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安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用安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后Hp根治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4,(7):837-838
目的:探讨安胃汤与泮托拉唑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9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使用安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5例,使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泮托拉唑),比较治疗后1月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情况并统计疗程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月及治疗后1年其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阴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法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能更快的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胃汤与泮托拉唑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根治HP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安胃汤+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HP根治情况,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转阴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HP转阴率38.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胃汤与泮托拉唑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HP转阴率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3.2%,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建中汤(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芪、桂枝等)配合西药(奥美拉唑)治疗本病73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敛溃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9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胃血止糊剂治疗,比较2组胃镜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与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镜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与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利于溃疡愈合,同时减轻西药毒副作用,且服用方便,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随访3个月2组胃溃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而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胃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少病情复发,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DU)和/或胃溃疡(GU)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50例,每日口服泮托拉唑20 mg、痢特灵0.1 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g,连服2周以后泮托拉唑20 mg 2次/d口服4周;第2组抗幽门螺杆菌方法同第1组,疗程缩短为1周,以后泮托拉唑仅予20 mg 2次/d口服5周,疗程结束达4周时复查胃镜及感染情况,40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第1组和第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和9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6个月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为7%。结论2种方案均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随机抽取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两组,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对比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基础上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进一步分析患者短期复发率等。方法:回顾性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四联疗法,观察组则同时应用甘草泻心汤。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胃镜总有效率88.9%,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溃疡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胃溃疡的疗效尚可,同时辅以中药方甘草泻心汤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小溃疡面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襄、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口服,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4.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6%。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与PPI三联方案治疗无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8例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单纯给予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对照A组85%,对照B组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疗效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奥曲肽或泮托拉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确诊胃内Hp感染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泮托拉唑加中药根幽汤(协定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口服泮托拉唑、奥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Hp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根据三联方案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7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89例)与对照组(81例),前者接受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方案治疗,后者接受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d、第14d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溃疡愈合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5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草泻心汤,10天后观察2组患者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高于对照组的47.1%,观察组Hp根除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和Hp 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3±5.2)mm~2、6.8%,均低于对照组的(17.5±5.1)mm~2、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四联疗法,且有助于减小溃疡面积,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奥美拉唑对活动期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72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给予根除Hp感染四联疗法治疗,第3~4周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观察2组Hp根除率、溃疡组织学愈合情况、Hp再感染率及溃疡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内镜下胃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在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性、黏膜厚度及腺体形态方面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随访6月,治疗组Hp再感染率及溃疡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奥美拉唑对活动性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及复发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DU)和/或胃溃疡(GU)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50例,每日口服泮托拉唑20mg、痢特灵0.1g、阿莫西林1000mg,2次/g,连服2周以后泮托拉唑20mg2次/d口服4周;第2组抗幽门螺杆菌方法同第1组,疗程缩短为1周,以后泮托拉唑仅予20mg2次/d口服5周,疗程结束达4周时复查胃镜及感染情况,40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第1组和第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和9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6个月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为7%。结论2种方案均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给予蒙药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18例,只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给予HP根除标准三联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比较,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疼痛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8%,对照组为7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药复方通拉嘎-5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2例)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