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腔喂养管与普通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中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反应;并随机抽取2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放置普通胃管,术后采用肠外营养作对照.2组均在术后2d及1周查肝肾功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果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比留置普通胃管采用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及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腔喂养管与普通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中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反应;并随机抽取2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放置普通胃管,术后采用肠外营养作对照.2组均在术后2d及1周查肝肾功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果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比留置普通胃管采用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及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魏兴华  赵平武 《华西医学》2009,24(3):757-758
目的:总结6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晨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变化(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结果:术后1天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天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天(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48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PA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中放置应用十二指肠营养管对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对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为患者术后的营养补充提供良好途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应用三腔营养管与螺旋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自2013年10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其中42例使用三腔营养管予以早期营养,31例使用螺旋胃管予以早期营养,对比两种管路在头72 h内的胃残余量、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堵管率、移位率、喂养不耐受、患者不适程度以及是否达到最终喂养目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三腔营养管在胃残余量、反流误吸率、喂养不耐受以及最终达到喂养目标等肠内营养学方面对比螺旋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堵管率(三腔管胃管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营养管对比螺旋胃管在AP患者肠内营养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无禁忌胰腺炎患者应优先选用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方法。结果:26例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3例出现胰瘘,其中1例死亡;1例不能耐受,改用肠外营养治疗。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因禁食时间较长可发生营养不良和胃肠动力障碍,进而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增加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1-3].本文对本院3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应用三腔胃肠管同时胃肠减压及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贾素霞  陈原 《临床医学》2013,33(2):121-122
目的探讨米-阿氏管行肠内支撑排列结合留置营养管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护理流程,为规范术后临床护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患者术后护理流程,更好的掌握米-阿氏管、营养管术后护理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研究患者均采用小肠内置米-阿氏管同时放置肠内营养管,术后规范化护理流程为配合肠内和肠外营养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结论规范化的护理流程是应用米-阿氏管+内置营养管治疗重症粘连性肠梗阻术后的有力保障,在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及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科105例胃癌手术患者,术中经腹壁造口置入FRECA三腔喂养管,胃肠减压孔置于残胃或吻合口附近,空肠营养端置于屈氏韧带以远20cm空肠。术后6~8h开始滴入生理盐水及肠内营养液,循序渐进,经3d左右达到完全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疾病相关并发症、营养指标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置管,在肠内营养期间未发生脱落,术后3d发生喂养管堵塞1例,予以拔除,其余104例患者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其术后营养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静脉营养时间及费用,促进了快速康复。结论:通过经腹壁造口安置的三腔喂养管进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达到营养支持目的、避免其他营养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并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食管癌术后病人寻求一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109例食管癌病人采用回顾性分组法分为第1组(N=35),第2组(N=36),第三组(N=38),对三组病人不同的营养支持进行观察并比较并发症发生和痊愈情况。结果 第三组采用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均于术后10天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5-10天。结论 食管癌手术病人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三腔鼻空肠喂养管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6月-9月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通过安置三腔鼻空肠喂养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并就喂养管的固定、冲洗、堵管处置及营养制剂温度、输注速度的选择控制等护理措施进行归纳。结果60例患者经EN,出院时其白蛋白水平为(34.58±5.29)g/L,血红蛋白水平为(113.90±19.12)gm,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达(3.47±0.71)分,营养状况明显得以改善。结论术后使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并置的护理。方法总结了2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胃管和空肠营养管联合运用的护理方法。结果21例食管癌患者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患者由于术后禁食时间较长,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故做好胃管与空肠营养管联合运用的护理,尤为重要,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接受肠内营养和血糖监测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37例患者术前经胰岛素治疗,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其中经鼻十二指肠管肠内营养者11例、经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者26例。3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有效控制围术期的血糖水平,能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维  周藜蔾  龚姝 《华西医学》2012,(3):104-10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12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顺利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除7例患者分别发生堵管、咽炎、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78例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通过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对两种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营养指标优于肠外营养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结论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可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0例食管癌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导管脱出5例,其中3例胃镜下重置导管成功,2例改肠外营养;导管不通23例,经注入可乐等含碳酸饮料通管成功。34例出现轻度腹痛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控制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6例出现严重腹痛、腹泻,给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止泻药(易蒙停)后症状得到控制。术后平均2~4 d恢复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营养液的输注对病人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改善明显提高。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鼻饲管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肠内营养正常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2种方法,探讨食管癌术后用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6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经鼻肠营养管输入瑞素及流汁,肠外营养组经中心静脉输入"全合一",测定患者手术前后体重变化,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患者术后体重均下降,但肠外营养组比肠内组下降明显.肠内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经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营养支持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即行肠内营养制剂灌注,观察患者耐受性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其相应护理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了胃肠外营养的用量及医疗费用,同时也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  陈风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81-2882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96例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病人运用肠内外营养专科小组管理机制,成立质控小组,确定专科质控标准及护理流程,术前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安全告知,督导护士落实制度及流程,分析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持续质量改进,保证食管癌病人术后的有效引流及营养,促使病人快速康复.并与未实施安全管理的88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安全管理后管道非正常脱落发生率由11.4%下降到2.1%,出院时病人对安全告知、护理专项技术、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加强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安全管理是减少管道非正常脱落、促使病人快速康复和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