caspase-3表达增强。视网膜P38MAPK mRNA原位杂交信号位于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细胞核内,正常视网膜只有少量表达。P38于B组缺血-再灌注后,6h表达即明显增加,至12h达到顶峰,持续至24h,72h后逐渐下降。C组使用尼莫地平后,P38表达趋势与B组相同,但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表达情况与P38相似。2h开始见内核层细胞核散在阳性,6h后节细胞层内核层细胞核阳性数增加,至24h达到顶峰。C组caspase-3表达趋势同B组,阳性细胞数及着染深度均小于B组。对平均吸光度值行统计学分析表明:P38MAPK mRNA表达,在6、12、24、72h,B组与A、C组,C组与A、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3表达,除0h、168h这两个时间点外,其他各时间点A、D组与B组,A、D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38 MAPK和caspase-3均参与了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视网膜神经细胞信号的转导,尼莫地平通过下调P38MAPK和caspase-3的表达而实现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06,42:435-442)  相似文献   

19.
熊海波  刘苏  沈洁  晏兴云 《眼科研究》2008,26(6):429-432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索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8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缺血组和治疗组各40只.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于6、24、48、72 h检测视网膜电图(ERG)b波振幅,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与缺血组相比,治疗组可维持ERG b波振幅,升高SOD含量,降低MDA、NO含量,降低caspase-3表达,可减轻超微结构损伤(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维持ERG b波振幅,调控SOD、MDA、NO,改善超微结构而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20.
丹参素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以及丹参素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3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5只,丹参素钠组为12只,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所有兔双眼均行视神经结扎60min诱导缺血,于缺血-再灌注开始时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5mL·kg-1)、丹参素钠(0.15mg·kg-1)静脉注射,以后每日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剂量。测定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0h、3h、24h、48h、168h的视网膜节细胞VEGF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视网膜VEGF表达自再灌注0h开始增强,至24h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弱,168h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丹参素钠组再灌注3~48hVEGF表达与同时间段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68h时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弱。结论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期间VEGF表达增强,丹参素钠对再灌注早期VEG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再灌注晚期可使VEGF表达减弱,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