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为14d,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比较比较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血脂、hs-CRP和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Hcy水平仅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提高UA的疗效,能降低血中hs-CRP和Hcy水平,从而降低UA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CRP浓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6%明显优于对照组87%(P<0.05)。观察组NO升高、CRP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分别为(33.2±5.3与53.3±6.3,34.8±4.9与48.3±6.2);(13.9±4.7与6.1±2.0,14.0±4.5与8.0±3.0)(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能升高NO,降低CRP,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治疗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丹红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10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心率、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2.37±0.26)mg/L和(1.25±0.21)mg/L,丹红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均明显降低,分别降至(14.22±3.56)ixmol/L和(12.87±4.52)0xmol/L,丹红治疗组降低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与脑心通胶囊联合用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脑心通和丹红联用,74例)和对照组(7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发病后第14天血清TNF-α和hs—CRP含量的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进行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间CSS评分和ADL评分的差异性,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之间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与脑心通联合用药可减少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及不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比较,探讨代谢综合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MS合并UA 70例,单纯UA 64例,单纯MS 6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以上各组间hs-CRP水平,并对hs-CRP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组hs-CRP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所有研究对象hs-CRP回归分析显示:log(hs-CRP)与UA(P<0.01)、MS(P<0.01)相关,模型R、R2分别为0.561、0.315。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回归分析显示:log(hs-CRP)与总胆固醇(P<0.05),MS(P<0.01)相关,模型R、R2分别为0.475、0.226。结论代谢综合征可以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扩冠、抗凝、调脂、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30ml溶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脉滴注,共治疗两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hs-CRP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前后自身比较均见明显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果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使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从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延缓ACS的发展与恶化。  相似文献   

9.
10.
何红梅 《中国药业》2011,20(14):75-7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系列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脑梗死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首要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1]。导致ESRD患者并发CVD的因素很多,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贫血、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以外,近年逐渐认识到某些非传统性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的非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转甲基后形成的中间代谢产物,肾脏是其重要的代谢场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UAP患者17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90例,给予常规心内科降脂、抗凝等治疗措施;B组85例,在A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血浆CRP和Hcy水平,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A组的80.0%(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14d,两组患者血浆CRP和Hcy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B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法舒地尔通过降低炎性标记物CRP和Hcy水平起到稳定UAP患者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选取30例UAP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UAP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作为识别和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典型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UAP是AMI的前期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是UAP和AMI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有研究指出:慢性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晶  夏大胜 《天津医药》2006,34(10):691-69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抑郁性情绪障碍与T淋巴细胞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抑郁组(34例)及对照组(56例),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抑郁组CD8、T淋巴细胞表达HLA-DR高于对照组(26.39±6.17vs22.04±6.61,28.08±9.13vs23.86±9.02,均P<0.05),抑郁组CD4/CD8低于对照组(0.42±0.30vs0.62±0.52,P<0.05)。抑郁标准分与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性情绪障碍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以及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29例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C反应蛋白也有明显改变,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qd,步长脑心通2粒tid,两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运动试验结果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2周后并随访1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每天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率总有效率(92.50%和73.75%),优于对照组(68.57和54.29%)(P<0.05),治疗组运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且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1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1次/d,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两个疗程。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抗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凝集、调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8.4%,优于对照组的81.7(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测定52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Hcy和hs-CRP含量,并分析两者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与梗死面积旱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腩梗死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