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14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边疆地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发达地区的高职生,存在显著差异(t=-12.311,P<0.00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方面,不同生源(F=32.142,13.42;P<0.001)、专业(F=5.288,P<0.01;F=9.497,P<0.001)、年级(F=15.536,4.868;P<0.001)及父母职业(F=32.19,5.605;P<0.001)差异显著;消极情感方面,不同性别(t=2.789,P<0.01)、生源(F=3.589,P<0.05)及父母职业(F=3.503,P<0.001)差异显著。结论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质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人格特质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江西省某高校46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①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4,1.971,F=7.973;P0.05),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医学生人格特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8,-4.996,2.130,-2.898,F=5.840,3.840;P0.05);②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健康适应(β=-1.572,95%CI:-1.960~-1.183)、人际关系(β=-0.235,95%CI:-0.470~-0.001)和神经质(β=-0.987,95%CI:-1.166~-0.808)能负向预测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内外向能正向预测医学生主观幸福感(β=0.501,95%CI:0.286~0.715);③精神质和神经质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值的5.03%、46.44%。结论: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负性生活事件既直接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又间接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归因方式、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和气质类型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和护理专业的19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专业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6.02,P0.01);②内控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控型被试(t=3.07,P0.01);③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多血质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5),与抑郁质呈显著正相关(r=0.16,P0.05)。结论归因方式和气质类型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91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评。结果①多数(65.4%)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其生存质量受到性别(t=1.88,P<0.01)、年龄(t=2.44,P<0.01)、婚姻状况(t=2.33,P<0.01)、职务职称(t=1.38,P<0.05)等因素的影响;②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中等水平以上者占85.6%)。主观幸福感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1~0.46,P<0.01或P<0.05);负性情感、负性体验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0.39,P<0.01)。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良好,生存质量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医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78名医学生调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女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常模(t=9.929,P=0.000),男医学生与男大学生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6);②医学生中女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t=2.068,P=0.039);年级、专业、月均消费、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医学生幸福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关系(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环境、自我意识和学校学习。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较好,提高医学生幸福感应从家庭环境、学校学习和自我意识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生不同恋爱状态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应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恋爱状况调查表对泸州医学院2006~2008级的临床、中西医、非医专业的455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结果①医学生总体的幸福感指数水平与幸福感指数量表的常模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9.90,P〈0.05);②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维度上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t=-0.39,P〉0.05;F=2.28,1.16;P〉0.05);③总体上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t=-0.460,P〉0.05);但大二学生恋爱与未恋爱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t=2.09,P〈0.05);④不同性别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t=-0.74,P〉0.05);⑤不同年级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F=2.25,P〉0.05);⑥不同专业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F=2.64,P〉0.05)。结论医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大二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正在恋爱的医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桦甸市农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民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问卷(GW B)对桦甸市300位农民进行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7份。结果①桦甸市农民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性高于全国常模(t=7.487和9.158,P<0.001);②性别(t=0.842,P>0.05)、年龄(F=2.930,P>0.05)、受教育程度(F=0.311,P>0.05)、婚姻状况(F=0.011,P>0.05)以及收入状况(F=0.216,P>0.05)均对农民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但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对桦甸市农民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的个别因子存在有显著性影响。结论①桦甸市农民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②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微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现状。方法采用Fazio编制、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随机对166位农林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所调查样本主观幸福感水平(68.6±6.3)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4.90,P<0.001),且不存在性别间、年级间、专业间、城乡间、志愿意向间差异;②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543,P<0.05)。结论农林院校大学生尤其非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生坚韧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医学生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东潍坊医学院临床专业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两个年级中的4个班,使用坚韧人格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二学生的坚韧人格得分高于大三学生(70.21±9.10 vs.72.96±10.62,P<0.05),女生韧性因子和投入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16.15±2.48 vs.16.88±2.48;15.81±2.42 vs 17.17±2.45,P<0.05或P<0.01);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高于男生(73.15±10.53 vs.78.24±9.71,P<0.01);③坚韧总分、韧性因子和控制因子皆与总体幸福感、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等具有显著正相关(r=0.15~0.31,P<0.01或P<0.05),而坚韧总分和控制因子也与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具有显著相关(r=0.16、0.15;P<0.05),投入因子与总体幸福感、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具有显著相关(r=0.26~0.31,P<0.01),挑战因子和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具有显著相关(r=0.16~0.18,P<0.01或P<0.05);④坚韧人格的投入和控制两维度对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β=0.21,0.18,P<0.05)。结论①大二医学生的人格比大三医学生更坚韧;②女生比男生感觉更幸福;③坚韧人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 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t=-2.917,P<0.01),专业(F=3.23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宿舍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简称GWB)对国内部分高校的3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宿舍关系好于全国常模(t=5.306,P<0.01),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4.527,P<0.01),男女生之间在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的宿舍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 大学生宿舍关系较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较高,宿舍关系好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随机调查210名硕士研究生。结果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t=-2.889,P0.05)、婚恋状况(t=0.83,P0.05)、年级(F=6.898,P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P0.01)都呈显著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β=1.934,P0.01)和自尊(β=0.895,P0.01)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受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师生自我妨碍的特点以及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82名高师生进行施测。结果①高师生存在自我妨碍现象,来自城市的高师生的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②高师生自我妨碍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及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268,-0.146,-0.339;P<0.01),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312;P<0.0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0.21;P<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347,P<0.01);③自我妨碍在自尊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2=0.047,P<0.05;△R2=0.043,P<0.001)。结论自我妨碍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查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的现状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42名农村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农村高中生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7.76),总体情感指数存在年级差异(t=2.13,P<0.05),高二得分高于高一,生活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t=2.04,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②农村高中生同伴关系存在严重困扰的有13人(3.81%),存在较严重困扰有42人(12.28%),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有117人(51.75%),与异性交往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3.09,P<0.05),男生困扰多于女生;③农村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P<0.01)。结论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同伴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对922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及人格特质问卷调查。结果①总体上大学生倾向于能够体验到主观幸福感,但主观幸福感程度不强;②人格特质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极其显著(F=64.359,P〈0.001);决定系数R2=0.191。其中精神质和神经质2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力(P〈0.001),而外向-内向因子则对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负向预测力。结论大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不强,人格特质能影响其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尊量表对423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和文理科差异(t=2.69,-3.07,-3.19;P均<0.01),无显著年级差异(F=0.46,P>0.05);②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③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客观支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效果(R2=6.6%)。结论性别、城乡差异、文理科及社会支持状况可能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