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方法将口腔修复学教材和专业文献的相关知识及口腔修复专家的临床经验设计输入计算机 ,利用Delphi7.0和AutoCAD 2 0 0 0软件进行编程 ,通过 10个典型病例对程序进行验证 ,画出设计图。结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完成的设计方案符合人工设计。结论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摘局部义齿牙合支托的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可摘局部义齿专用设计软件探索路线。方法:应用层析扫描仪扫描牙列缺损石膏模型获得三维点云数据。以三维设计软件唐龙系统为平台,用C++语言开发牙合支托设计模块。提取基牙点云数据,首先以投影法确定牙合支托组织面轮廓线,然后分别构建组织面及抛光面,形成由两张曲面相互拼合成的一个封闭实体。结果: 应用新开发的牙合支托设计模块设计牙合支托操作简单,形成的牙合支托表面光顺平滑,外形凸度与牙体表面一致,可达到临床要求。结论: 以唐龙系统为平台开发的牙合支托设计模块设计自动程度比通用软件大幅提高,设计者不需要掌握专门的计算机知识,适合口腔医生使用。牙合支托建模技术路线具有一定普遍性,对最终完成可摘局部义齿专用设计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形态组件的适合性。方法: 选取已进行基牙预备的下颌牙列缺损超硬石膏标准模型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牙列缺损数字模型,联合牙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逆向工程软件分别设计13个完整的可摘局部义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制作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试戴。用硅橡胶印模材复制义齿各组件与模型之间的间隙,采用三维偏差分析法测量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的间隙大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各组件之间以及各组件内部的间隙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EEK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在超硬石膏模型上就位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牙合支托、基托和大连接体处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合支托处平均间隙[(84.3±23.6) μm]大于基托[(32.5±27.8) μm]和大连接体处[(49.9±47.0) μm] (P<0.01),但均满足临床需求;基托与大连接体处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基托处平均间隙为(25.1±55.3) μm和(41.5±17.7) 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离缺牙间隙牙合支托与靠近缺牙间隙牙合支托的平均间隙为(80.8±42.1) μm和(86.1±29.8) 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设计的全组件可摘局部义齿可用PEEK切削为一体化可摘局部义齿,该义齿不同形态组件均有良好的适合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铸造在可摘义齿修复中,尤其在双侧游离缺失,对胎异常、邻牙,缺失间隙均异常情况下修复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558例病人采取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卡环类型,设计为混合支持式或者牙支持式.结果整体铸造式的可摘义齿,符合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有良好的固位,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结论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运用中,对口腔软硬组织健康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带模铸造这一精密的铸造技术,加上义齿自身的优点,能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见上颌双侧后牙游离缺失 ,这类病人多伴有Ⅱ°以上深覆 ,腭盖高拱狭窄、舌体肥大 ,且余留牙牙周组织健康较差 ,按常规设计制作活动义齿进行修复 ,往往出现发音不清、异物感严重、恶心 ,甚至不能戴用等 ,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为此 ,于 1 993年起尝试采用减少硬腭前部基托、基托后缘区以上颌总义齿后堤封闭[1 ] 、加强义齿固位的方法进行修复 ,全部病例观察 3~ 5年 ,义齿配戴使用良好。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患者 80例 ,男 56例 ,女 2 4例 ,年龄50~ 68岁 ,其中 61例伴有Ⅱ°以上深覆并上前牙Ⅰ°松动 ,1 9例有舌体肥大。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翼板型铸造卡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报告26例牙列缺损患者使用翼板型卡环52个,传统三臂卡环,间隙卡环60个,进行RPD修复。经过2~3年的观察,发现翼板型卡环较传统型卡环固位好,异物感小,且可利用残根、残冠,免除健康牙齿用作基牙。  相似文献   

7.
8.
1概述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又称活动部分义齿,是利用口内天然牙和粘膜作为支持和固位的一种修复体[1]。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重建咬合功能,增加咀嚼效率,使患者养成正常的咀嚼习惯。②恢复牙列缺损部分,改善美观,帮助发...  相似文献   

9.
10.
张开放 《吉林医学》2010,31(23):3891-3892
目的:观察用患者自身的天然牙作为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础材料提供局部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前牙因牙周病、外伤需拔除来就诊的患者,利用自身的天然牙作修复的基础材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在56例病例中经两年以上的随访观察,53例成功,2例因固位制备不良,天然牙与基托脱离,经重新牙体制备修复效果良好,1例因隐裂致天然牙冠根纵折失败,成功率为92.29%。结论:利用患者自身的天然牙作为可摘局部义齿基础材料的前牙缺失修复,与传统的修复方法相比,它与口腔内余留牙的色调一致,与邻牙的接触点,对颌牙的咬颌关系更加和谐,患者心理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技术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也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课题”。 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历来被认为是口腔医学中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患者缺失牙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而缺失部分牙齿后口腔内的状态又变为复杂。因此,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对口腔局部义齿的设计一直认为是一个比较繁锁的问题。本研究就局部义齿的设计采用计算机中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部分,从而为患者提出一种包括修复前治疗计划及最终局部义齿设计和装备的完整方案。 临床…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96-10~1999-10在就诊的96名可摘局部义齿中放入金属加强网116例,以增加其强度,防止断裂。现将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形式美学法则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下颌第三磨牙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中应用下颌第三磨牙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下颌第三磨牙20例应用于义齿修复,两年后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下颌第三磨牙的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固位、稳定、支持效果良好,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佳.[结论]保留下颌第三磨牙,将会对义齿起到良好的固位、支持、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牙槽骨的吸收,利于义齿的固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保留天然牙。对称性保留使义齿面背曲线圆滑一致,使修复后容易达到(he)平衡;保留有对(he)的天然牙,能更有利恢复垂直距离和正中(he)。  相似文献   

17.
可摘局部义齿装戴后发生折断的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近期,我们收集32例可摘局部义齿戴后不久即折断的患者32例,对其折断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20~74岁,其中双侧游离缺失病例14例,单侧游离缺失10例,前部牙列缺失5例,鞍基前后部都有基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对23例患使用附着体与卡环联合应用修复缺失牙,观察其固位、稳定及美观效果以及咀嚼功能和舒适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可摘局部义齿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嵌塞问题,根据临床观察分析,造成义齿食物嵌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义齿制作过程中对基托边缘打磨过多和基牙修整不够所致。下面我们分析的就是解决食物嵌塞模型处理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可摘局部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合理设计的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成功,取决于支架对口腔组织的适应与适合情况。支架的试戴是保证义齿适合的重要步骤之一,有步骤地支架试戴可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支架的精密度。因此,笔者对支架的试戴过程作以概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