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前瞻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对照方法进行随访一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9.5%,经一年随访,有抑郁症状者研究组为54.7-20.4%,对照组为44.7-39.8%。多因素分析提示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情、负性生活事件、家庭负担、不吸烟、病变部位、职业及有配偶、配偶文化、心理干预。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常见,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对74例入选病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心理干预组加用规范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3、6周末抑郁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56,8.53,P<0.01).结论 积极规范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障碍,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舍曲林.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和综合护理干预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SS)、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HAMD=11.9050,tMMSE=-5.5822,tCSS=12.6566,tMBI=-17.9000;P均<0.001);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HAMD=8.6587,P<0.001;tMMSE=-2.8570,P<0.01;tCSS=2.2251,P<0.05;tMBI=-2.1007,P<0.05).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AMD=2.1274,P<0.05;tMMSE=4.2260,P<0.01;tCSS=9.1274,P<0.001;tMBI=16.2776,P<0.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精神科,绝大部分抑郁都能够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然而病人躯体疾病—一脑卒中时,末必亦然。因此,对卒中后抑郁的再认识,已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选择12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进行了调查。1资料与方法126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均经颅脑C7”证实,无阳性精神障碍个人史及家族史。男76例,女SO例,平均年龄61.43士6.72岁(42~79岁),其中脑出血43例、脑梗塞83例,左侧半球病灶72例、右侧半球病灶54例。对SDS采取自评与问话相结合的原则,SDSZO项分为四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音乐疗法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音乐疗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4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定性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581例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抑郁评价中,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有4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有4篇,心境状态量表(POMS)有1篇。音乐治疗效果采用SDS评价的合并效应是IV为-0.86,95%CI(-1.13,-0.58),治疗组比对照组得分低,异质性比较低(I2=47%);采用SCL-90评价的合并效应是IV为-1.07,95%CI(-1.97,-0.18),治疗组比对照组得分低,异质性比较高,亚组分析异质性无改善。结论:音乐治疗可以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普遍不高,因此,还需更多证据来证实音乐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恢复期抑郁对脑卒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在脑卒中合并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2 1例恢复期脑卒中合并抑郁病人 ,按抑郁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并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病人在进行康复和原发病治疗同时 ,治疗组 64例 ,给予帕罗西汀 (赛乐特 ) 2 0mg d抗抑郁治疗 ,对照组 5 7例 ,给予安慰剂治疗 ,4个月后对两组病人抑郁状况和远期疗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即ADL评分 )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恢复期脑卒中合并抑郁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明显正相关 ,帕罗西汀治疗卒中病人抑郁 ,治愈率为 48 4% ,有效率为 87 5 % ,治疗组ADL评分 69 6± 8 1分 ,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恢复期脑卒中病人合并抑郁对远期疗效有明显影响 ,赛乐特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抑郁状况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SDS量表评分.结果:首次评定两组P300电位结果和SDS量表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次评定时,心理治疗组P300电位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P3潜伏期缩短及波幅升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DS量表分值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抑郁情绪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发生率高。本研究对一组脑卒中后幸存者的抑郁情绪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重视 ,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 ,对抑郁情绪进行心理或药物的干预。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CT证实 ,首次脑卒中的患者 ;②无阳性精神障碍史及家族史 ;③神志清楚 ,无理解功能障碍 ;④出院后随访二年以上。依照上述纳入标准 ,从我院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的住院的病例中选择出 15 5例脑卒中后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多元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在Hamilton抑郁评定量表评分、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上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预防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量表评分对11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并随访1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全部完成随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在干预后5周,卒中后3、6、12个月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抑郁症状在研究组治愈51例(89.5%)、有效57例(100%),对照组分别为2例(3.5%)、7例(1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巴氏指数在干预后各时点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在干预后5周研究组(7.01±5.43)优于对照组(10.63±8.52,P<0.05),卒中后3、6、12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所伴发躯体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治疗(音疗组,n=40)或单一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n=40)。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疼痛、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结果①音疗组、对照组治疗后2、4周末时,SDS、SA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517~5.664,P均0.001);治疗后4周末时,两组VAS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t=3.507、2.158,P0.01、0.05);②音疗组治疗4周末的VAS、SAS评分的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2.458,P均0.05);③音疗组、对照组的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4周末VAS评分,与SDS、SAS评分均正相关(r=0.329~0.464,P0.05~0.01);2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D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08、0.343,P0.05);4周末的VAS评分变化值与SAS评分变化值正相关(r=0.484、0.395,P0.01、0.05)。结论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伴发的躯体疼痛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后出现的抑郁情绪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 ,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4 0 %~ 5 0 % [1] ,然而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特点少有报道 ,为观察脑卒中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我们对 6 3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6 3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经颅脑CT或MR确诊。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4 7例 ,出血性脑卒中 16例。首次发病 38例 ,两次及两次以上发病 2 5例。男性 4 0例 ,女性 2 3例。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38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和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癌症抑郁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癌症抑郁患者进行8周的西酞普兰和认知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健康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8周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比入组时明显好转(P<0.01),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明显改善。结论认知治疗和西酞普兰联合治疗能够降低癌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助音乐治疗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8例接受MEC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音乐治疗。结果 MECT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715和2.971,P均<0.01),两组患者对MECT治疗的依从性亦存在显著性差异(U=3.151,P<0.01)。结论辅助音乐治疗能明显改善接受MECT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联合门诊森田疗法,而对照组只接受单独的药物治疗,观察8周,再随访8个月。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及随访8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以评价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①治疗8周末及随访8个月时研究组的汉密尔顿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5.76;P<0.01);②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治疗8周末,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4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51,256,P<0.05或t=2.99,P<0.01);随访8个月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7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4.18,2.99,3.61,3.43,5.73,3.02,P<0.01)。结论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药物的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音乐治疗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7位患者,用音乐放松方法和音乐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L-90治疗前后总均分比较:5例有非常显著差异,其中秩和检验1例(P0.01),t检验4例(t=5.1798,5.3171,4.3811,3.1661,P0.01);2例有显著差异(t=1.9719,2.8184,P0.05)。结论音乐治疗对神经症短期疗效较好,长期疗效仍需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适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30例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功能舒适)进行护理,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抑郁状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分别于舒适护理前后,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并将3个量表测评总分作为最后评价指标。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前后Barthel指数和DSI、SDS的结果分别为(t=4.539,6.628,6.249),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舒适护理模式后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和对照组,支持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0天、30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干预后20天和30天均降低,而支持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313,8.057,P<0.01)。结论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在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特点,并探究其临床转归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患者中抽选出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其中,46例为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观察组),其余46例为普通高血糖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差异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与简明智能量表(MMSE)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情况。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治疗方案,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相应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焦虑、食欲减退、失眠或睡眠倒错等临床症状,其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27,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38,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且痊愈率、缠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其死亡率、后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525;P0.05)。结论:与急性高血糖脑卒中相比,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加严重,治疗治疗过程中,其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速率较为缓慢,且临床转归情况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