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与脑脊液CEA联合检测对脑膜癌病临床检测价值。方法脑脊液细胞学采用迈格姬染色法,脑脊液CE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40例脑膜癌病患者中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36例,CEA检测阳性26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39例。结论对于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是最好的确诊依据,CEA则是较好的辅助诊断依据,两者联检可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脑膜癌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了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确诊依据。结果12例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颅脑CT和MRI多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异常细胞成簇排列,其胞体形态多变,核浆比例增大,胞浆呈嗜碱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核仁增多,核染色质浓染。常见有丝分裂等恶性肿瘤细胞固有特点。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脑膜癌病唯一生前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脑膜癌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对2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且不具有特异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早期容易误诊。结论: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4.
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资料。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头痛、背痛31例,脑神经损害18例,脑膜刺激征25例。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软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强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2例,细胞数增多41例,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44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5例为颅内原发肿瘤,其余39例颅外转移肿瘤细胞学分类为腺癌33例、恶性淋巴瘤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及鳞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脑膜癌病患者中男15例,女7例,45岁以下6例,平均年龄(53.21±8.67)岁,临术及病理学诊断11例为肺癌,3例为胃癌,2例乳腺癌,1例为恶性淋巴瘤,5例来源未明。结论脑膜癌病为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多次复查细胞学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6.
脑膜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3例脑脊液中均查到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转移肿瘤,临床多以进行性加重的高颅压表现为首发症状,多累及脑膜、颅神经,头颅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确诊依据。方法 :对 2 4例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都有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 ,头颅CT平扫及MRI阳性率低 ,且不具有特异性 ,脑脊液压力增高 ,常规生化类似感染性改变 ,早期容易误诊。结论 :早期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最重要依据 ,少部分病例尚需尸检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及诊断。方法 对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果,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起病形式多样,增强MRI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查见癌细胞系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脑膜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改变。方法:对1998年9月到2004年12月收治的20例 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多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 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另外还可表现细胞数、蛋白升高,糖、氯化物下降;细胞学 检查均发现癌细胞,其中有四例经丫啶橙荧光染色结果阳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 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描述了1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确诊依据。结果:12例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颅脑CT和MRI多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异常细胞成簇排列,其胞体形态多变,核浆比例增大,胞浆呈嗜碱性,胞核形态不规则,核仁增多,核染色质浓染。常见有丝分裂等恶性肿瘤细胞固有特点。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相似文献   

11.
脑膜癌病1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脑膜癌病患者 ,经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 ,恶心呕吐 ,四肢无力和不同程度脑膜刺激征 ,局灶定位体征少 ,病情进行性加重。增强MRI有脑膜增强效应且与脑表面相连 ,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膜癌病68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68例确证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仅15例患者的头部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脑脊液压力均增高,细胞数增多45例,常呈中-重度增加,并以激活型单核细胞增加为主,68例患者在脑脊液中均发现肿瘤细胞。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检查尤其是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而进行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脑膜癌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国内已有报道,论述其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诊断意义。本文报告10例,重点讨论其CT特点、脑脊液细胞学及脑膜活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索通过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联合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分析技术对脑膜癌病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组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确诊的10例脑膜癌病患者。脑膜癌病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的标准, 经脑脊液细胞学确诊。采用脑脊液mNGS病原微生物与CNV双组学检测。对照组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患者, 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 共10例。结果入组的10例脑膜癌病患者中, 肿瘤来源包括乳腺癌4例、肺癌6例。脑脊液mNGS联合CNV检测结果8例阳性, 检测到非整倍体CNV, 支持脑膜癌病的诊断;阳性率为8/10, 阳性患者的肿瘤来源包括肺癌4例、乳腺癌4例。脑脊液CNV阴性患者2例, 均为肺癌。全部患者脑脊液mNGS病原微生物分析结果均阴性;对照组CNV分析结果无阳性病例。结论脑脊液CNV可作为脑膜癌病的诊断标志物, mNGS联合CNV对诊断脑膜癌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病原微生物与CNV的双组学联合分析的检测策略有助于拓宽脑脊液mNGS在临床辅助诊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4例脑膜癌病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2例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采用粟氏玻片离心法,MGG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采用酶标聚合物法(LDP法).结果 4例患者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细胞成团聚集或散在分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胞膜有突起,胞浆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仁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示广谱角蛋白(CKpan)阳性1例.结论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主要特征为有异常形态的肿瘤细胞,这是脑膜癌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细胞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M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特征。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4岁,起病前均无前驱感染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乏力、智能下降、癫痫、视物模糊。3例颅脑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发现局部脑膜呈明显线状强化,余2例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肿瘤细胞。结论 MC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脑脊液中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的金标准,反复腰椎穿刺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脑膜癌病的诊断以往仅在尸检后才能诊断。我们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11例脑膜癌病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除1例儿童外,余皆为中年以上患者。11例中肺癌9例,恶性黑色素瘤和小脑髓母细胞瘤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对本科2004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例确诊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女性患者较男性多见,发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5.11±4.51)岁。大多数以头痛及恶心呕吐为主诉,部分患者出现一组或多组颅神经受累症状,病程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间发作、肢体无力等局灶或全脑功能受损症状也较常见,视乳头水肿及脑膜刺激征为常见体征。16例行颅脑增强MRI检查,10例患者可见脑膜强化。18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14例,白细胞计数增多10例,蛋白升高13例,糖降低8例,氯化物降低15例。17例发现肿瘤细胞,12例首次腰穿即找到肿瘤细胞,5例2次或2次以上发现肿瘤细胞,1例未见肿瘤细胞,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确诊。结论脑膜癌病是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临床疑诊患者应多次复查腰穿以期尽早明确诊断;结合病史、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脑膜强化亦可诊断该病,该病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症,预后不佳,早期确断并积极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细胞学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脑膜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脑膜癌病 (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用侯氏自然沉淀法和粟氏玻片离心法 ,免疫组化染色用SP法。结果 :1 5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发现异常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1 0例 ,其中 5例用常规涂片 ,异常细胞阳性率 2 0 % ,5例用脑脊液细胞学收集细胞法异常细胞阳性率 80 % ,5例中 1例血清癌胚抗原 (CEA)阳性 ,1例细胞角蛋白 (CK)阳性 ,2例CEA、CK均阳性。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脑膜癌病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45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MC以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头CT及MRI平扫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头MRI增强扫描可有阳性发现.结论 M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头MRI增强扫描对诊断MC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反复脑脊液检查找到癌细胞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