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BECT伴ADHD患儿的临床及EEG资料(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BECT伴ADHD患儿的癫痫首次发作年龄平均为(4. 52±1. 96)岁。本组典型BECT患儿为15例(31. 3%),变异型BECT为33例(68. 7%),变异型BECT中合并负性肌阵挛为20例(60. 6%),合并不典型失神为8例(24. 2%),合并言语障碍、咀嚼及吞咽功能丧失为5例(15.2%),合并认知功能下降为10例(30.3%)。EEG放电指数<20%者为5例(10.4%),20%~50%者为14例(29. 2%),>50% 者为29例(60.4%)。ADHD平均发病年龄为(5. 52± 3. 13)岁,早于癫痫发作为15例(31. 3%);ADHD亚型中多动-冲动为主型为12例(25. 0%),注意-缺陷为主型为23例(47.9%),混合型为13例(27. 1%)。 结论BECT伴ADHD患儿的癫痫发病年龄早,形式多表现为变异型,EEG示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ADHD亚型多为注意-缺陷为主型。  相似文献   

2.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BECT)是儿童癫痫中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既往认为其精神运动发育无明显异常,预后良好。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ECT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同龄儿相比BECT患儿有更多的学习及行为问题。导致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目前认为与起病年龄、癫痫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发作类型、持续时间、临床下放电、抗癫痫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现就BECT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改变与血清VitD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此类患儿认知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8月初次诊断的BECT共患ADHD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儿保门诊体检的同龄儿童70例为对照组。采用WISC-Ⅳ评价两组儿童的认知功能,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VitD的表达水平,并将儿童血清VitD水平与WISC-Ⅳ的各项分值进行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ECT共患ADHD组血清VitD总体水平及VitD水平正常组的VitD水平明显降低(t=4.98、8.56,P<0.05),WISC-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ECT共患ADHD组VCI、PRI、WMI、PSI和FSIQ分值明显降低(t=12.38、17.84、13.67、11.20、15.17,P<0.05),且BECT共患ADHD组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和缺乏组3个亚组的VCI、PRI、WMI、PSI及FSIQ分值较对照组相应3个亚组分值明显降低(t=9.28、6.74、5.37、14.80、7.67、8.48、11.64、5.42、6.40、7.23、8.16、4.92、11.50、8.01、6.41,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BECT共患ADHD患儿血清VitD水平与VCI、PRI及FSIQ分值成正相关(r=0.272、0.276、0.225,P<0.05),而与WMI、PSI分值无相关性(r=0.154、0.160,P>0.05)。结论 BECT共患ADHD患儿可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同时其血清VitD水平降低,且与部分认知功能改变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65例2~ 14岁BECT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例BECT患儿在动态脑电图监测中均未记录到发作期脑电图.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醒-睡各期均可见癫痫样波形48例,只在睡眠期(以浅中睡眠期为主)出现癫痫样波形17例.癫痫样波形以局限于中央为主8例,以局限于中颞区为主12例,中央和中颞区均出现并波及顶枕及后颞区42例,以额区为主1例,以枕和后颞区为主2例,其中有3例除可见局限性癫痫样波形外,睡眠期还可见广泛性3 ~4 Hz高幅棘慢复合波.其异常波形的特点主要为负相尖波,其前有明显的正相成分,尖波后有负相慢波.结论 BECT是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的儿童良性癫痫,认识其临床和脑电图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加以鉴别,可提高对BECT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丘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61-2262
[目的]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变化。[结果]发病年龄2~12岁,平均(7.87±4.52)岁,好发于4~10岁,7~9岁为高峰年龄。38例(95.0%)为非频繁性发作,2例(5.0%)为短期内频繁发作。31例(77.5%)患儿在睡眠中发作,9例(22.5%)患儿在清醒与睡眠时均有发作。部分性运动发作30例(75.0%),7例(17.5%)发作时表现为直一阵挛。脑电图表现以尖波、尖-慢波、棘波,以尖-慢波为主。痫样放电位于中央和/或颞区34例(85.0%),位于单侧13例(22.5%),痫样放电位于左、右侧半球相互转移27例(67.5%)。睡眠时较清醒时放电多,以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Ⅰ、Ⅱ期最为明显。[结论]BECT临床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BECT发作时其临床和EEG具有特征性改变,行睡眠脑电诊断BECT有助于BECT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儿童良性疒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及非BECT癫疒间患儿ELP4基因的rs964112和rs986527两个SNP位点,揭示BECT与这两个SNP位点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癫疒间患儿,将受检患儿分为两组,BECT组患儿70例、非BECT组患儿100例。BECT组男性38例(54.4%),女性32例(45.6%),年龄3.5~14岁,平均年龄(8.5±2.5)岁,对照组非BECT的患儿男性56例(56.0%),女性44例(44.0%),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1±4.2)岁。BECT的诊断采用国际抗癫疒间联合会(ILAE)2010年诊断标准。收集静脉血(EDTA抗凝),提取DNA,利用Sequenom Mass Array方法,检测全部患儿ELP4基因rs964112和rs986527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发现rs964112基因型及rs986527基因型与BECT的发生无相关性。同一样本rs964112和rs986527的基因型具有相似性,相互匹配。结论 ELP4基因rs964112及rs986527位点与BECT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拉莫三嗪(LTG)与奥卡西平(OXC)作为初始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药物保留率和疗效研究.方法 收集初始LTG或OXC单药治疗的新诊断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停药或至少随访1年,评价两种药物1年的总药物保留率、单药保留率及疗效,探寻影响药物保留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40例新诊断BECT患儿纳入本次研究,至随访终点时,LTG组和OXC组1年总药物保留率分别为90.3% 和80.2%,LTG组1年总药物保留率高于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χ2=3.910,P<0.05);LTG组和OXC组1年单药保留率分别为80.6% 和67.3%,LTG组1年单药保留率高于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χ2=4.546,P<0.05);LTG组与OXC组无发作率分别为85.3% 和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2,P>0.05).BECT分型是BECT总药物保留率、单药保留率的影响因素(HR=2.61,95%CI=1.24~5.51,P<0.05;HR=4.32,95%CI=2.55~7.32,P<0.05).结论 LTG作为初始单药治疗BECT,疗效与OXC相似,但在1年单药保留率和总药物保留率方面,LTG高于OXC,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作为新诊断的BECT儿童的初始单药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良性癫痫患儿并发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危险因素,为患儿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BECT患儿按照患儿ESES的情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伴有ESES的患儿共35例,对照组为不伴有ESES的患儿共35例。收集患儿性别、年龄、首次发作时间、发作形式、发作次数、热性惊厥发作次数、治疗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家族史、出生情况、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情况、脑电图放电部位、脑电图放电数量、智力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定性分析两组患儿性别、热性惊厥发作次数、治疗后发作次数、出生窒息、癫痫家族史、放电部位、头脑磁共振异常、智力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发作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电图双侧分布与脑电图前侧分布明显多于对照组,智力评分90分患儿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后放电部位、复发次数、智力评分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仅有治疗后复发情况与BECT患儿的ESES有关(P0.05),而放电部位与智力评分并不是患儿出现ESE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ECT患儿出现ESES的现象与治疗后复发情况有关,因此控制癫痫的发作降低ESES现象对减少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癫痫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疾病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2021年5月1日—11月1日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和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合肥市4所中小学学生进行1∶1配对,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38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和正常儿童困难总分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5.00%与0.52%;癫痫儿童在情绪症状(t=33.343)、品行问题(t=23.123)、多动(t=19.499)、同伴交往问题得分(t=15.700)及困难总分(t=22.420)高于正常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正常儿童(t=14.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种类、服药依从性、发作频率、是否医保、家庭月收入、主要照顾者性别均是癫痫患儿情绪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癫痫儿童比正常儿童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家庭成员及医务人员应予以重视,亟待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分析癫痫儿童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门诊与住院癫痫患儿9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DNF及NSE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癫痫患儿的血清BDNF及NSE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组癫痫患儿的血清BDNF及NSE的表达水平与普通组癫痫患儿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测定患儿的BDNF及NSE可了解其癫痫病情,可作为判断患儿脑损伤的有效指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洪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2):1155-1156
【目的】 分析目前儿童癫痫临床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的措施。 【方法】 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共诊治的210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10例中特发性癫痫134例(63.8%),继发性癫痫76例(36.1%),平均确诊时间27.3月。全面性发作93例(44.3%),局灶性发作114例(54.3%),其它4例(2%)。单用一种抗癫痫药物者135例(64.3%),联合两种抗癫痫药物55例(26.1%):联合三种药物者20例(0.1%),其他 5例。转归完全控制者145例(69.5%),基本控制者59例(28%),无效或死亡者6例(2%)。 【结论】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临床易推广的儿童癫痫诊治指南,加快儿童癫痫防治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魏满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51-4852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癫痫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996年10月~2006年5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CT及核磁共振(MRI)、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278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64例合并癫痫,占23.02%。64例中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24例(37.50%)和部分性发作12例(18.75%);50例(78.12%)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脑性瘫痪儿童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占60例(93.75%)和54例(84.38%),常见的头颅影像异常为脑发育不良22例(36.67%,22/60),脑积水12例(20.00%,12/6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26例(43.33%,26/60),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所占比例分别为48.15%(26/54)和51.85%(28/54);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中(68.72%);81.25%(52/64)的癫痫需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背景活动异常伴痫样波发放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癫痫患儿体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为癫痫患儿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儿内科住院的154例癫痫患儿作为癫痫组,同期在营养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37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钙(Ca)、磷(P)、镁(Mg)、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血红蛋白(HBG)、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癫痫组患儿体液免疫异常者占68.2%,细胞免疫异常者占27.9%,癫痫组患儿外周血中IgA、IgG、、PA、25-(OH)D3水平低于参考值范围所占比例分别为60.0%、29.2%、78.6%、44.8%。与对照组对比,癫痫组IgA、IgG、CD4+%、CD4+/ CD8+、PA、25-(OH)D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及PA、25-(OH)D水平异常,应关注癫痫患儿营养及免疫状态变化,以期为癫痫患儿的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以本院难治性癫痫儿童(n=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住院期间采用4:1(脂肪:非脂肪)饮食,出院后维持4:1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随访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保留率,并统计临床疗效、各个时间段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难治性癫痫患儿3、6、12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为60.00%、72.22%、81.25%。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均呈递增趋势,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生酮饮食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临床疗效较高,而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共纳入7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4.54: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43.581,P<0.01);儿童占29.17%,成人占70.83%,成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儿童(X2=42.335,P<0.01);CSE63例,NCSE9例,CSE的发病率显著高于NC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11,P<0.01);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脑血管病变是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在各年龄段均可见,成人发病率高于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颅脑损伤、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脑血管病变是癫痫持续状态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29-123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对于儿童认知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两组受试者家属均已经了解研究方案内容后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研究组IQ评分(78.22±8.38)分、MQ评分(69.45±6.85)分、DQ评分(0.38±0.05)分,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124.20±8.40)分、(90.12±6.98)分、(0.08±0.0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可给患儿认知功能带来严重损害,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为儿童认知功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探讨癫痫患者发作期间癫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的相关性,探寻癫痫发作与睡眠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癫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始前针对儿童进行不同程度禁睡,避免服用诱导发作药物,已经服用抗癫痫药物患儿不停药。应用9200K视频脑电图仪进行清醒期、睡眠期发作的视频脑电图监测,神经内科医生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表现情况,对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同步监测和记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癫痫患者共记录到癫痫发作次数458次,其中全身性发作38例,部分性发作42例;其中于清醒期发作的患者27例,占患者总数的33.75%,仅发生于睡眠期的患者33例,占患者总数的41.25%,清醒期和睡眠期均有发作的20例,占患者总数的25.0%。记录到的458次发作中有344次发作在清醒期,占75.11%;114次发作于睡眠期,占24.89%,其中非快速动眼睡眠期I期42次,Ⅱ期55次,Ⅲ~IV期14次,快速眼动睡眠期3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灶性癫痫中,额叶癫痫高发于睡眠期,占总数的45.71%(112/245),其次为中央沟良性26.94%(66/245)和颞叶25.31%(62/245),其他类型较少,只占2.04%(5/245)。结论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期癫痫样放电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期易于发生,部分局灶性癫痫的发作也在此期间较多。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2):221-222
目的对奥卡西平医治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1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60例)。研究组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性癫痫发作患儿实行单一奥卡西平医治,不良反应较少且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青少年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胼胝体切开术(CCT)用于学龄期儿童LG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2月-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胼胝体切开手术治疗的28例13~18岁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者,统计病人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1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平均5.57岁,病程平均9.71年;影像学异常7例(25.0%)。智商测定结果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IQ≤50)12例(42.86%)。1FU和5FU时无发作者分别为:17.86%(5例)和10.71%(3例)。同时癫痫发作减少≥50%分别为64.28%(18例)和57.14%(16例)。其中1FU和5FU时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FU时总智商改善46.43%(13/28),总生活质量改善64.28%(18/28)。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与癫痫控制情况无关。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前部CCT可以明显减少青少年LGS患者的癫痫发作,提高QOL和IQ水平,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前部CCT可以用于慎重选择的LGS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在儿童癫痫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4月期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康复科就诊的儿童癫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即运用奥马哈系统护理的儿童癫痫患儿)和对照组50例(即按照常规进行儿童癫痫护理的患儿)两组对比并分析观察应用奥马哈系统护理儿童癫痫患者是否对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改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发生问题的概率为33.0%,低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进行癫痫儿童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且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患儿预后,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