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7名重庆地区留守儿童施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 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留守儿童的强迫、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因子性别差异显著(t=-2.020,-2.187,-2.151,-2.247;P<0.05);②留守儿童的偏执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年级差异显著(F=3.051,4.160;P<0.05);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与同伴依恋、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父母同伴依恋各难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④留守儿童的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疏离、母亲疏离和父亲信任共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解释率为25.9%(P<0.05).结论 通过调节父母、同伴依恋状况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人孤独感、自杀态度和依恋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自杀态度问卷和情感与社会孤独量表对92名天津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在92名被调查者中,对老年人情感孤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性别(t=0.354,P<0.05)、婚姻状况(t=-0.181,P<0.05),居住方式(t=1.707,P<0.01)和慢性疾病(t=1.926,P<0.05);②对社会孤独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性别(t=1.354,P<0.05)、婚姻状况(t=-0.975,P<0.05)、居住方式(t=3.470,P<0.05)和睡眠质量(t=-2.251,P<0.05);③对总体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因素的有性别(t=-0.697,P<0.05)、婚姻状况(t=1.032,P<0.05)、居住方式(t=3.052,P<0.05)、睡眠质量(t=-2.166,P<0.05);④影响老年人对安乐死态度的显著因素有年龄(F=0.041,P<0.05)和居住方式(F=0.047,P<0.05);⑤不同睡眠质量对老年人自杀行为的认识显著不同(F=0.040,P<0.05);⑥吸烟饮酒习惯对老年人及自杀者的态度显著不同(F=0.047,P<0.05);⑦"对自杀行为的认识"与冷漠型依恋风格(r=-0.381,P<0.05)、社会孤独感(r=-0.306,P<0.05)呈显著负相关;⑧"对自杀者态度的认识"与恐惧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430,P<0.01);⑨社会孤独与安全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316,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5);情感孤独与安全型依恋风格呈显著负相关(r=-0.407,P<0.05),与冷漠型依恋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310,P<0.05)。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孤独感高低和自杀态度的不同;冷漠型和恐惧型依恋风格影响老年人的自杀态度;冷漠型和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孤独感体验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应对方式特征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5例网络青少年(研究组)及35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等六项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83,-3.682,-2.402,-2.514,-3.220,-2.414;P<0.01或0.05),矛盾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4,P<0.05);2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3,-3.801;P<0.01),自责、幻想及逃避3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9,3.092,3.354;P<0.01);3研究组亲密度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1,P<0.01;r=0.394,P<0.05),与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4项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58,-0.406;P<0.05;r=-0.478,P<0.01);情感表达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05;P<0.05),与幻想、逃避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P<0.01;r=-0.418,P<0.05);矛盾性评分与幻想、逃避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7,0.354;P<0.05),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0.386,-0.361;P<0.05);娱乐性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490,P<0.01;r=0.381,P<0.05),与幻想、逃避、合理化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6,P<0.01;r=-0.352,-0.378;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与其采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自我分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314名中学生,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R)测量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同伴依恋,自我分化量表(DSI-R)测量自我分化,攻击性问卷(AQ)测量攻击性行为。结果:IPPA-R的各因子得分与DSI-R得分均呈正相关(r=0.19~0.23,均P0.01);IPPA-R的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AQ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19;均P0.01);DSI-R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DSI-R的4个因子得分对AQ得分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6~-0.12,均P0.05);自我分化在母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29.3%,在同伴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可预测其攻击性行为;自我分化可能是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父母冲突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浙江省内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635人,采用父母冲突量表、父母温暖与接纳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同伴依恋量表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冲突与儿童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1),与父母温暖、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r=-0.46,-0.29;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选取珠海市4所中学507名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IAT)和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学生的各依恋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学生(t=-3.870,-2.792;P0.05)。网络成瘾与各依恋因子之间均存在相关(γ=-0.28,-0.2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子疏离、同伴疏离、同伴沟通和父子疏离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21.056,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分别在母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父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7.350,5.433;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5%、15.9%。结论: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直接影响或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取458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对其施测。结果①儿童期精神虐待父母差异极显著(t=-4.867,-10.451,P<0.001);②城市、农村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母亲忽视因子差异性极显著(t=-3.507,P<0.001),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③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6.418,4.635,4.770,3.753;P<0.05);④不同家庭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显著(F=4.582,3.635,5.457,4.003;P<0.05);⑤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极显著(F=9.648,7.752,7.424,6.002;P<0.001);⑥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其解释变量为0.043,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母亲憎恶,其联合解释变量为0.089。结论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少年依恋、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测量186名青少年.结果:在乎缺点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11,P<0.01),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205,P<0.01),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485,P<0.001);心理健康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1),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r=-0.213,P<0.01);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在乎缺点(F=4.521,P=0.004)和心理健康(F=3.009,P=0.03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在乎缺点这一变量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结论:在乎缺点在依恋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体像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BDD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淮南市176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①青少年体像障碍量表总分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负相关(r=-0.392,P0.05),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过分干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呈正相关(r=0.504,0.469,0.613;P0.05);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负相关(r=-0.399,P0.05),与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惩罚严厉因子呈正相关(r=0.54,0.573,0.563,P0.05);②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拒绝否认因子,与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对体像障碍有预测作用(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274,0.321,0.817,0.705,1.215;P0.05)。结论:父母越倾向于采取积极养育方式,体像障碍量表得分越低;父母越倾向于采取消极养育方式,体像障碍量表得分越高。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青少年体像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63名唐山中职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 BU)"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调查。结果①应对方式在积极应对分量表上,中职生的得分高于健康人常模(t=9.578,P〈0.01),积极应对在父母是否离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1),在父亲、母亲文化程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t1=2.156,P1〈0.05;t2=3.792,P2〈0.05);②家庭教养方式的一些因子在性别上、独生与否、出生地、父母离异、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收入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③母亲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1=-0.187,P1〈0.05),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2=-0.237,P2〈0.01;r3=-0.165,P3〈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中职生的应对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村父母的教养方式与3~6年级儿童心理控制源是否相关。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问卷》和《儿童控制知觉多纬度测查表》调查180名3~6年级农村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控制源。结果 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因子、溺爱型因子与儿童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288,P0.01;r=0.231,P0.01);信任鼓励型因子与内部控制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4,P0.01);2母亲教养方式的专制型因子与儿童心理控制源的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因子存在正相关(r=0.206,P0.05),溺爱型因子与未知方控制因子存在正相关(r=0.190,P0.05)。父亲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因子、溺爱型和忽视型因子与儿童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r=0.372,P0.01;r=0.267,P0.05;r=0.310,P0.01);3父母教养方式中信任鼓励型因子和情感温暖型因子与女孩心理控制源中的内部控制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6,P0.01;r=0.259,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因子、溺爱型因子与男孩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因子存在正相关(r=0.343,P0.01;r=0.255,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忽视型因子与男孩心理控制源内部控制因子存在负相关(r=-0.211,P0.05)。结论农村父母的教养方式与3~6儿童心理控制源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效应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3所师范院校的421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父亲拒绝否认(t=4.29,P<0.001)、情感温暖(t=-3.17,P<0.01)、过...  相似文献   

14.
父母教养方式、依恋和大学生抑郁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依恋和大学生抑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39名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焦虑显著相关(r=0.223,P=0.000),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焦虑及依恋回避与抑郁显著相关(r=0.084,P=0.034;r=0.221,P=0.000;r=0.237,P=0.000);②依恋焦虑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充实抑郁的病因内容,进而为大学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测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从事职业上存在差异(F=3.636,2.751,3.349;P<0.0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新生学习适应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别在是否单亲家庭(t=3.079,P<0.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04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分别在性别(t=1.870,P<0.05)、是否单亲家庭(t=2.653,P<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2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学生的攻击性在性别、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某高校362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男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在自我行动(t=2.260,P0.05)及自我批评(t=3.73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双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F=6.572,6.376;P0.01)、心理自我(F=7.211,P0.001;F=5.403,P0.01)、家庭自我(F=4.942,4.902;P0.01)、自我认同(F=6.756,6.963;P0.001)、自我行动(F=3.242,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F=5.060,4.82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3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分干涉(t=2.730,P0.01)、父亲过度保护(t=2.256,P0.05)、母亲温暖理解(t=-2.758,P0.01)、母亲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t=2.771,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大学新生在自我行动上,男生较女生积极;在自我批评上女生较男生积极;2双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越积极;3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则使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灾民对死亡的态度及其安全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死亡态度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与《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526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①灾民在死亡逃避(t=7.06,P0.001)、自然接受(t=33.71,P0.001)、情绪安全感(t=2.236,P0.05)和自我安全感(t=5.195,P0.001)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灾区被试,但在逃离接受(t=-28.89,P0.01)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灾区民众灾民;②年龄段在18~25岁与年龄段在46岁以上的灾民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年龄段在36~45岁的灾民(F=5.14,P0.01);③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灾民在死亡逃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受教育程度在中专、高中、初中文化的灾民(F=17.63,P0.05);④男性灾民在自我安全感维度上的得分差异高于女性灾民(t=2.80,P0.01);⑤在情绪安全感维度上,初中文化灾民的得分小于大专以上灾民、中专或高中灾民(F=4.19,P0.05);⑥情绪安全感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r=0.238,P0.01),而与死亡恐惧(r=-0.312,P0.01)、趋近接受(r=-0.235,P0.01)、逃离接受(r=-0.305,P0.01)则呈负相关;人际安全感与死亡逃避(r=0.159,P0.01)、自然接受(r=0.251,P0.01)呈正相关,与逃离接受(r=-0.254,P0.01)呈负相关;自我安全感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r=0.182,P0.01),而与死亡恐惧(r=-0.210,P0.01)、趋近接受(r=-0.151,P0.05)、逃离接受(r=-0.275,P0.01)则呈负相关。结论灾区民众的安全感在4年的物质精神援助下已经恢复常态,加强生死教育更有利于安全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为中学生提升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 对31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测查,并要求其对学业成就进行自评.结果 ①中学生心理韧性因子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及人际协助年级差异显著(F=3.88,2.86;P <0.05;F=8.91,P<0.001;F =5.90,P<0.01);②自评学业成就年级差异显著(F=15.14,P<0.001);③自评学业成就与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心理韧性总分正相关(r=0.31,P<0.001;r=0.17,P<0.01:r=0.18,P <0.01;r =0.26,P<0.001);④中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预测因子是目标专注(R2 =0.22,P<0.01).结论 中学生心理韧性对学业成就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验地方依恋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并以此测量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环境的地方依恋特征.方法 以285名青少年为被试,施测中文版地方依恋量表.结果 ①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9~0.92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量表能够用于相关实证研究中;②在4种微环境中,青少年对家的依恋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