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脑中血海"探讨出血中风、缺血中风的病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在病机和证候分布上的差异,提出“脑中血海失常”的观点。认为:脑中血海不宁,失于藏守,则为出血中风,其动而太过,则为火;血海不足或不畅,气血缓滞,发为缺血中风,故火象不著。进一步提出“脑中血海”主要受肝之调节,通过“血海”将肝与中风的病机联系具体化,阐明了“肝之疏泄失度、影响脑中血海失常,其太过和不及,导致两类中风的病机差异”这一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国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55-656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心理情感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中风后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针刺和心理疏导治疗,并对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32例痊愈,58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针灸加心理疏导可明显地缓解和消除中风后心理情感异常。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常留有后遗症,往往难以速愈。为了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必须积极探讨中风的致病因素、病变机理。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脑为元神之府,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多认为中风病与肝、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调肝安神针刺法治疗中风不寐45例蔡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700)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中风不寐是临床中风病人常见的伴发症状。在中风恢复过程中,不寐造成的精神紧张直接影响着中风病的治疗效果。笔者运用调肝...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人心理变化过程及其调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发病急,病势重,致残率、死亡率高,一旦发病,病人情志会发生强烈的变化,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从的心理变化,因人制宜,因情制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老年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中风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继发癫痫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46例中风继发癫痫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存活者,部分留有后遗症。恢复期较长,以中医辨证施护为主,结合心理护理中风后遗症3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养治,随时施治。从仲景"外风"到叶天士"阳化内风"不但体现了中风论治的多个不同角度,更体现了中风病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风为老人常见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其死亡率正逐渐下降,但后遗如患肢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症状者为数不少。我在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中风康复期病员加强随访、做好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l注意情志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中风的发生与悄忐同素密切相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皆可致病。因此.对中风康复期病人应关注其七情的变化。防止复中。祖国医学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述,征之临床,由于喜怒过度W加重病情,导致心肝…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病强调调节情志活动,使患者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至关重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从精神上首先“康复”,继而逐步走向身体康复。中风先兆多数为中风经络尚未波及脏腑,一旦发生中风则致残率较高,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在中风先兆阶段细心的心理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中风先兆患者的观察与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