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骨钙素(OC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与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及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3例绝经女性OP患者作为OP组;并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6例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BMP-7、OCN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BAP、NTX水平,计算BAP/NTX比值;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受试者骨密度;分析OP患者血清BMP-7、OCN表达水平与骨代谢相关指标、BMD的相关性及BMP-7表达水平与OCN的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O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OP组患者雌二醇水平、血清BMP-7、OCN、BAP/NTX、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962、9.969、12.823、4.052、18.215,P均0.05); OP组患者血清BAP、NT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014、9.092,P均0.05); OP患者血清BMP-7、OCN表达水平与BAP、NTX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BAP/NTX、BMD均呈正相关(P均0.05),BMP-7表达水平与OCN呈正相关(P 0.05);雌二醇、BMD是影响OP发生的保护险因素(95%CI=0.536~0.978、0.335~0.916,P均0.05),BAP、NTX是影响OP发生的危险因素(95%CI=1.336~1.859、1.427~2.357,P均0.05)。结论绝经女性血清BMP-7、OCN表达水平下调,BMP-7、OCN与骨代谢指标及BMD密切相关,两者可能与BAP、NTX、BMD相互影响,从而在OP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检测T2DM正常白蛋白尿患者(51例)与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8例,肾功不全组20例)的BMD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25羟维生素D3(25-OH-D3)在正常白蛋白尿组最高,在DN各组间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逐渐降低(P0.05)。DN各组血清骨钙素(BGP)及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DN各组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肾功不全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及肾功不全组各部位BMD值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相关分析表明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年龄、血Cr、BUN、尿MA/Cr、βCTX、PTH成负相关,与血Ca、25-OHD3、BGP、T-PINP成正相关,女性患者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结论随着T2DM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其骨量减少的程度逐渐加重,T-PINP、BGP、βCTX、25-OH-D3等骨代谢指标较BMD更敏感地反映DN早期骨代谢的变化。DN患者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尿MA/Cr、25-OH-D3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3年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PMOP患者97例.每月三次静脉输注帕米膦酸钠30mg.同时每天补充钙剂800 mg~1200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ug.疗程3年。定期测定治疗前后的腰椎、股骨颈与全髋骨密度值(BMD)及骨转换标记物(血清CTX、尿CTX、NTX、血清TRACP5b)。结果①治疗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②治疗6个月,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尿CTX/Cr、尿NTX/Cr、尿吡啶啉/肌酐(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YD/Cr)和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后各骨转换标记物仍维持较低水平,但无进一步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6个月时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与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的变化值均呈负相关(P<0.01)。③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新发骨折2例。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是治疗PMOP安全有效,早期骨转换标记物的下降与3年后骨密度的改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otase,BA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urinary hydroxyproline/creatinine,HYP/Cr)及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urinary deoxypyridinoline/ereatinine,DPD/Cr)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骨代谢指标、骨折风险、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HO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软件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2种方法评估骨折风险;检测晨起血清BGP、BAP,尿HYP/Cr、DPD/Cr;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绝经后妇女常见骨折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1)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呈升高趋势,L2-4、L-FN、Ward's三角、L-distal forearm等4个部位的BMD呈降低趋势;BGP、BAP在51 ~ 55岁阶段有明显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2)骨代谢指标与骨折风险相关性:BGP与2种骨折风险评估结果均呈负相关(P<0.01),BAP、HYP/Cr、DPD/Cr与2种骨折风险评估结果均呈正相关(P<0.01);(3)骨代谢指标与BMD相关性:BGP与4个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以L2-4最为显著(r值=-0.739).BAP、HYP/Cr、DPD/Cr与4个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P<0.01),其中BAP与Ward's三角BMD高度相关(r值=0.729),HYP/Cr、DPD/Cr与L2-4部位BMD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536、0.751);(4)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相关性:4个部位的骨密度与2种方法评估的骨折风险呈正相关(P<0.01),L-FN、L2-4的BMD与FRAX、OSTA指数风险分级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妇女的四项骨代谢指标与FRAX评估结果、OSTA指数、骨密度均有相关性,监测BGP、BAP、HYP/Cr、DPD/Cr等指标对此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德尼单抗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蛙鱼降钙素。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德尼单抗。分别在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Ⅰ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_(2-4))、股骨颈、大转子以及全髋BMD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_(2-4))、股骨颈、大转子以及全髋BMD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LP、NTX/Cr、BGP以及β-CrossLap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LP、NTX/Cr、BGP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β-CrossLap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尿、血以及粪常规均无明显变化,且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情况。结论德尼单抗联合蛙鱼降钙素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测定178例绝经前女性SLE患者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以及T值,血钙、磷浓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钙素(BGP)、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并将SLE组患者分为SLE初诊组与治疗组,分别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初诊组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及T值,血清AKP、尿NTX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而腰椎骨密度T值、血清BGP较正常对照组低(P<O.05);SLE治疗组的腰椎BMD、T值和股骨颈1值,血清BGP低于正常对照组,但股骨颈BMD、血清AKP、尿NTX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SLE治疗组的腰椎、股骨颈BMD与T值均显著低于SLE初诊组.SLE组的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率分别为6.74%、16.85%.结论 绝经前SLE患者较同年龄正常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血清BGP和腰椎骨密度可能较早反映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2~5期患者各25例,应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1-4腰椎前后位BMD和T值,检测血清IGF-1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表达。结果 CKD5期患者BMD和T值与体检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GF-1值显著减少(P0.01),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增高(P0.01),且血清IGF-1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673)。结论 BMD测定敏感性较高,是目前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较好方法;血清IGF-1值不仅可反应骨转换水平高低,而且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BMD的变化相平行,对CKD患者肾性骨病早期诊治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中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质疏松症(OP)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110例与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血气及肺功能检测分析。结果 COPD组胸椎(T12)腰椎(L1-2)BMD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HOP/Cr),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表现为骨吸收亢进和骨密度降低,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对女性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96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性,根据TSH水平进行三分位数法分组,未绝经组:T1组(0.27-2.00 mIU/L)、T2组(2.01-2.8mIU/L)及T3组(2.81-4.2 mIU/L);绝经组:T1组(0.27-2.01 mIU/L)、T2组(2.02-3.23 mIU/L)及T3组(3.24-4.2mIU/L)。比较各组间血钙、血磷、25(OH)vitD、腰围、BMI、BMD水平之间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TSH水平与骨量等级之间的相关性。以BMD作为因变量,对其分层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TSH水平对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结果 (1)绝经期组T1组和T2组的左前臂BMD均明显低于T3组(P0.05),T1组和T2组右跟骨BMD均明显低于T3组(均P0.05);未绝经组3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2)绝经组分层后的TSH水平与右跟骨、左前臂骨量等级呈负相关(r=-0.228,P0.05;r=-0.145,P0.05)。未绝经组分层后的TSH水平与右跟骨、左前臂骨量等级无相关性。(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分组后的右跟骨BMD作为因变量,校正性别、年龄、BMI、腰围、血钙、血磷、25(OH)vitD后,绝经后女性T1组能够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OR=2.278,95%CI 1.011~5.132,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正常范围低水平TSH的骨密度更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multi-detector CT volumetric helical,MDCT VH)扫描中添加骨密度检查内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腰椎检查的体检者80名(56-68岁老年女性),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两种方法测算受检者L2-L4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2007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ISCD)制定的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对同组受检者诊断,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L2BMD值、L3 BMD值、L4 BMD值、平均BMD(mean BMD)值、T值、Z值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两者间出现的差异与可能影响因素如:年龄、体质指数、腹围、臀围、扫描层面夹角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反映骨质疏松程度的meanBMD值、T值、Z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法测量BMD值、T值相关性较高,BMD值的相关系数=0.975(P0.05),T值的相关系数=0.97(P0.05)。结论腰椎MDCT VH扫描骨密度测量具有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获取内容丰富,能间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节约医疗成本,临床实用意义高,可尝试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改变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诊断T2DM患者111例(男性75例,女性36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T值不同分为2个亚组:骨量正常组(T值-1.0SD);骨量减少组(-2.5 SDT值≤-1.0 SD);比较两组之间各种生化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骨量减少组的年龄大于骨量正常组(P0.05),而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低于后者(P分别0.05及0.01)。骨量减少组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取自然对数值(Ln(HOMA-IR))稍低于骨量正常组,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合并脂肪肝的比例为51.2%,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合并脂肪肝的比例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量减少组的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P均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与舒张压负相关(P0.05),与体重、空腹血糖(FBG)、Ln(HOMA-IR)正相关(P均0.01)。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均与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与体重、腰围、BMI及尿酸正相关(P均0.01)。在校正年龄、体重及BMI等影响因素后,股骨颈骨密度与HDL-C负相关(r=-0.269,P=0.028)。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的骨密度除了与年龄及体重有关外,升高的HDL-C水平可能与骨密度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舌象瘀斑指数与骨密度及骨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PMO组)30例,骨密度(BMD)正常绝经妇女(非PMO组)30例,均采用ZBOX-I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进行舌象采集,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L2-L4腰椎BMD,疼痛VAS评分法进行骨痛评分。结果 PMO组舌象瘀斑指数明显高于非P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O组舌象瘀斑指数与骨密度T值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负相关;PMO组骨痛VAS评分明显高于非P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MO组舌象瘀斑指数与骨痛VAS评分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正相关;非PMO组舌象瘀斑指数与骨密度T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非PMO组舌象瘀斑指数与骨痛VAS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舌象瘀斑指数与骨密度及骨痛VAS评分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血清硒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以及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之间相关性。方法检测156例正常骨密度和162例骨质疏松症的血清硒、25-羟基维生素D、PTH、骨钙素、PINP、CTX和NTX/Cr等指标水平。腰椎和股骨颈的BMD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探索了血清硒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症女性的血清硒水平低于正常骨密度的女性(P0.05)。在骨质疏松症妇女中,血清硒水平与年龄、绝经年限、BMI、PTH、骨钙素、PINP、CTX和NTX/Cr水平呈负相关,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在正常骨密度组,血清硒水平与这些参数均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调整年龄和BMI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硒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绝经年限、PTH、骨钙素、PINP、CTX和NTX/Cr呈负相关。对年龄和BMI进行调整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BMD的预测因子,血清硒和PINP、CTX是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硒水平降低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降低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骨量状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探讨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OP)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T2DM患者264例(男性133例,女性13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按T值不同分为3个亚组:骨密度正常组(T值-1.0);骨量减少组(-2.5T值≤-1.0);OP组(T值≤-2.5)。比较3组之间各种生化、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OP组的年龄明显大于其余两组,体重及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均0.05)。2OP组的血清BALP及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OP组和骨量减少组的L1-4、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尤以OP组下降明显(P均0.05)。3男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尿酸明显低于其余两组,而血清TRACP-5b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女性T2DM患者中,OP组的血清BALP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4在校正性别、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影响后,腰椎骨密度与尿酸正相关(r=0.137,P0.05),与BALP、TRACP-5b负相关(r=-0.281,-0.146,P均0.05)。股骨颈骨密度与舒张压、BALP、TRACP-5b负相关(r=-0.135,-0.237,-0.136,P均0.05),全髋骨密度与BALP负相关(r=-0.25,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OP发生有关(P0.05)。结论年龄、BALP、低体重、低血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发生OP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AART治疗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70例HIV感染者,根据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未接受HAART治疗组,接受HAART治疗1年组,2年组,3年及以上组,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年龄、体重、身高、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浆OPG、RANKL)水平,流式技术检测CD4+T细胞绝对计数,使用PCR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通过定量跟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患者左足跟骨骨密度,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HAART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血浆RANKL水平升高。治疗3年组跟骨骨密度值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5)。治疗1~2年组BMD Z值与治疗3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跟骨骨密度与HAART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青年人群中,接受HAART治疗后HIV患者骨密度降低,不同治疗时间段骨密度具有明显差异,需定期复查骨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临床选取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老年男性病例35例,平均年龄(75.56±5.8)岁,给予口服补肾壮骨颗粒剂,钙尔奇D片和法能胶丸做为基础用药.分别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患者BMD、BAP、TRAP5b、BGP4项骨转换指标,并将服药前后测定值做比较.结果 服药半年后患者的BMD及BAP较服药前升高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TRAP5b较服药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BGP服药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与钙剂、维生素D联合应用,能抑制骨吸收,降低血清TRAP5b;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BAP及BGP含量,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女性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血清尿酸(uric acid,U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股骨颈BMD、股骨大转子BMD、股骨粗隆间BMD、髋部整体BMD、Ward’s区BMD、TC、TG、HDL-C、LDL-C、UA、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 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Vit D-T)及基础疾病情况等资料。髋部BMD、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β-CTX、PINP、Vit D-T、TC、TG、LDL-C、HDL-C、UA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股骨颈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与BMI、Vit D-T、TG、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大转子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粗隆间BMD与年龄、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UA呈正相关(r0,P0.05)。髋部整体BMD与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Ward’s区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LDL-C、UA呈正相关(r0,P0.05)。T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TG与UA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LDL-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髋部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血脂的相关性不同,适当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及尿酸有利于维持骨量,预防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KP,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I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结果术后24 h、6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LP和NTX/Cr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TH联合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血清BALP和NTX/Cr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WISP1、sFRP5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名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老年内科住院且初诊为T2DM患者,年龄在50~80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对以上受检者进行腰椎及髋部BMD测定,以最低T值作为分组依据,将受检者分为:T2DM并骨量正常组(n=42例);T2DM并骨量减少组(n=43例),T2DM并骨质疏松症组(n=40例)。详细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和体重等相关资料,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测定HbA1c、FPG、N-MID、P1NP、β-CTX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WNT1诱导型信号传导途径蛋白1(WIS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结果三组间血清sFRP5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骨量减少组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 05),且sFRP5与BMD呈负相关(r=-0. 417,P0. 05);(2)三组间WISP1相互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骨量减少组均比骨量正常组都要低(P0. 05),且WISP1与BMD呈正相关(r=0. 22,P0. 05)。结论血清脂肪因子sFRP5、WISP1水平的变化与T2DM患者BMD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骨量减少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检测了220例糖尿病患者的桡骨骨密度(BMD)、血钙(ca)、磷(P)、硷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BG)、C肽、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索(CT)、24小时尿Ca和羟脯氨酸(HOP)。结果显示骨量减少有94例.为42.7%,其中BMD1SD44例,占20%,-2SD50例,占22.7%。BMD减少组24小时尿Ca、HOP、ALP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伴糖尿病肾病是BMD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NIDDM组中,BMD与C肽/FBC的比值呈正相关(r=0.546,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