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6):688-690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骨科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活酶时间延长、D-二聚体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以杜绝和切实减少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下肢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早期可造成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重者血栓脱落可进入肺循环发生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有昏迷症状,自主活动消失,全身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回流距离远,动力逐级递减,血液更易于凝集,且骨折肢体处于制动位置,主动运动  相似文献   

3.
伍晓梅  朱玲  苟淼  张刚 《广西医学》2016,(6):829-83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行TURP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98例.实验组术中采用间歇充气压力泵间歇充气加压,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护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TURP术前、术后120 h的下肢血管(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及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指标,记录两组TURP术后120 h DVT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TURP术后DVT发生率为3.3% (2/60),与对照组的11.2% (11/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0h实验组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管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静脉管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20 h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0h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0 h实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用于预防TURP术后DVT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方便、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项雪芬 《大家健康》2013,(14):135-1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性冲气加压泵(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患者1183例,实验组583例患者术后行双下肢IPC治疗,对照组600例未使用IPC治疗,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2例患者经B超诊断发生下肢DVT,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下肢DV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C在预防剖宫产术后DVT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韦妙成 《微创医学》2014,(3):352-353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共3 d;如存在高危因素,使用时间为术后第1天持续到术后第10天。结果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骨科最常见、也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多见,轻者引起下肢疼痛、肿胀,延长住院时间,影响下肢功能康复,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胃肠道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其后果可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继而导致下肢肿胀和溃疡形成,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压力抗血栓泵对  相似文献   

8.
9.
万咏柏  张寿  刘军  程月琼  曾玲 《海南医学》2010,21(17):69-70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泵预防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renous thronr bosis,DVT)的疗效。方法应用下肢静脉泵对118例粗隆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DVT治疗。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出现患肢肿胀无症状DVT病例12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发生率为10.17%。结论应用下肢静脉泵进行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合理的预防方案,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水平,并统计两组DVT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d及10d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水平均较低(P <0. 05);观察组术后10d DVT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压力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前10 d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观察组在静脉注射LMWH同时联合患侧肢压力泵处理。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DVT发生率,观察术后肿胀疼痛程度、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DVT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压力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可减轻患者肿胀疼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增益DVT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下肢体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指导患者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做下肢体操。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9例、观察组发生2例,两组比较χ2=4.007,P<0.05。结论:下肢体操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玮  吕雪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02-1403
<正>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1]。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每年的患病率为160人/10万人,肺栓塞(PE)为20人/10万人[2]。据报道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波动在41%~85%[1]。因此早期预防是防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压缩泵(IPC)结合踝泵运动预防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术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IPC结合踝泵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结合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与常规的护理措施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实验组增加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预防.结果 实验组发生了4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了24例,发生率为4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结合常规的护理措施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面优于常规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踝泵运动等主动或被动运动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风险患者采用抗栓压力带,高风险患者采用抗栓压力带+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无DVT者术后第10天再次检查一次.统计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性DVT、无症状性DVT及DVT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Venodyne血栓泵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Venodyne血栓泵在预防妇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接受手术5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1例和观察组3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使用Venodyne血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预防和护理,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结论:妇科术后患者使用Venodyne静脉压迫系统(血栓泵)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有效预防了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预防和护理。方法:对术后高危患者施行药物和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形成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病人,10例痊愈,1例明显好转,1例仍有左下肢麻木、肿胀。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预防、早发现,采取正确全面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8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加用间歇充气压力泵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指标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不同干预方法下两组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组内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干预方法下两组间PT、APTT、Fib差异不明显,两组间PT、APTT、Fib在组内时间变化趋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IPC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意义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术前经彩色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32例,经股静脉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术中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静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于平肾静脉开口之下的下腔静脉。结果:本组32例VCF均成功释放,无滤器放置术相关死亡发生。术后无动静脉瘘形成,无穿孔、脱落、移位。滤器释放不全1例,经3个月后复查完全打开;穿刺局部假性动脉瘤1例,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1例,为滤器放置术后2个月,停用华法林,给予尿激酶溶栓、肝素钠抗凝治疗,继续口服华法林后血栓消失。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随访期间无PE发生,无严重出血性疾病发生,无滤器相关死亡。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有效地预防PE。严格掌握VCF的指征,术前行彩超和术中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和滤器放置通路的情况;术中操作要点的实施,以及术后严格的抗凝治疗,是确保放置成功、有效预防PE、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