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煎煮器具、煎煮方法对小柴胡汤中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HPLC法测定比较几种常用的不同煎煮器皿和煎煮方法煎煮小柴胡汤后的黄芩苷含量。结果:小柴胡汤中的黄芩苷含量从多到少依次是:(1)煎煮器具:煎药机(微压)煎药机(常压)砂锅不锈钢锅养生壶;(2)煎煮方法:先浸泡30 min,煎煮2次,一煎30 min,二煎20 min先浸泡30 min,煎煮40 min≈先浸泡30 min,煎煮1 h不浸泡,煎煮40 min。结论:医院煎药机和传统煎煮法的煎药效果差别不大,患者可选择医院煎药机煎药,建议医院可选择双煎微压煎煮法。家庭煎药可选择砂锅作为日常煎药器具。煎煮中药先浸泡30 min,煎煮2次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相似文献   

2.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的溶出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栀子主要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溶出特点,为临床合理用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单煎和黄连解毒汤合煎溶液中西红花苷-Ⅰ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单煎、合煎两种状态下,栀子苷在各时间点的溶出量没有明显差别,煎煮30min达到最大;合煎时西红花苷-Ⅰ的溶出量较单煎显著增加,单煎、合煎均在15min时溶出量达到最大,其后随着煎煮时间延长西红花苷-Ⅰ的含量降低。结论栀子不宜长时间煎煮,煎煮时间宜控制在20min以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黄芪肉桂四物煎膏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18(37)正交表,选择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进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行正交实验,优化黄芪肉桂四物汤煎膏剂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水量浸泡60 min,浸泡温度30℃,提取1次,每次煎煮18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黄芪肉桂四物煎膏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常压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平,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及煎煮时间对煎煮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煎煮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其中煎煮次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余3个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常压煎煮工艺为加8~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含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的中药汤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两煎常压煎药机所制清湿外洗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相似汤剂提供煎煮工艺标准。方法:以两煎常压煎药机所制清湿外洗汤中君药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根据预设色谱条件-色谱柱:XTerra?Rp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乙腈-乙二胺-水(45∶0.06∶55);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表进行正交试验,对汤剂一煎时间、二煎时间、浸泡时间和煎煮加水量4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优选出最佳煎煮工艺条件,并对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清湿外洗汤进行验证实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清湿外洗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第一次煎煮时间为30min,第二次煎煮时间为20min,浸泡时间为30min,煎煮加水量为1200ml。验证实验与正交试验结果一致,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药典》标准。结论:按照优选最佳煎煮工艺条件制备清湿外洗汤效果良好,经验证,该煎煮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清湿外洗汤,并可引申至相似汤剂的煎煮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中药汤剂桂枝汤的机器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和现代机器煎煮,以芍药苷、桂皮醛及浸膏得率为指标综合评分,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温度3个因素,优选桂枝汤最佳煎煮工艺。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30 min,煎煮时间30 min,煎煮温度120℃。结论:优选桂枝汤煎煮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临床煎煮桂枝汤的规范化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降脂方最佳水煎煮工艺.方法 以降脂方中君药制首乌的代表成分二苯乙烯苷的溶出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四个因素,对降脂方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最佳水煎煮工艺为:加水量12倍,浸泡30 min,煎煮时间70 min,煎煮次数2次.结论 优选所得的最佳煎煮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以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测定煎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A>温度D>浸泡时间B>煎煮时间C,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结论 补阳还五汤采用高压煎药机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60分钟,煎煮温度120℃。该操作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高压煎药机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温度>浸泡时间>煎煮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无显著性影响.补阳还五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60 min,煎煮温度120℃.结论:该优选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给喜古纳—3汤煎煮工艺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次服用剂量250ml水,浸泡5min,煎煮15min(即A3B1C1的方案)。煎煮时间是影响煎煮液中蒽醌类成分溶出量的主要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规范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的煎煮工艺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中荷叶碱、银椴苷、橙黄决明素、槲皮素、党参炔苷5个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设计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加水倍数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计算各因素对5个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八味固本化湿降脂方最佳煎煮条件为荷叶浸泡时加12倍水,而其余药材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统一为7倍水,浸泡时间为60 min,煎煮时间为30 min。结论:通过HPLC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煎煮条件,为下一步药理药效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四君子汤煎膏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甘草酸含量等为指标,采用L18(37)表正交试验,通过考察浸泡温度、加水倍数、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确定提取工艺参数。结果:煎煮次数对其提取有显著影响;所选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的水在30℃下浸泡120min,煎煮3次,每次90min。结论:此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四君子汤煎膏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1,(5)
目的优化茵陈蒿汤煎煮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咖啡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B、栀子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溶出率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信息熵理论优化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饮片加18倍量水浸泡50 min后煎煮2次,每次30 min,综合评分为33.33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高,可用于煎煮茵陈蒿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当归芍药汤及汤中几种主药在单煎、合煎情况下阿魏酸和芍药苷的溶出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EuroBond-C18柱(125mm×4.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0∶6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波长分别为313nm(阿魏酸)、243nm(芍药苷),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0.006~0.3μg、芍药苷在0.096~1.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0.9996。结论:该方在煎煮过程中,同煎的其他药物对阿魏酸和芍药苷的溶出产生影响,文火滚煎约47min后,药汤中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同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为考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对半夏泻心汤水提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加水20倍,浸泡60min,煎煮40min。结论: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方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RP-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影响因素,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结果:四逆汤最佳机械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60 min,煎煮时间60 min,加水量10倍,煎煮2次。结论:优化的煎煮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四逆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 方法: 以黄芩苷、小檗碱和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对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的影响,并与传统煎煮工艺进行比较。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检测波长250 nm。 结果: 黄连解毒汤的最佳机器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10 min,煎煮温度105℃,煎煮时间30 min,明显优于传统煎煮工艺。 结论: 优化的机器煎煮工艺稳定可靠,评价指标可控,为中药汤剂的机器煎煮工艺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伍条件下白虎汤中钙离子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变化,探讨白虎汤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定白虎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和不同浸泡和煎煮时间药液中钙离子含量.结果 原方各单味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最高,其次为知母和甘草,粳米含钙量最低.当石膏与其它药物配伍合煎后,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除石膏与甘草配伍略微增高外,其余各组均降低.石膏和复方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但复方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较为缓慢,单味石膏钙离子溶出量下降迅速.结论 除石膏与甘草配伍增加其钙离子溶出量外,石膏与其它各药配伍均降低其钙离子溶出量.增加浸泡时间可使石膏中钙离子溶出量增高,增加煎煮时间使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5,(6)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四逆汤煎煮工艺,提高四逆汤中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方法:以甘草苷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煎出率的综合评分为测定指标,选取料液比、浸泡时间、煎煮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对四逆汤的先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以6-姜酚为指标对比干姜另煎与共煎两种煎煮方法,探讨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结果:确定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黑顺片、炙甘草与干姜共煎,料液比为1∶15,浸泡时间为62 min,煎煮时间为103 min,煎煮2次。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四逆汤先煎工艺合理,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汤剂不同煎煮方法对药方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煎药室制备的复方丹参汤剂进行研究,中药成分包括栀子、丹参、地黄等10味中药材。采用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3种方法进行复方丹参汤剂制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煎液内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使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醛-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mm,流速为1.0m 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所制得的复方丹参汤剂内丹酚酸B的RSD值分别为3.31%、1.16%、1.25%,平均质量浓度为2.534g/L、2.673g/L、2.766g/L。结论: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更适合中医临床制备复方丹参汤剂,可弥补传统煎煮法不足,保证药物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