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神经电刺激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可能促苏醒作用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天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持续电刺激7天后,两组治疗相同。刺激一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伤后3月时的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并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和刺激结束后昏迷患者脑脊液中E、NE、DA、β-EP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持续刺激一周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1±1.21)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1.99±0.6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的β-EP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脑脊液中DA、NE、E在神经电刺激前后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减少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刺激后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及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方法 将97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GCS评分和CT检查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分,对照组平均提高2.0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 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促苏醒作用,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加可能是高压氧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严重脑损伤昏迷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n =15 )和对照组 (n =15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 7d ,每天刺激一次 ,每次 30min。并于第一次刺激前行首次SPECT显像 ,显像结束后立刻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 30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行第二次显像 ,用视觉分析和利用BFCR数学模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刺激前、后病灶部位的rCBF进行分析和比较。刺激 1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 ,持续刺激 1周后 ,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 4 .8分 ,对照组平均提高 2 .0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促苏醒作用 ;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高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在促醒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 和治疗组(n=30),实施同样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28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加用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修订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评价其治疗后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所致的意识障碍方面的促醒作用.结果 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Glasgow评分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采用穴位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促醒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n=18)采用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而对照组(n=17)只采用常规治疗,全部患者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神经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电刺激小脑 30例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以观察临床疗效 ,观察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并与 30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不接受该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 )作对照 ,于治疗 1 0天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 (t=1 .62 2 ,P >0 .0 5) ,二组治疗后评分减少值比较则有显著差异 (t=2 .2 0 1 ,P <0 .0 5) ,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分类达 6分以上的比例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X2 =9.98,P <0 .0 1 ) ,脑循环动力学参数 (CVA)有明显好转。结论 电刺激小脑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改善脑梗死病灶区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分析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按常规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在同一时点内,观察组的FMMS评分以及Ba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缺损及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以氟西汀胶囊治疗组(n=48)和高压氧治疗组(n=48)作为9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要的分组形式,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10.14±4.21)分和抑郁量表评分(23.38±3.71)分均明显低于氟西汀胶囊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16.77±5.03)分和抑郁量表评分(32.86±4.21)分(P0.05)。结论使用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疾病,对于患者神经缺损和抑郁症状的缓解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电刺激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63例,对照组60例,均行常规降低颅内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及电刺激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Barthel指数康复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与电刺激治疗能明显提高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以探索其可能的促醒机制。方法:将30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给予常规促苏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同时行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行GCS昏迷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93.50±9.67)与(37.15±5.36)cm/s,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脑干听诱发提示Ⅰ~Ⅴ、Ⅲ~Ⅴ波间潜伏期差缩短,Ⅲ、Ⅴ波波幅增高。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38分,对照组平均提高2.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电活动,对昏迷患者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76例早期神经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早期神经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力所能及的康复锻炼。治疗前后两组均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s指数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为10.36±5.82分,对照组为17.25±6.9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33,P<0.05),Barthes指数治疗治疗组为76.35±11.98分,对照组为61.24±9.81分,两组比较有有显著性差异(t=3.710,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训练对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脑卒中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营养情况、饮水试验评分;治疗前后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QOL评分.结果 神经肌肉电刺激组脑卒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x2=5.165,P<0.0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营养情况、饮水试验评分(1.52±0.12)分、(23.18±3.59)分比对照组(3.12±0.22)分、(20.34±3.94)分,(P<0.05).两组治疗前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QOL评分接近(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QOL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不良心理应激,改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n=8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80),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10d 1个疗程,而B组对照组(n=80)。仅按常规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发现接受电刺激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15d以及60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dP〈0.05,60d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肢肌力与痉挛程度、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神经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BNF)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分(10.98±2.42)分,比对照组(15.45±2.41)分低(P<0.05);观察组患肢肌力评分(4.28±0.48)分,患肢痉挛程度评分(2.62±0.42)分,分别比对照组(3.37±0.45)分、(2.94±0.54)分优(P<0.05);观察组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6.68±5.22)分,比对照组(77.95±5.21)分高(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间收治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运动功能(62.72±5.77)分、生活能力(68.99±5.89)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14.72±4.0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给予实验组患者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2.15±0.27)分和(2.90±0.79)分,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术后昏迷超过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脑损伤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GCS评分、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CRS-R)、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GCS和CRS-R评分分别为(11.01±1.19)和(8.62±1.34),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EEG以及BAEP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改善脑神经电生理活动,促进脑损伤术后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性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吞咽功能评级5级以下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13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加用v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2个疗程后进行吞咽评级比较。结果:2研究组吞咽评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用神经电刺激治疗后,单侧大脑卒中组疗效优于双侧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疗效优于出血性脑卒中组。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明显提高卒中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熄风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60)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给予通络熄风方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b A1c水平、ADL评分、FBG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FBG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ET-1、TXB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O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通络熄风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