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代币激励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训练中给予恰当的鼓励、表扬.实验组训练中予以口头表扬及社会性支持语言,授课结束时予以代币激励法以示鼓励.在实验结束时,同步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课率、作业完成率、知识掌握率进行测评.随访实验结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社区精神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并布置作业,由家属督促患者完成。培训结束后兼职医师定期上门指导并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研究前后1年分别与社区中50例不经培训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FIS、PANSS、MRSS、ITAQ评分比较。结果研究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无显著差异(χ2=0.08,P>0.05);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χ2=20.72,P<0.001),其中完全依从率较前提高了19.6%,不依从率则降低了7.1%。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r=0.233,P<0.05)、发病次数(r=0.401,P<0.01)、住院次数(r=0.451,P<0.01)、自知力(r=-0.241,P<0.05)、PANSS总分(r=0.272,P<0.01)、MRSS总分(r=0.207,P<0.05)显著相关。结论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稳定病情、降低精神残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专业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疗效。方法由8名非专业人员作为研究组,8名专业人员作为对照组,经过培训合格后分别对A(n=30)、B(n=30)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在训练前与训练结束后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中文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A、B两组患者ITAQ、BPRS、SDSS总分在训练前比较与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0.97,P>0.05);同组之间在训练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14.95,P<0.001)。结论经过培训后的非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开展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可以考虑吸收一些非专业人士加入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队伍中去。  相似文献   

4.
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4例脱落。对干预组进行药物自我管理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共5周,然后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 R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PAN SS、M RSS和ITAQ评分(46.11±16.01、50.79±18.44和11.26±1.73)明显优于对照组(56.24±17.48、66.24±34.51和9.36±2.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复发率(7.3%)低于对照组(16.3%)。结论技能训练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对照组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2、4、6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进行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χ2=7.21),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χ2=9.63)。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农村社区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农村社区居住的抑郁症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经12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对两组进行测评,共203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8.708,9.191;P0.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55,P0.001)。不同时点比较(F=1.231,25.134,29.737,35.784,32.959;P0.01),除基线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HAMD17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5.777,11.624;P0.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2,P=0.037);不同时点比较(F=10.751,21.791;P0.01);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6,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农村社区抑郁症患者具有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病情稳定,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健  江芮 《医学信息》2018,(3):118-119,122
目的 研究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确诊的93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8周的生活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训练结束2周时和训练结束24周时接受PANSS和ADL评估。 结果 干预后ADL量表评分研究组结束训练2周(27.29±6.94)分,结束训练24周(28.08±7.31)分低于对照组(30.86±6.36)分,(31.02±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惠者社交技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倒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人,研究组除按常规训练外,每周按照社交技能训练路径进行2~3次社交技能训练.时间2个月.对照组只做常规训练.用社交技能量表分别在训练前、训练4周、训练8周调查评定;了解患者2个月内所掌握的社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肩关节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入我科治疗的9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患者自我效能.结果: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84.78%);实验组肩关节完全恢复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82.61%);实验组自我管理效能总分以及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居家开放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19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我院居家开放管理适应性治疗体系,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严格按照健康教育的五步程序系统进行为期4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4周后进行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在为期4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7.637,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分别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2.24或t=2.72,P<0.05或P<0.01)。结论对居家开放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可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傅小毅 《医学信息》2019,(6):182-184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行角膜屈光不正矫正手术患者90例(18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90眼)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术后用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屈光术后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0%、93.70%、95.60%,均高于对照组的75.60%、73.3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角膜屈光术后用药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角膜屈光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知晓率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复发率和病残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 90例精神分裂症痊愈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 ,干预组实施药物治疗和 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 ,1年后随访 ,使用修改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 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 SDSS)进行比较。结果 经 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 ,干预组的 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 t=2 .65~ 5 .89,P<0 .0 1 )。 1年后随访 ,两组患者的治疗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 (χ2 =4.89~ 1 5 .44,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提高疗效 ,改善社会功能 ,对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a波分析在焦虑求助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焦虑救助者统一实施焦虑自评量表(SA 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入组后,再实施脑电检查,以脑电a波主频有无异常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以是否用脑电a波分析指导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①和研究组②,研究组①的脑电分析指导为抗焦虑药+抗精神药+情绪稳定剂+心理行为治疗;研究组②不考虑脑电因素,与对照组一样实施抗焦虑药+心理行为治疗;3周后用SA S与HAMA量表对其疗效和依从性评定。结果研究组①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SA S与HAMA的评定结果均差异显著(t=3.94,6.2;P<0.01;t=2.1,3.06;P<0.05,0.01);研究组2HAMA的评定结果差异不显著(t=1.19,P>0.05),SA S差异显著(t=2.1,P<0.05),治疗中3组的依从性差异显著(2χ=16.24,P<0.01),结论在焦虑求助者药物治疗选择和心理治疗中用脑电a波分析作指导,不仅缓解症状较快,且增加用药和心理行为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心理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6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0)与对照组(n=330),观察组在医师-药师门诊就诊,医师给患者诊断并开具药物,药师提供可持续的服药知识辅导和服药不适答疑;对照组仅由普通医师门诊诊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Morisky表比较复诊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服药依从情况。结果:复诊时,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门诊、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OR=5.66、5.76)。结论:医师-药师联合门诊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随访组)和对照组(未随访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家庭教育,按顺从服药及被动执行两级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情况,以及1年内精神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 出院6、12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明显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配合度、心理舒适度、便捷度及平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与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甲状腺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效果显著,可促进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何广伟 《医学信息》2019,(9):121-123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治疗管理中运用防痨宣教及健康教育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15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均予以患者防痨宣教,试验组额外增加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行为依从情况和临床治愈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居家消毒知识、用药知识、日常注意要点等健康防治知识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防痨宣教及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结核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有助于规范患者治疗行为,提升患者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