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中生自杀态度的基本特点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选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和自杀态度量表,对河南省114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143名高中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14.004)、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t=12.312)、对安乐死的态度(t=14.552)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相关分析表明,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呈负相关,其中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负相关程度最高(r=-0.082,P<0.01);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3个因子能联合预测自杀意念的变异量6.1%的变异性。就个别变量的解释来看,以"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预测力最佳。结论高中生对于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在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居住地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态度持肯定认同者,其自杀意念越强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孤独情绪体验的特点、对自杀的态度,并探讨孤独情绪体验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为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有孤独量表,采用自编的孤独情绪体验问卷以及肖水源等人编制的自杀态度问卷,对重庆市62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对影响中小学生孤独情绪体验和自杀态度的因素、两者的特点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重庆市中小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情绪评分较低(2.16±0.49);但要受到年级(F=53.18,P0.001)、学习成绩(F=19.82,P0.001)、同学关系(F=30.92,P0.001)、抚养人的管教方式(F=9.26,P0.001)和父母的关系(F=30.26,P0.001)的显著影响;(2)重庆市中小学生在自杀态度三维度上的评分介于2.5~3.5。年级和学习成绩显著影响中小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F=12.02,P0.001;F=5.43,P0.05)、对安乐死的态度(F=16.57,P0.001;F=5.24,P0.05)和对死者的态度(F=13.18,P0.001;F=2.84,P0.05)。抚养人的管教方式和父母的关系显著影响中小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F=3.26,P0.05;F=10.15,P0.001)和对安乐死的态度(F=3.00,3.70,P0.05)。家庭类型显著影响中小学生对自杀者的态度(F=3.72,P0.05);(3)中小学生体验到孤独情绪的频率与其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r=-0.31,P0.001)、对安乐死的态度(r=-0.28,P0.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孤独情绪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安乐死的态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7和-0.28(P0.001)。结论 :(1)重庆市中小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情绪少,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但均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重庆市中小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情绪能显著预测其自杀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人孤独感、自杀态度和依恋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自杀态度问卷和情感与社会孤独量表对92名天津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在92名被调查者中,对老年人情感孤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性别(t=0.354,P<0.05)、婚姻状况(t=-0.181,P<0.05),居住方式(t=1.707,P<0.01)和慢性疾病(t=1.926,P<0.05);②对社会孤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性别(t=1.354,P<0.05)、婚姻状况(t=-0.975,P<0.05)、居住方式(t=3.470,P<0.05)和睡眠质量(t=-2.251,P<0.05);③对总体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因素的有性别(t=-0.697,P<0.05)、婚姻状况(t=1.032,P<0.05)、居住方式(t=3.052,P<0.05)、睡眠质量(t=-2.166,P<0.05);④影响老年人对安乐死态度的显著因素有年龄(F=0.041,P<0.05)和居住方式(F=0.047,P<0.05);⑤不同睡眠质量对老年人自杀行为的认识显著不同(F=0.040,P<0.05);⑥吸烟饮酒习惯对老年人及自杀者的态度显著不同(F=0.047,P<0.05);⑦"对自杀行为的认识"与冷漠型依恋风格(r=-0.381,P<0.05)、社会孤独感(r=-0.306,P<0.05)呈显著负相关;⑧"对自杀者态度的认识"与恐惧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430,P<0.01);⑨社会孤独与安全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316,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5);情感孤独与安全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407,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10,P<0.05)。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孤独感高低和自杀态度的不同;冷漠型和恐惧型依恋风格影响老年人的自杀态度;冷漠型和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孤独感体验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杀态度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16年12月,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天津市某大学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7.6%;年级对自杀意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P0.05),而性别、生源地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关爱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7,0.112,0.145;P0.05),母亲控制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3;P0.01),母亲控制、父亲控制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89,-0.157;P0.01),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与对自杀者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092,-0.093;P0.05),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55,-0.089;P0.05);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192,-0.177;P0.01),对自杀者的态度与自杀意念最抑郁时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17;P0.01),对安乐死的态度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155,-0.127;P0.01)。自杀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共建立8个中介模型,且全部为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意念有直接影响,且部分是通过自杀态度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自杀态度问卷(QSA)评分、自杀行为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616~8.612,P0.05);有悲观厌世言行及服药、自缢、撞墙、割脉等自杀行为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41,5.132;P0.05)。结论:基于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小住院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002至2015年间我国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选取以自杀态度问卷(SAQ)测量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文献,采用横断历史的元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变迁趋势,采用一般元分析的方法考察自杀态度得分的性别差异。结果:共纳入文献41篇。我国大学生自杀态度总分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的得分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男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女生自杀态度总分和"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因子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但所有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14年来大学生对自杀的反对程度增强,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自杀态度问卷"对35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生对自杀普遍持有中立或矛盾的态度,且不存在性别(F1:t=0.521,F2:t=0.201,F3:t=-1.702,F4:t=0.71;P0.05)与城乡差异(F1:t=-1.937,F2:t=0.497,P0.05;F3:t=-1.117,F4:t=-1.508;P0.05);2医学生的事件应激总量与平均应激强度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t=1.401,t=-1.554;P0.05)与城乡差异(t=0.159,-0.579;P0.05),但男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女生(t=2.305,P0.05),农村学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城镇学生(t=-2.215,P0.05);3事件应激总量、负性事件发生数与医学生自杀态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强应激事件数、平均应激强度与自杀态度的F3、F4维度相关不显著,但与自杀态度的F1、F2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72,-0.363,-0.131,-0.258;P0.05);4强应激事件数对自杀性质认识的回归效应显著(Beta=-0.272,t=-5.294,P0.01),强应激事件数(Beta=-0.317,t=-6.247;P0.01)与平均应激强度(Beta=-0.173,t=-3.408;P0.01)对自杀者态度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强应激事件数与平均应激强度等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352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总评分为(18.80±8.06);抑郁与自杀意念,特别是抑郁各因子中认识障碍与自杀意念强度(r=0.292,P<0.01)、自杀危险程度(r=0.336,P<0.01)呈显著正相关,阻滞与自杀意念强度(r=0.243,P<0.01)、自杀危险程度(r=0.267,P<0.01)呈显著正相关,绝望感与自杀意念强度(r=0.267,P<0.01)、自杀危险程度(r=0.289,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抑郁因子中认识障碍、阻滞及绝望感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 SA)和B 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 I-CV)对334名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4个因子均分都在2.5~3.5之间;其与自杀意念强度、自杀危险程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表明,自杀态度通过自杀意念强度影响自杀危险程度(近1周:χ2=2870.04,P<0.05,NNF I=0.88,CF I=0.89;最消沉抑郁时:χ2=1599.41,P<0.05,NNF I=0.94,CF I=0.95);在"近1周"和"最消沉"2个时间段,自杀态度对自杀危险程度的间接影响作用分别为0.308和0.410,P<0.05。结论自杀态度通过自杀意念强度对自杀危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抑郁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抑郁组和正常组,进行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测验,对两者及其关系进行对比。结果①抑郁组与正常组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无差异性(t=0.37,P0.05);外显自杀态度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整体呈现中立或矛盾的态度;②内隐与外显自杀态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5,P0.05;r=0.07,P0.05)。结论①抑郁因素只调节大学生的外显自杀态度,对内隐自杀态度无影响;②内隐、外显自杀态度显著不相关,呈"分离"状,即自杀态度以内隐、外显两个独立的系统共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犬儒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犬儒态度量表对西北工业大学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积极应对与犬儒态度(r=-0.688,P<0.001)呈显著负相关;②消极应对与犬儒态度(r=0.600,P<0.001)及其他4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对犬儒态度有负向预测作用(t=-17.078,P>0.001),消极应对对犬儒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t=13.509,P>0.001).结论 大学生应对方式是影响犬儒态度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竞争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对3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对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年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差异,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上均存在差异(P<0.05);②不同年级学生在过度竞争态度和竞争态度总分上差异显著(P<0.01),而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良性竞争态度得分上差异显著(P<0.01);③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良性竞争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9,0.341;P<0.01),客观支持与过度竞争态度有显著负相关(r=-0.241,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和良性竞争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1,P<0.01);④大学生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R=0.380,R2=0.144,P<0.01,R=0.341,R2=0.116,P<0.01)。结论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得分越高,大学生良性竞争态度越积极;客观支持得分越高,过度竞争态度表现越为明显,且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元认知、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用眼测验任务、元认知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308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心理理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t=2.60,P<0.01);②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监测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15,P<0.01),与情绪智力(r=0.13,P<0.01)及其子成分自我情绪评估(r=0.13,P<0.01)和他人情绪评估(r=0.13,P<0.01)也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元认知与情绪智力各维度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19~0.46,P<0.01)。结论大学生的心理理论已达到成熟水平;元认知监测能够有效预测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妇女婚姻质量、负性情绪状况及相关性。方法对拟进行IVF-ET治疗妇女112人,进行Olson婚姻质量(9因子)及抑郁(SDS)焦虑(SAS)问卷调查分析。结果①IVF-ET妇女婚姻质量与常模比较,婚姻满意度(t=-2.660,P<0.01)和性格相容性(t=-5.363,P<0.01)两因子显著低于常模;解决冲突方式(t=2.548,P<0.05)和角色平等性(t=2.299,P<0.05)两因子显著高于常模,其余各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②IVF-ET妇女抑郁(t=2.377,P<0.05)、焦虑(t=9.031,P<0.01)得分显著高于常模;③婚姻质量各因子除角色平等性外都与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1);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抑郁的因素依次为:夫妻交流(F=50.777,P<0.01)和经济安排(F=32.989,P<0.01),影响焦虑的因素依次为:与亲友关系(F=29.373,P<0.01)和经济安排(F=19.248,P<0.05)。结论 IVF-ET妇女有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抑郁、焦虑情绪随婚姻质量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网瘾青少年的述情障碍状况和自我接纳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Young的网络依赖诊断标准的青少年(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研究组的网瘾总分和缺乏描绘情感能力的因子分及自我评价的因子分有显著相关(r=0.286,P<0.05;r=-0.321,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家庭、个体、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检出率为16.5%,暴力风险检出率为15.4%。自杀意念者在性别(X2=11.92,P〈0.01)、家庭结构(r=4.49,P〈0.05)和年级(X2=7.97,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暴力风险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r=4.17,P〈0.05)。家庭、人格、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限制、神经质倾向人格以及心理压力感会增加自杀和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灾民对死亡的态度及其安全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死亡态度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与《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526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①灾民在死亡逃避(t=7.06,P0.001)、自然接受(t=33.71,P0.001)、情绪安全感(t=2.236,P0.05)和自我安全感(t=5.195,P0.001)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灾区被试,但在逃离接受(t=-28.89,P0.01)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灾区民众灾民;②年龄段在18~25岁与年龄段在46岁以上的灾民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年龄段在36~45岁的灾民(F=5.14,P0.01);③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灾民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受教育程度在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的灾民(F=17.63,P0.05);④男性灾民在自我安全感维度上的得分差异高于女性灾民(t=2.80,P0.01);⑤在情绪安全感维度上,初中文化灾民的得分小于大专以上灾民、中专或高中灾民(F=4.19,P0.05);⑥情绪安全感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r=0.238,P0.01),而与死亡恐惧(r=-0.312,P0.01)、趋近接受(r=-0.235,P0.01)、逃离接受(r=-0.305,P0.01)则呈负相关;人际安全感与死亡逃避(r=0.159,P0.01)、自然接受(r=0.251,P0.01)呈正相关,与逃离接受(r=-0.254,P0.01)呈负相关;自我安全感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r=0.182,P0.01),而与死亡恐惧(r=-0.210,P0.01)、趋近接受(r=-0.151,P0.05)、逃离接受(r=-0.275,P0.01)则呈负相关。结论灾区民众的安全感在4年的物质精神援助下已经恢复常态,加强生死教育更有利于安全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各类失德性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的认知情况。方法在349名大学生中进行自制的"失德性事件态度问卷"调查,按照性别、生源、恋爱经历进行分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男女两组在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各类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一夜情(χ2=14.766,12.034,19.295,29.566,11.239,9.199,11.268;P0.01)等7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组与农村组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623,P0.01),及"各类偷拍"(χ2=42.42,P0.01)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已恋组与未恋组仅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072,P0.01),"一夜情"(χ2=8.959,P0.01)2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3种分组大学生在自身遭遇性潜规则时的态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分组比较情况为:(χ2=7.006,P0.01);生源分组比较情况为:(χ2=4.414,P0.05);恋爱经历分组比较情况为:(χ2=6.747,P0.01)。被调查大学生总体上有超过60%的反对率的事件分别为: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等6项。对自己遭遇潜规则的反对率达到了85.7%。失德性事件对大学生在人生观、性观念、道德观等多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其中"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单纯",男女各组超过或接近50%的选择了此条。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仍为网络。结论大学生总体对多数失德性事件均持反对态度,其中女生对失德性事件的反对较男生强烈,但大学生对自己能参与的性事件却表现出了极高的自我包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