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重建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4例(84髋)行机器人辅助THA的患者,男41例,女43例;年龄23~75岁,平均(56.3±12.7)岁。按解剖重建理念进行术前规划,术后对患者生物力学指标髋臼偏心距(AO)、股骨偏心距(FO)、联合偏心距(CO)、旋转中心高度、下肢长度差(LLD)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遗忘关节评分(FJS)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平均20.7°±2.3°,外展角平均41.1°±2.9°,其中3髋(3.6%)位于“Lewinnek安全区”外,81髋(96.4%)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术侧AO、FO、CO及旋转中心高度均得到比较好的重建,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好地恢复了LL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偏股骨柄(127°颈干角)使用率为71.4%,高偏股骨柄与标准股骨柄(132°颈干角)均可以较好地重建FO,两组FO、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xFO与健侧FO的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偏心距重建的相关因素,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的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对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111例111髋术后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健侧的颈干角、偏心距,患侧术后的偏心距及旋转中心的重建情况,结合假体的颈干角及颈长,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偏心距的重建与旋转中心的重建、假体颈干角、假体颈长的相关性。结果偏心距的重建与旋转中心的重建有明显相关性(X~2=10.12,P〈0.005,r=0.48)。与健侧颈干角相比,假体颈干角较小的病例比颈干角较大的病例能更好的重建偏心距;健患侧颈干角相差范围控制在3°以内可使患侧偏心距获得较好的重建;不同假体之间偏心距的重建没有差别(X~2=0.411 1,P〉0.05)。各长短颈的假体偏心距重建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别(X~2=1.242 0,P〉0.05)。结论 THA术中要重建偏心距,首先要尽量恢复髋关节的旋转中心;其次要选择适宜的颈干角假体,即使不能选择解剖型的颈干角假体,也要选择接近解剖颈干角的假体,二者的相差范围应在3°以内;最后要考虑假体的颈长,综合多因素作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对股骨近端解剖重建的影响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101例行单侧TH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将患者分为A、B组,A组52例使用颈干角为135°的股骨柄,B组49例使用颈干角为127°的股骨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病因、病程及术前股骨颈干角、双下肢长度差、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行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术后健侧和术侧股骨偏心距、术后术侧股骨偏心距相对于健侧变化值(x FO)、该变化值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比值(sd FO)、计数sd FO15%或—15%患者例数(即离群者)、全局偏心距、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等。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假体脱位、翻修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3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7,P=0.832)。B组x FO和sd FO均显著大于A组(P0.05);A组离群者20例,B组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术后3个月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全局偏心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双下肢长度差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3,P=0.689)。结论在THA中,不同颈干角假体均可较好重建股骨近端解剖,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27°颈干角股骨假体可能使THA术后股骨偏心距过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恢复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旋转中心的距离,以重建患侧股骨偏心距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以此数据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患侧假体,通过术中进行适当调整,使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假体中心的距离与健侧一致,术后再测量两侧股骨偏心距,判断患侧股骨偏心距重建情况,按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小于等于4mm为重建组,差距大于4mm为非重建组,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重建组患者74例,非重建组26例,重建率74%;重建组Harris评分为优良率为94.59%,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0~36个月,无感染、松动和脱位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健侧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为参考,术中使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假体中心的距离与健侧一致,可明显提高患侧股骨偏心距重建率,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因股骨头坏死行MAKO机器人辅助THA的患者23例32髋(MAKO THA组),随机抽取相同时间段因相同诊断行常规THA的患者23例32髋(常规THA组)。两组患者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分期、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下肢长度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KO THA组在机械臂的辅助下进行髋臼侧磨削和假体安装,在MAKO系统的反馈下行下肢长度及偏心距调整,其余术中操作与术后处理同常规TH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影像学参数(外展角、前倾角、下肢长度差、偏心距差),MAKO手术计划与术后X线片髋臼假体位置的一致性,MAKO手术计划与术后CT髋臼假体外展角和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位置重建情况,探讨假体位置参数与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总结假体位相参数的安全范围。 方法对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52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2年的前瞻性研究。术后第3天未负重前首次拍摄患侧髋关节正侧位及骨盆正位X线片,分析髋臼及股骨柄假体的位置参数,包括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头旋转中心、股骨垂直偏距、股骨偏心距、外展肌力臂、重力力臂、股骨柄内外翻、颈干角。术前和术后24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采用SPSS 17.0软件对量表进行Cronbach's (系数同质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t检验以评价其信效度,并评价假体位置参数与SF-36各项评分提高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52名患者(52髋)均完成了随访,根据THA术后首次X线片获取假体位置参数。除情感职能外,手术前后的SF-36量表内部一致性显示Cronbach's α系数>0.7;重测信度显示相关系数(CC)ICC>0.8;分半信度显示Pearson相关系数>0.874;反应度显示SF-36量表能较好地反应THA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状况;结构效应单因子分析结果示全部36个条目在各自维度上的因子载荷为0.23~0.87(P<0.05),其中3个条目的载荷小于0.30。多因子分析结果χ2/df=3.16,拟合优度指数(GFI)=0.892,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9,表明SF-36的各拟舍指数均在可被接受水平;证明SF-36的内部结构与其理论架构有很高的一致性。假体位置参数与SF-36各维度的相关系数都为正数,除GH外SF-36各维度与髋臼假体位相参数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6,SF-36各维度与髋关节旋转中心体位相参数间高度相关,SF-36中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与股骨垂直偏距间相关系数大于0.7,SF-36中各维度与两侧股骨偏心距比例参数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7,SF-36中SF、MH与外展肌力臂及重力力臂相参数间相关系数大于0.8,余者均大于0.7,SF-36各维度与股骨柄假体位相参数间相关系数在0.329~0.757之间,SF-36中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与颈干角位相参数间相关系数在大于0.7。 结论SF-36量表信度、效度均较好,可用以评估THA患者生命质量。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各个领域均明显低于正常人,THA术后均得到改善。SF-36各维度可全面反映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状态下的生命质量。通过对假体位相参数与SF-36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分析认为: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适当范围分别为(45±5)°、(15±5)°;颈干角应控制在(125±10)°内;髋臼假体应置于髋臼解剖位置上,以健侧为参照重建旋转中心;术后患侧肢体长度较健侧缩短不宜超过10 mm;避免减小股骨偏心距、外展肌及重力力臂;尽量保持股骨柄中立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髋关节旋转中心定位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Ⅰ科采用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为37~65岁,平均51.8岁。运用3D打印髋关节旋转中心定位器辅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臼杯的外展角、前倾角及髋关节旋转中心,记录患者手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O2(患侧)与解剖旋转中心O1(健侧)的符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髋关节旋转中心O2与解剖旋转中心O1的纵坐标分别为(19.36±3.61)、(18.33±3.41)mm,横坐标分别为(39.93±2.97)、(39.99±3.16)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中心符合。术后患侧外展角与髋臼前倾角均在正常范围内:外展39.3°±3.2°,前倾14.6°±1.2°。末次随访时14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2.3±3.2)分提高至(94.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3,P=0.002);优13例,良1例。随访期间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髋臼及股骨假体松动,未见异位骨化形成。结论3D打印髋关节旋转中心定位器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协助髋关节旋转中心的重建,精准植入髋臼假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使用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KHO型)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51例单侧髋关节病变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女20例,男31例;年龄21~71(50.8±13.3)岁。分别在术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展力臂、股骨偏心距、髋臼偏心距、下肢长短差异。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假体的稳定性。结果:患侧股骨偏心距、联合偏心距、外展力臂均明显大于健侧(P<0.05)。患侧髋臼偏心距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髋(33.3%)的股骨偏心距得到了正常重建,其中15例(88.2%)双下肢等长。34髋(66.7%)股骨偏心距大于健侧,34例(100%)双下肢等长。5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42.3±7.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8.0±7.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1±3.1)(P<0.001)。结论:高偏心距Corail假体在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虽未能正常重建股骨偏心距,但并不影响下肢长短的重建和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arthroplasty,THA)术中髋臼中心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月,对29例(32髋)DDH患者行THA。男6例(6髋),女23例(26髋);年龄45~67岁,平均50.6岁。左侧22髋,右侧10髋。DDH按照Crowe分型标准:Ⅰ型12髋,Ⅱ型20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9~4.4 cm。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8.6)分。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1髋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4年6个月,平均2.3年。术后下肢延长0.5~5.8 cm,平均2.5 cm。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7±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0)。X线片检查示,术后1例1髋髋臼杯假体松动,1例1髋髋臼杯假体外移且外展角过大;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髋臼杯及股骨假体松动和下沉。术后1年髋臼中心水平位置、髋臼中心与泪滴连线垂直距离、髋臼垂直外展角、股骨偏心距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DH行THA时重建髋臼中心能有效延长患者肢体,提高关节功能,降低关节置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钽金属Jumbo杯重建严重Gross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使用钽金属Jumbo杯实施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49~78岁,平均(68± 7)岁。纳入标准:单侧初次翻修(对侧髋关节正常);翻修原因均为无菌性松动;Gross Ⅲ型和Gross Ⅳ型使用Jumbo杯翻修。排除标准:缺血性骨坏死;假体与宿主骨接触面积<30%;任何原因导致的失访。观察其髋关节Harris评分、髋臼外展角变化、髋臼旋转中心(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移)变化等情况及并发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手术前后计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14)个月。没有出现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只有1例患者于术后5 d后脱位,腰麻下闭合复位,术后皮肤牵引4周,至末次随访未发生脱位。术前Harris评分(32.8±4.8)分,末次随访时(87.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6,P<0.05)。髋臼外展角和位移变化分别小于4°和4 mm,患侧髋臼中心(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末次随访时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P<0.05;t=5.53,P<0.05)。末次随访时健患侧髋臼旋转中心位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t=0.44,P>0.05)。术后髋臼旋转中心相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变,与健侧相比差异不明显,基本重建了正常的髋臼旋转中心。 结论钽金属Jumbo杯增加与宿主骨接触面积,假体植入技术简单,减少植骨量,最大限度恢复旋转中心,臼杯骨长入快,可以取得显著的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手术后测量,探讨其变化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随访本院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87例(92髋),均为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年1个月,测量手术后双髋关节X线片,比较术后假体股骨偏心距、旋转中心与解剖股骨偏心距、旋转中心符合率,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均恢复(A组)27例(29.35%),(B组)仅FO恢复23例(25.00%),(C组)仅HJC恢复31例(33.70%),(D组)FO及HJC均未恢复11例(11.96%),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96.30%,B组为73.19%,C组为74.19%,D组为27.27%,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与B组(P=0.039),A组与C组(P=0.029),A组与D组(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偏心距及旋转中心的恢复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髋臼安装调节装置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对髋臼位置安放不良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3例行THA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在THA术中使用髋臼安装调节装置,对照组在THA术中不使用髋臼安装调节装置。记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摄标准位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的侧倾角和前倾角。术后6个月对患髋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并调查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手术时间:实验组为(85.00±13.86)min,对照组为(75.00±12.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实验组为(238.5±101.17)ml,对照组为(235.65±98.8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臼假体侧倾角和前倾角,实验组分别为43.97°±2.12°和16.37°±2.08°,对照组分别为45.19°±4.46°和15.58°±4.43°;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实验组为88.95分±6.86分,对照组为88.17分±6.13分;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100%;以上3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侧倾角值和前倾角值波动较小,可重复性好,对照组侧倾角值和前倾角值波动较为明显。结论在THA术中应用髋臼安装调节装置可将髋臼假体的侧倾角和前倾角有效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髋臼导板在单侧全髋关节成形术(THA)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选取人尸体髋标本20例(由昆明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提供)进行实验研究。每例标本右侧定义为导板侧,左侧定义为对照侧。经CT扫描后对每例标本髋关节行三维重建,计算并确定导板侧髋关节旋转中心(HJC)及旋转轴线,设计并制作与导板侧髋臼Harris窝表面形态一致的反向导板,辅助THA术中髋臼假体植入。测量术后导板侧髋臼假体与对照侧髋臼的外展角(β)、前倾角(α)、HJC与泪滴的垂直距离(H)和水平距离(W)并进行比较。采用Prism 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性化髋臼导板与髋臼Harris窝贴合紧密且稳定性好。髋臼导板辅助臼杯假体植入后与对照侧髋臼方位对称。导板侧与对照侧β角分别为(49.9±4.1)°和(49.5±4.7)°,α角分别为(17.7±3.1)°和(18.3±3.5)°,H值分别为(21.6±2.8)mm和(21.9±3.4)mm,W值分别为(29.7±3.1)mm和(30.90±3.31)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髋臼导板可做为辅助单侧THA术中髋臼假体准确植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严亮  王彭  周海斌 《中国骨伤》2020,33(11):1001-1005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40~75岁;CroweⅡ型5例,Crowe Ⅲ型14例,Crowe Ⅳ型6例。应用3D打印术中导板组12例,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两组均为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患侧和健侧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旋转中心至坐骨结节连线垂直距离。结果: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3D打印导板组相对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P<0.05)。3D打印导板组臼杯位置(旋转中心距坐骨结节连线距离、前倾角、外展角)与健侧髋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患侧旋转中心距坐骨结节连线距离、前倾角与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展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两组均无术后感染和假体松动。。结论:3D打印术中导板技术对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个体化、精准化,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关节科行初次单侧THA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直接前入路组(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61.8±7.2)岁;后路入路组(posterior approach, PA)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3.4±8.3)岁。使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评价术中和术后1周髋臼假体位置情况,术后1周和6个月评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再次骨折,脱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髋臼前倾外展角校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经直接前方入路(DAA)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11—2021-07行THA治疗的65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3D打印组(31例)和传统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髋臼假体置入外展角、前倾角与设计值的差异和术后髋关节假体角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打印组患者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患者的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与术前设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的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与术前设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髋关节3D打印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时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安放角度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3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患者末次改良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不同组间的髋关节活动度、改良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结果外展角35°~45°组、45°~55°组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比≤35°组、55°组高,外展角各组的髋关节活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45°~55°组、35°~45°组、≤35°组与55°组。前倾角各组Harris评分比较,15°~25°组高于5°~15°组高于≤5°组,前倾角各组的髋关节活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5°~25°组、5°~15°组、≤5°组与25°组。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随访中,外展角重建于35°~55°比重建于≤35°、5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要好,但重建于45°~55°可获得最优的髋关节活动度;髋臼前倾角重建于15°~25°可能为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假体置入的最佳选择,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智能手机角度测量软件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测量髋臼假体植入角度的准确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9月,在50例患者THA术中利用智能手机的角度测量软件测定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男24例,女26例;年龄37~83岁,平均71岁。左髋22例,右髋28例。关节置换原因: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均排除髋臼发育异常。术后1周摄骨盆正位X线片,利用PACS系统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自身测量的可靠性,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术中手机测量及术后PACS系统测量结果差异;定义术后PACS系统测量髋臼假体角度大于手机测量值为+,反之为-,计算术中及术后角度测量误差范围。结果术中手机测量及术后PACS系统测量髋臼前倾角、外展角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术中手机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4.02±1.33)°,前倾角为(17.62±2.20)°;术后PACS系统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4.74±4.05)°,前倾角为(17.22±5.57)°;两种方法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77,P=0.482;Z=-0.368,P=0.713)。术后PACS系统测量44例髋臼假体角度在安全区范围内;6例前倾角超出安全区范围1~5°,外展角超出安全区范围1~3°。髋臼假体前倾角术中及术后测量前倾角偏差为-21~+10°、外展角为-10~+9°,提示与术后PACS系统测量值比较,术中手机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偏大,外展角偏小。结论 THA术中利用智能手机的角度测量软件确定髋臼假体植入前倾角及外展角方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3D技术辅助植入钽金属块治疗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伴有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术16例(18髋),男11例,女5例;年龄(58.06±8.29)岁(范围44~69岁)。感染性松动3髋,无菌性松动15髋;PaproskyⅢA型骨缺损13髋,ⅢB型骨缺损5髋。术前使用3D技术进行精确规划,术中应用钽金属块和臼杯修复髋臼骨缺损。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臼杯的前倾角、外展角、患侧与对侧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比值、旋转中心水平距离比值、股骨偏心距比值的差异,比较手术前后臼杯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的比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影像学松动的表现。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臼杯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的比例由术前的22%(4/18)提高至术后的6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患侧髋臼前倾角为11.99°±6.91°(范围1.71°~26.36°),外展角为44.91°±5.93°(范围35.6°~56.0°);患侧与对侧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比值为1.10±0.20(范围0.87~1.62)、水平距离比值为1.00±0.18(范围0.69~1.46)、股骨偏心距比值为1.01±0.66(范围0.51~3.56)。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72±12.18)个月(范围14~5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为(77.28±4.80)分(范围65~85分),末次随访时为(80.9±5.2)分(范围69~89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脱位及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结论3D技术辅助钽金属块植入修复严重髋臼骨缺损能够提高髋关节假体安放的准确性,术后早期假体稳定无松动,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进行数字化假体模板测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假体选择及置入位置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07—2014-07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行THA的患者2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应用数字化假体模板进行术前计划,对照组以传统X线片模板进行术前计划。术后再进行影像学检查验证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前测量髋臼外展角与术后实际髋臼外展角差值的绝对值为(3.600±3.971)°,对照组为(8.583±6.265)°,试验组髋臼外展角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0,P0.05)。试验组术前测量髋臼前倾角为(20.133±3.695)°,术后实际髋臼前倾角为(20.133±13.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05)。试验组术前计划假体型号与实际使用假体型号一致以及只相差1个型号者13例(86.7%),对照组为7例(58.3%),试验组例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数字化假体模板测量可以提高THA假体选择及假体置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