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主要治疗性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治疗结束时完成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和认知行为治疗反馈问卷。结果:34例患者治疗10周后SAI评分降低[(34.9±6.4)vs.(53.6±5.4),P0.01];4种诊断治疗前后S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团体治疗疗效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际互动中的获取、自我了解、普遍性、信息传递、团体凝聚力、存在意识因子、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互动中的付出、利他性、家庭情境重现、行为模仿。患者认为受益最多的认知行为技术依次是关于焦虑和ABC情绪理论的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结论: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同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技术中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在团体形式中运用较为充分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期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差异。方法对47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以及37例康复期双相障碍患者进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B、视觉再生、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等神经心理测试,对比两组患者在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图像记忆、注意力以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数字广度的倒背数(t=2.539,P0.05)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分类个数(t=2.482,P0.05)多于分裂症组;分裂症组WCST错误数多于双相障碍组(t=-2.29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组仅在数字广度的倒背数及总分数多于男性分裂症组(t=2.109,2.01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小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提示双相障碍的预后好于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操作手册指导下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未服药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7例,在自行编制强迫障碍CBT操作手册指导下进行12周个别治疗.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基线和12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研究期间不服用任何精神药物.结果:17例强迫障碍患者中有14例完成了12次治疗(脱落率为17.6%).12周治疗结束时,Y-BOCS总分由(22.4±5.9)下降至(9.7±6.0)分,HAMD分由(9.2±4.2)下降至(4.6±3.7),HAMA分由(14.1±4.7)下降至(5.9±4.6),均P<0.01.按照意向性治疗的统计方法,CBT对强迫障碍的有效率为70.6% (12/17),缓解率为52.9% (9/17).结论:手册指导下的单一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强迫障碍患者的强迫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患者对该疗法的接受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恢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来自我院住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3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每周进行1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期,2、4、8、12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评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第二周时研究组PANSS阳性症状项目减分高于对照组(t=2.24;P=0.02),第4、8周末阴性因子分研究组减分高于对照组(t=2.61,P=0.01;t=3.67,P=0.001),12周末研究组在阴性因子分(t=3.54,P=0.001)、总分(t=2.07,P=0.04)比较上减分高于对照组。通过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在第二周时执行功能分值高于对照组(t=2.29,P=0.02),第4周较执行功能(t=2.14,P=0.03)、抽象(t=2.30,P=0.02)和总分(t=3.09,P=0.00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8周执行功能及总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出现注意(t=2.63,P=0.01),延迟回忆(t=2.58,P=0.01)高于对照组,第12周末时两组间比较执行功能(t=2.05,P=0.04),注意(t=2.38,P=0.02),延迟回忆(t=2.57,P=0.01),总分(t=3.11,P=0.003)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症状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团体正念认知治疗(MBCT)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注意维持功能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配进入团体MBCT+常规治疗组和团体CBT+常规治疗组,两组在进行常规的门诊药物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的团体MBCT和团体CBT。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CPT-IP)评估患者在基线、治疗8周后的焦虑症状与注意维持功能。结果:8周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降低(均P<0.001),CPT得分均较基线提高(均P<0.05);两组间的HAMA临床有效率(87.50%vs.81.48%)、临床治愈率(71.43%vs.59.26%)、HAMA减分情况、CP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治疗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注意维持功能,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失眠患者94例,随机分为GCBT组(n=48)和非GCBT对照组(n=46)。GCBT组开展为期12周的GCBT(每周1次,每次2 h),对照组每周1次心理健康讲座。在基线与12周后对2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测评。结果:12周治疗后,除催眠药物因子外, GCBT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 GCBT组在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Ⅲ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NREMⅠ期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缓解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质量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前后6w的时间记录和评定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力。结果通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但实验组提高更明显,其中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满足(<0.05)。结论系统干预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应将其与常规护理相结合,易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求职阶段医学专科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对23名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医学专科毕业生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焦虑量表(BA I),及贝克抑郁量表(BD I)对其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团体治疗后,23名大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t=3.313,P=0.002),贝克焦虑量表(BA I)(t=5.471,P<0.001),及贝克抑郁量表(BD I)(t=6.038,P=0.001)总分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同时SCL-90各项因子评分较治疗前亦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毕业生求职阶段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情况。方法:选取30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选取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在自我的灵活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总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3.198,P0.01;t=2.451,P0.05;t=3.477,P0.01);与对照组比较,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278,P0.05;t=2.502,P0.01)。结论: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程度低,患者应对方式消极,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疾病康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强迫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后Y-BO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强迫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疗效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惊恐障碍的疗效。方法:对CB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使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合计样本量329人。6组数据比较了CB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OR=3.28,Z=2.75,P<0.05)与显效率(OR=2.85,Z=3.90,P<0.05)均优于单纯药物组;5组数据比较了CB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治愈率,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优于单纯药物组(OR=2.08,Z=2.82,P<0.05)。结论:鉴于目前结果推测对于惊恐障碍的改善,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不同临床分期阶段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患者190例,根据Berk等描述的分期模型为依据进行分期分成A组(首次情感发作)、B组(复发后完全缓解)、C组(难治性病程),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连线测验、迷宫、数字广度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4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1项)对入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使用方差分析比较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在连线测验、迷宫、数字广度(倒背)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15.08,P0.05)。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在注意力和处理速度上,C组花费时间高于A组(F=4.29,P0.05);在记忆力上,A组得分大于B组大于C组(F=12.48,P0.05);在执行功能上,C组应答数高于B组高于A组(总应答数F=15.08,P0.05;持续性应答数F=13.79,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随着临床分期阶段进展,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逐渐加重尤其在记忆力、执行能力方面,临床分期有利于对双相障碍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对广泛性焦虑干预的疗效。方法:对CBT和药物联合治疗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进行回顾研究,使用Revman 5.3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获得7篇文献符合本文的元分析选择标准,被试人数共435人。7组数据比较了CBT和药物联合治疗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OR=2.69,Z=4.33,P0.05)、显效率(OR=2.07,Z=3.58,P0.05)与有效率(OR=3.11,Z=3.50,P0.05)均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在国内治疗广泛性焦虑中,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8周后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于入组时,6个月及12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连续执行测验(CPT)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干预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结论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社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人际心理治疗组(IPT)和认知行为治疗组(CBT)各45例,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如HAMAt=9.97,11.41;P均0.01);治疗后CBT组的睡眠障碍因子分差值低于IPT组(t=2.34,P0.05),两组间其余因子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如HAMAt=-0.51,P0.05)。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均有疗效,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要优于人际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来我院门诊和住院部的符合ICD-10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和本院非临床工作人员或其他单位的60例正常者(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测试。结果①研究组总分(25.63±2.96)、视空间与执行功能(3.75±1.10)、记忆(3.05±1.36)、注意(5.18±0.75)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其中联合用药共38例(63.33%),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5例。单一用药22例(36.66%),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2例。两组认知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③病程≥24月与病程24月患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13)。结论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长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32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66)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66),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15次CBT和ST.并在治疗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经过24周治疗,CBT组CSQ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逃避四个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ST组只在自责因子分数有显著改变(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比较,CBT组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显著高于ST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Data from euthymic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BD) has shown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 notion that sufferers of BD achieve full recovery between illness episodes is questionable. These findings have not been replicated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cognitive profile of euthymic Chinese patients with Bipolar 1 Disorder (BD-1) and matched healthy control participants.

Methods

Euthymic patients with BD-1 and matched controls (n=104 in total) completed serial measures to assess mood and also completed an IQ test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tal Signs (CNSVS) computerized battery assessing memory (verbal and visual), executive functions, attention, psychomotor and processing speed.

Results

Patients with BD-1 performed worse than controls on all cognitive domains. When using 2 or more scores below the 5th percentile as a cutoff for neurocognitive impairment, 46.2% of the patients with BD-1 and none of the control sample scored in this range (p<.001). Correlational analysis among the illness variables in BD-1 revealed that cognitive performance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manic episodes and duration of illness.

Limitations

It wa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ociated illness and performance.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requires further study.

Conclusions

Euthymic Chinese patients with BD-1 demonstrate mark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these correlated with illness parameter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BD may be independent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