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筱岩,字鸿贤,海上名医“四筱”之一。生于1892年,逝于1968年。顾氏世代业医,幼承庭训,专攻歧黄,素精医理,独具胆识,擅治外科疮疡、疗疮、发背等重症.挽笃疾于濒危,名著医林,誉满申江。虽学宗家法,仍能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学今而能化裁;用药以轻可去实、轻灵见长为特点。在数十年的医林生涯中,创研了许多经验良方和外用方丹,受到同道的赞许。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唐汉钧悬壶近50年,学验俱丰,临证重视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擅长各种慢性疮疡的治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数年,略有体会,特举数案与同道共飨之。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11-514
文章在总结各种疮疡病症诊治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唐汉钧教授益气养荣、清化托毒法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祛瘀、补虚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传承和创新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苍  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2008,27(9):694-695
简要介绍了已故名老中医房芝萱的医学经历、医德医风,重点介绍了他对疮疡外科及周围血管科的学术贡献:外科用补法要注意补中有清,补中有活,补中有利.周围血管病的总病机是脉络阻滞,经脉阻隔,此类疾病共性是湿,用药要注意寒湿和湿热的转换.在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要贯穿始终,也要注意补气.要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临床选药须从气血、补泻、寒热、温清多个层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已故名老中医房芝萱的医学经历、医德医风,重点介绍了他对疮疡外科及周围血管科的学术贡献:外科用补法要注意补中有清,补中有活,补中有利。周围血管病的总病机是脉络阻滞,经脉阻隔,此类疾病共性是湿,用药要注意寒湿和湿热的转换。在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要贯穿始终,也要注意补气。要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临床选药须从气血、补泻、寒热、温清多个层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陈实功深入研究疮疡病因病机,根据发病部位、疮形、病程、年龄、脉象、精神状态、气血盛衰、病变涉及脏腑、标本缓急,辨别为阴证与阳证,采用内外结合,以消、托、补三法内治为主,兼用针刀与外敷药物,并附录医案加以印证,并对疮疡预后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发。  相似文献   

7.
张坤  武秋林 《陕西中医》2005,26(6):604-605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从事外科临床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辨治正确效验,判断预后好坏,了然准确无谬。笔者每读其杰作《外科正宗》,都有新感受,新收获。现将其论疮疡预后辨证经验作以浅探,以资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顾筱岩论治疔疮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筱岩 ,字鸿贤 (1892~ 196 8) ,上海浦东人 ,先生秉承家学 ,幼承庭训 ,继承家业 ,操持疡科 ,以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技誉满桑梓 ,社会上称他为“疔疮专家”、“疔疮大王”。六十年代全国统一外科教材时 ,他毫无保留地将顾氏经验秘方编于教材中 ,得到全国同道的赞许 ,现将先生治疗疔疮的学术成就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  疔疮是中医外科所特有的病名 ,也是中医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此症随处可生 ,但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以其形小 ,根深 ,坚硬而有根脚 ,其状如钉而得名 ;又以其发展迅速 ,易于恶化 ,危险性大 ,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历代疡科专…  相似文献   

9.
顾筱岩,字鸿贤,海上名医“四筱”之一。生于1892年,逝于1968年。顾氏世代业医,幼承庭训,专攻岐黄,素精医理,独具胆识,擅治外科疮疡、疔疮、发背等重症,挽笃疾于濒危,名著医林,誉满申江。虽学宗家法,仍能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学今而能化栽;用药以轻可去实、轻灵见长为特点。在数十年的医林生涯中,创研了许多经验良方和外用方丹,受到同道的赞许。顾氏的“疮疡辨证,首重阴阳”、“论治至要,以消为贵”、“疮形于外,实根于内”、“脾胃为本,药食并重”等学术观点,在疮疡论治中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他早年著有《医学传…  相似文献   

10.
笔者多年来采用自配药物,治疗多种外科疮疡,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其中血栓外痔10例,肛痈10例,化脓性指头炎6例,血栓性浅静脉炎5例,臂痈5例,乳痈4例。以上病例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病程3~7天,年龄19~62岁,患者均有患处肿痛、肿胀、结块等表现。2 治疗方法药物制作:选全虫、大黄、藤黄各10g,莪术、白芨各200g,三棱20g,冰片10g,共辗细末,过200目筛,用时以醋、酒、姜汁或葱汁等为药引调膏备用。用法:备适量调好药膏,消毒患处,将药膏敷于患处,用塑料薄膜(用来保…  相似文献   

11.
成药治褥疮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一些外用成药治疗褥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西瓜霜喷剂:先用75%的酒精棉球清洗疮面及周围皮肤,然后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疮面后,将西瓜霜喷剂均匀地喷于疮面,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次,后期可1日换药1次,7~10日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应用蒙药德伦古日古木-7治疗嘴唇疮25例,取得较好疗效,在实践中证实了脾和下嘴唇的经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现代中医学认为多因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保护之间失去平衡所致。蒙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胃包如”病范畴。在经典著作中也把胃、十二指肠病叫涎液淤紫,其含意就是粘膜疡或溃烂所引起的一种“胃包如”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经典著作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望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4.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已故老中医顾兆农精于外治法 ,现将其应用大黄外治妇科杂症三法简介如下 :浸、洗、涂敷法阴疮 (前庭大腺炎 )。湿热壅滞型 :每于经行期发作 ,于经行前 3天用军浸汤 :生大黄 15 0 g,以开水 10 0 0 m l浸泡30 m in后加食醋 5 0 ml。治疗时用纱布块浸药液冷敷外阴30 m in,每日 3次 ,7日为 1个疗程。寒湿凝滞型 :大黄 10 0 g、川椒 30 g,如前法泡制 ,温敷外阴。阴肿 (产后或术后及外伤后外阴、阴道血肿 )。络损血溢型以军浸汤冷敷 ;络伤血瘀型则用温敷。阴痛 (外阴溃疡、外阴毛囊炎 )。湿热侵阻型 :用军浸汤洗敷患部后 …  相似文献   

15.
梁华 《四川中医》2013,(12):141-142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复发性1:7腔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益口含漱液配合桂辛散外敷为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以益1:7含漱液配合桂辛散外敷为主的护理方法对于脾肾阳虚、虚火上炎型的口疮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结合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瑞成  马鸿祥 《光明中医》2016,(9):1309-1310
口疮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对此病并未认识透彻,认为跟免疫力有一定关系,临床治疗方法杂乱但无特效疗法。中医对此病早有深刻认识,且有丰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中药外治更是屡用屡验,收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外治法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实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4.2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22篇(共1243例),异质性检验P=0.10,表明22个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7.21,95%(5.74,9.05);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7.04,P<0.00001。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褥疮疗效肯定,比西医外治法更有优势,提高了褥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疮疡外部形态可分为肿疡和溃疡,不同阶段形态、用药不同,外用药为主。治疗不外乎消、托、补三大法则。包括局部用药与复方(清热活血化瘀、除湿排脓、敛疮收口),其他(单味中药、外用药实验研究、灸法、针刺等)。疮疡初期,皮肤表面红、肿、热、痛,高于皮肤表面,即肿疡成型期,主要消、托、补中消;中后期疮疡除湿排脓,袪腐生新。初期内服药物:黄连、黄柏、苦参、夏枯草、龙胆草等清热解毒,配红霉素、金霉素软膏等消肿止痛。疮疡早期失治到达中期肿疡,应尽早切开引流使脓毒排出,托、补结合,配针灸;疮疡后期素体虚弱,补法合除湿,配生肌膏袪腐生新。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ROU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笔者临床上采用中医序贯疗法治疗ROU,取得良好疗效,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认为其发病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证型包括心脾积热、脾胃气虚、阴虚火旺等。治疗上采用分期治疗,分发作期和间歇期。心脾积热证发作期以清热泻火为基本治法,予泻心导赤散为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养阴为主,兼以清热,拟用麦冬、淡竹叶、生甘草代茶饮。脾胃气虚发作期以厚土伏火为治法,采用补土伏火汤为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补益脾土为首要,气滞者予香砂六君子丸理气健脾,湿阻者予参苓白术丸健脾渗湿。阴虚火旺发作期以滋阴降火为治法,予三才封髓丹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重滋补肾水,多运用六味地黄丸中成药调治。提出发作期予中药汤剂治疗,直至患者疼痛消失、溃疡愈合;间歇期根据患者体质,使用茶饮或口服中药丸剂治疗,缓缓图之,以防复发。强调临证必须要做到审证求因,知常达变,灵活加减应用,方能效彰。中医序贯疗法治疗ROU,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理念,可为ROU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11-1812
促进阴证疮疡的愈合是中医外科治疗的难点。临床研究发现,通过箍消托补综合外治法可在疮周形成温性护场,从而促进疮疡由阴转阳,达到加速阴证疮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