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肾阴虚证患者血清铜锌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多数报道脾虚证患者存在血清铜(Cu)升高,锌(Zn)降低的趋势,但也有相反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脾阴虚证、肾阴虚证诊断的客观化,笔者对25例脾阴虚证患者、20例肾阴虚证患者血清中的Cu、Zn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与非肾阴虚证的疗效及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调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各40例;在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内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六味地黄汤煎剂口服,对照组给予优降糖口服,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糖尿病疗效指标和NEI网络变化。结果:六味地黄汤对肾阴虚证和非肾阴虚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NEI网络调节均有影响,但对肾阴虚证组的影响较大;六味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组患者的综合疗效、降低血糖的效果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和非肾阴虚证的实验组。结论:六味地黄汤所适用的糖尿病病证主要是肾阴虚证;六味地黄汤通过多靶点作用于NEI网络调节进而对不同疾病的肾阴虚证发挥治疗作用可能是其异病同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不孕症不同肾虚证型的基因表达差异并探索其潜在的目标基因。方法选取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正常(因男方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ET)的不孕症患者各33例。收集3组患者取卵日直径1.802.00cm卵泡的卵泡液,提取颗粒细胞,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各组基因表达,分析各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肾阴虚证组、肾阳虚证组基因表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肾阴虚证组与正常组的差异表达基因313条,其中219条上调、94条下调;肾阳虚证组与正常组的差异表达基因319条,其中218条上调、101条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表明,肾阴虚证单独调节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凋亡、生殖功能相关,肾阳虚证单独调节的基因主要与女性妊娠、胚胎着床相关。结论p53、Bax、Bcl-2、IGFBP7、HSL、RPL29等基因与细胞凋亡、生殖功能、女性妊娠、胚胎着床相关,这些基因有望成为不孕症中医肾虚辨证分型的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4.
脾肾阴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实验性脾、肾阴虚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阴虚证和肾阴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大鼠和相应治疗组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心肌黄酶(DT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脾、肾阴虚模型大鼠LPO升高,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滋脾阴和补肾阴药物具有降低LPO,升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脂质过氧化损伤是脾、肾阴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共同的血浆蛋白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挖掘肾虚证的本质。方法 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和健康正常人进行蛋白芯片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 选取典型肾阴虚证5例、肾阳虚证5例、正常健康人6例进行蛋白芯片检测,与正常健康人对比,获得2组间共同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BMP-5。结论 肾阴虚、肾阳虚证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差异蛋白,这可能是2者均有肾虚的表现有关,这为探讨肾虚证的发生机制,特别是在蛋白水平的改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候之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两种证候间差异的物质基础并初步阐释两者差异的信号通路。方法:采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病人的血浆,用荧光差异蛋白电泳(2D-DIGE)、质谱(MALDI-TOF)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和鉴定两种证候间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蛋白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相比共有1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表达上调,3种表达下调。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的中医分型有关,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肾阴虚证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肾阴虚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滋肾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血清硬化蛋白(SOST)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基本情况、肾阴虚证证候积分、血糖等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硬化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SOST及升高空腹C肽(FCP)效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降糖丸可以明显降低肾阴虚证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糖代谢,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清SOST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亚健康肾阴虚证的血浆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初步观察亚健康肾阴虚证患者血浆蛋白质组的变化与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亚健康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亚健康肾阴虚证患者与正常人血浆总蛋白,银染显色;PDQuest 软件对凝胶图象进行定性定量差异表达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L-TOF-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Mseot-Wizard软件进行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获得了重复性和分辨性较好的血浆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亚健康肾阴虚证血浆较正常人血浆表达量升高的蛋白质斑点11个,表达量降低的蛋白质斑点6个;选取其中表达量升高相差10倍以上的3个蛋白质斑点进行PMF鉴定,得到1个匹配精确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27).结论:亚健康肾阴虚证血浆与正常人血浆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并将促进中医证候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肾阴虚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表达水平。方法观察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门诊的NMO患者20例,作为NMO组,MS患者10例,作为MS组;1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NMO组及MS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及复发次数,并进行扩展残疾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三组血清中补体成分3(C3)、补体成分4(C4)、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结果与MS组比较,NMO组患者的病程长、复发次数多(P0.05),其EDSS评分较高、发病年龄较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患者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亦低于MS组(P0.01),而MS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MO患者补体C3水平与发病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及EDS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NMO组血清补体C4水平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MS组(P0.01),MS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MO组、MS组患者的Ig G、Ig A、Ig 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O的发病过程中补体C3激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缓解期部分患者仍存在补体水平降低,这对于鉴别NMO与MS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候与尿蛋白电泳、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e-retinolbinding protein, U-RBP)、尿免疫球蛋白G(urine-immunoglobulin G,U-Ig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于九江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根据其症状表现确定证候类型,收集各证型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各证型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于肾穿刺活检前采集患者新鲜晨尿,测定尿蛋白检出率、U-RBP及U-IgG水平,分析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上述各指标的关系。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占比最高,为28.33%,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占比分别为24.17%、18.33%、15.83%和13.33%。不同证候分型IgA肾病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IgA肾病患者的尿液经SDS-AGE电泳分析后共检出93例尿蛋白阳性,其中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检出肾小球性尿蛋白的概率高于其他证型,脾肾阳虚证检出混合性尿蛋白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标准 (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 )。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以肾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 ,根据相关因素在肾阴虚证组和非肾阴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进行赋分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 ,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 ,最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 :原发性肝癌肾阴虚证量化诊断标准为 38分 ,量化诊断标准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 80 %以上 ,阳性似然比分别为 16 .0 9和 10 .80。程度分级标准 :轻度 38~ 4 4分 ,中度 4 5~ 5 4分 ,重度≥ 5 5分。结论 :与肾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相比较 ,本量化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际 ,统计和检验严谨 ,更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蛋白质表达水平探讨左归饮与肾阴虚证方证相应的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阴虚证模型组与左归饮组3组,对其肝、肾组织蛋白质提取液及血清分别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找出左归饮调节纠正的蛋白质,并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找出左归饮调节纠正的蛋白质点21个,质谱鉴定出18种蛋白质。结论:左归饮可以调节纠正肾阴虚证模型动物有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信号传导等酶类非正常表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18)
目的:分析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Ig G、Ig M、Ig A均高于对照组,补体C3/C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在乙型肝炎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同病异证”角度出发,选取临床上慢性肾炎肾阴虚、肾阳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与肾阴虚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3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用肺心胶囊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者血清IgA水平明显升高,C3含量明显降低,肺心胶囊治疗后能使该2项指标正常化。说明具有补肺纳气、健脾益肾、化痰平喘作用的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本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阴虚痰热证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28例COPD患者分为阴虚痰热证组58例,痰热证组7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另据回顾性分析,15天后痰热证组中出现伤阴变证者22例纳入伤阴组,余48例纳入非伤阴组。结果:阴虚痰热证组、痰热证组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阴虚痰热证组较痰热证组IgA、IgG、IgM降低,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阴虚痰热证组补体C3、C4低于痰热证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证组补体C3、C4亦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回顾性分析,伤阴组入院时IgA、C3均低于非伤阴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G、IgM、C4亦低于非伤阴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补体指标有可能成为阴虚痰热证辨证的客观依据,指导辨证施治,且可以作为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以激怒法制造大鼠肝肾阴虚证模型,研究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肝肾阴虚证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A、DA及DOPC、HVA明显上升(P<0.05),5-HT明显下降(P<0.05);递质间平衡关系失调.应用滋补肝肾方药能够减轻这种激怒应激反应,滋补肝肾方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柴胡疏肝散无明显作用.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水平亢进可能是肝肾阴虚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