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峰  李鹏举 《当代医学》2011,17(32):23-24
目的 探讨在献血屋招募固定献血者捐献成分血的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采集机采成分血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连续两年我站的机采量均以每年30%的比例增加.结论 以优质服务、过硬的采血技术,必要的设备、群众现场献血为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固定献血者加入到捐献成分血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机采成分血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我中心血站捐献机采成分血的献血者2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30,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130,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献血人次、献血人数、重复献血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献血人次、献血人数及重复献血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机采成分血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中作用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周倩  许鑫珏  刘江 《北京医学》2021,43(4):350-353
目的 评价"伙伴计划"项目对成分献血者招募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二科中心机采室和赵登禹路献血屋参与成分献血的献血者,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搭建新的成分献血者招募方式——"伙伴计划"项目.利用微信二维码识别以及分享,宣传成分献血理念,招募潜在的成分献血者;采用"工时累积-晋级奖励"的机制,分级管理招募者;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充分调动招募者的招募积极性.结果 "伙伴计划"上线期间,2019年与2018年比较,成分献血总人数同比增长17.76%(13 245人比11 247人),成分献血总量同比增长40.52%(71 040 U比50 555 U);2019年新增成分献血者8 215人,通过"伙伴计划"项目参与成分献血的人数达3 192人,共捐献血小板12 380 U,占该年度血小板采集总量的18%;就首次献血者的招募而言,"伙伴计划"较传统方式(团体无偿和个人无偿)更具优势(95.5%比66.2%、39.3%,x2 = 286.90,P = 0.000)."伙伴计划"招募的成分献血者重复献血率(33.05%)显著高于原有途径招募(2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0.347,P = 0.000).此外,"伙伴计划"运营期间招募2018年流失成分献血者150人,2018年的成分献血者流失率低于2017年(64.52%比6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1.230,P = 0.000).结论 "伙伴计划"项目能有效招募成分献血者,并对成分献血的宣传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宝红 《海南医学》2011,22(21):88-89
目的探讨招募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方法。方法通过在志愿无偿固定献全血者中招募、开展成分献血者联谊活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各用血医院的协作等措施招募机采成分献血者。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招募,近3年的招募人数逐年增加,招募成功率也明显增高。从成分献血者分类看,18~50岁年龄段为捐献血小板的主力军,献血者职业构成以工人、其他、农民占绝大部分,家庭互助献血是不可忽视的部分,60%成分献血者得到成功保留。结论低危、固定,尤其在已捐献1 000 ml以上的全血献血者中招募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是扩大成分献血者队伍的直接有效途径。其次,因地制宜的针对各自的情况制订出多种形式的招募方法,并不断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招募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机采成分献血者招募,保留模式,探索提高机采成分招募的成功率和固定献血者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洛阳市中心血站2008、2009年机采成分献血招募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机采成分献血者招募方法后招募和保留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比例改变进行比较。结果:科学符合献血者心理的招募保留方法可明显提高招募保留的成功率。结论:根据不同的献血者采用因人而异的招募方法,宣传机采血小板知识,改善采用设备和献血环境及个性化献血服务可明显提高招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输血的主题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在于其较全血输注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成分输血具有制品纯度高,临床治疗效果好,能显著减少输血反应发生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开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鹤壁市中心血站自2002 年9 月开展机采血小板以来临床机采用血量逐年递增,因此,机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的招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鹤壁市中心血站采取一系列措施在2010 年上半年内招募机采成分血无偿捐献者216 人,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献血志愿者队伍,实现了机采成分献血完全来源于无偿捐献者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我市2005~2008年献血情况分析,研究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动态,总结经验,查找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方法 从2005~2008年间,利用电脑数据资料逐年抽取第三季度献血者人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从2005~2008年,无偿献血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一次捐献400mL全血比捐献200mL全血人数比例上升,捐献成分血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互助用血人数比例下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无偿献血行为有一定影响.结论 进一步普及献血知识,加强无偿献血政策宣传是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基础;加强血站自身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这是我市现阶段将无偿献血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个性化干预服务对保留首次全血转成分献血者的影响,为此项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血站信息数据库调查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新招募的全血转成分献血者及其中的重复献血人群,对个性化干预服务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前的重复献血率为23.09%,实施后的重复献血率为31.42%,(P〈0.01),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程个性化干预服务对于提升全血转成分献血者重复献血率效果明显,特别是对男性献血者和中低年龄组献血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机采血小板出现轻微献血反应的诱因以及护理措施,从而预防、降低机采血小板出现献血反应的机率,保证采血质量并促进机采成分血的发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血站进行成分血血小板捐献的198例献血者的献血资料以及记录分析。结果:在实施了全过程的采血护理工作后,198例献血者中有2例献血者出现轻微献血反应,占1%。结论:选择男性体重大于等于65kg,女性体重大于等于60kg,成分血采集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PLT≥150×109/L,HCT38%,饮食、睡眠情况正常,无特殊药物服药史的并且双臂静脉条件较好的适龄献血者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并且全程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并对开展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仓  张玉华 《河北医学》2014,(5):867-869
目的:了解承德市农村无偿献血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农村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1年承德市农村无偿献血者档案信息,统计分析各县采血点献血总量、献血人次增长率、献血人群在常住人口中比例及400 mL献血比例等数据。结果:承德市2007年至2011年农村总献血量、献血人次整体呈增长趋势,400mL献血比例保持在80%以上,献血量年度增长均值16.7%,献血人次年度增长均值18.0%,献血人次增长均值与献血量增长均值基本持平。结论:在临床用血快速增长、血源招募相对乏力的情况下,保持并提高400 mL献血比例是保障供血的关键。同时,根据农村采血的特点,以县城为依托,开发有潜力的集市采血点,创新招募策略和措施,大幅增加献血人数及献血量更是保障供血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建立固定机采成分献血队伍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做好机采成分献血宣传、动员和招募工作。方法对本市2014名2次以上机采成分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区域、献血频次及每年机采成分献血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固定机采献血人群流失较多,中年男性为2次以上机采成分献血频次较多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市区,农村机采成分献血人群百分比也较高,可作为发展的潜在力量。结论机采血小板临床需求逐年快速上涨,仅能基本保证临床用血,从多方面着手建立一支充足、固定、自愿、安全的机采成分献血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邱玉霞  赵彦燕  李雪英 《当代医学》2010,16(22):121-122
做好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机采献血队伍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的关键。我们通过加强献血前的科普宣传,提高献血者对捐献成分血的正确认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献血前、献血中的心理护理,保证机采血小板采集成功;完善献血环境,保证献血的顺利进行等措施的施行,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巩固无偿献血队伍,保证献血者的安全,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保定地区近3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措施,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204502人次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保定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主力是31岁~40岁男性,18岁~30岁人群献血比率较低.结论 18岁~30岁人群献血潜力有待开发,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献血招募政策.  相似文献   

14.
陈宝葵 《广东医学》2007,28(8):1333-1334
目的 评价献血健康教育干预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4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宣传教育时参加的献血者收回有效问卷753份作为对照组,自2005年实施了全程、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2006年参加的献血者收回有效问卷863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实施献血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无偿献血知识常识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知晓、献血量、参加成分献血人数、献血反应发生率等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献血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掌握和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愿意再次献血、与亲友分享献血经历、一次献血400 ml、参加成分献血人数、献血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实施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不但可明显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使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安全固定献血者,而且可扩大和稳定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增加一次性献血400 ml的无偿献血者人数,发挥献血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增强人们无偿献血意识,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能力的同时也唤起人们的爱心奉献,切实保障献血者健康及用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谢熙熙  苏虹  陈通  陈李 《医学综述》2012,(24):4269-4271
目的通过对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人群分布调查,为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献血次数与年龄、血型的关系,对固定献血者人群与其中成分献血者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固定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献血者与参与成分献血人群在职业与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有差别。结论加大宣传,明确招募固定献血者与成分献血者目标人群,可以提高固定献血者招募效率,巩固并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6.
刘明莉  邹涛  关莉 《中外医疗》2013,32(26):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干式生化法应用成分献血者采集前ALT的快速检测,减少献血后的成分血报废。方法选取献血者351名,成分血采集前ALT检测干式生化法与全自动生化速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分献血者351份标本二种方法 ALT检出率χ2=31.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份标本两种仪器ALT检测结果比较干式生化法的检测结果为(35.9±2.5)U/L,(t=2.43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方法检测结果为(29.1±1.1)U/L,(t=2.4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式生化法适用成分献血者采集前ALT的快速检测,有效降低血液报废,有利于保护和保留成分献血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献血服务质量对血源招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血站发出的两辆献血车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提供常规献血服务,观察组提供改进后的人性化献血服务。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服务满意度及献血人数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献血服务满意度[98.00%(588/600)]高于对照组[94.67%(568/600)](P<0.05);观察组献血人数增长率(24.59%)较对照组(11.05%)高(P<0.05)。结论改进后的人性化献血服务可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满意度,增加献血人数,改善血源短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肇庆市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情况对比,分析互助献血在现阶段献血招募工作中的价值。方法依据2006-2012年肇庆市《全血献血登记表》和《单采血小板献血登记表》中登记的内容,用广东迈科网络血站信息系统,统计分析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人数、性别、献血频次、季节性分布、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的情况。结果 2006-2012年互助献血的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互助献血1 834人次,占总献血人次的0.84%,其中互助捐献单采血小板共计372人次,占总捐献单采血小板人次的5.37%。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献血频次、月份、传染病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献血在现阶段可作为自愿无偿献血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机采血小板适宜人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红艳  刘雪莲 《当代医学》2011,17(31):80-81
目的掌握成分献血招募技巧,正确识别目标人群,提高成分献血招募的成功率,选择最适合捐献成分血液的人群,建立一支优质、稳定的成分献血队伍。方法取2005~2010年来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资料2331份,通过对献血者的年龄、职业的比较和分析,对比献血者在成分献血过程中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结果分析出男性在献血前、中、后出现献血反应、献血不畅的情况均少于女性,其生理及心理素质也明显强于女性。献血者年龄以26~45岁居多,职业以时间较为灵活的个体经营者和工人比例较高。结论成分献血受捐献场地、献血者自身条件的限制,为建立一支召回率高、稳定强的献血队伍,成分献血的最佳适宜的人群应为26~45岁的青壮年男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长春地区已取消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招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长春地区献血者招募问题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长春地区献血者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