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并跟骨成形减压术治疗跟腱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清理并跟骨成形减压术治疗37例跟腱Haglund综合征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疼痛VAS评分。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术中手术野清晰,手术时间21~45(34. 0±2. 7) min。X线片显示:斜平行线(跟骨下表面骨皮质连线与通过距骨后下缘的平行线)术前阳性,术后阴性。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9(13. 0±1. 9)个月。术后3、6、12个月与术前比较,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 0. 05),VAS评分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关节镜清理并跟骨成形减压术治疗跟腱Haglund综合征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的Haglund综合征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缝合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肩袖损伤的修复。目的:评价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应用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的22例(30足)Haglund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18足),女9例(12足),年龄22~48岁,平均(37.6±8.3)岁。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跟后方疼痛及肿胀,跟腱止点及周边压痛,撞击试验阳性;负重位X线片见跟骨后上结节突起,超出平行间距线;MRI示跟腱末端病变及跟骨后滑囊炎。术中行跟腱止点病灶清除后使用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重建跟腱止点,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维多利亚运动学会跟腱(VISA-A)评分评估治疗结果。同时测量负重侧位X线片上跟骨倾斜角(CPA)、跟骨后角(FPA)、平行间距线(PPL)。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9±9.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后跟肿胀、疼痛复发,无锚钉松动及移位、移植物取出、跟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平均VAS评分、跟骨倾斜角、跟骨后角、平行间距线阳性率分别由术前的(5.1±1.2)分、18.6°±1.8°、72.9°±2.4°、100%减少为末次随访的(1.8±0.7)分、15.1°±2.1°、45.3°±5.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VISA-A跟腱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84.9±4.9)分vs(42.5±4.0)分,(88.7±6.0)分vs(47.6±4.2)分,P<0.01]。结论: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治疗Haglund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术中对病灶彻底清创、增加肌腱跟骨足迹及腱骨接触面积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解剖性跟腱延长微创治疗儿童马蹄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马蹄足患儿12例16足,采用跟腱中段小切口关节镜入路,镜下经皮依次切断跟腱比目鱼肌肌腱跟骨止点部分和腓肠肌肌腱近端,背伸患足,使之达背伸20°~30°。自关节镜中段切口处以可吸收缝合器缝合已松解的跟腱,背伸位石膏固定6周。6周后负重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测量患足背伸角度,并行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6个月,足背伸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术前背伸(5.9±4.7)°,术后背伸(24.8±3.1)°,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与非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足背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对比,关节镜下组较传统长切口组有优势;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与经皮跟腱延长术未见明显差异。关节镜下跟腱延长未见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跟腱固定处无不适,患足背伸肌力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跟腱延长术,可镜下观察跟腱解剖分型,根据不同分型,实施确切跟腱延长松解,充分松解跖肌腱,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跟骨结节及跟腱钙化灶并用铆钉固定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7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跟骨结节及跟腱钙化灶并用铆钉固定跟腱止点治疗。术后复查相关影像学资料,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足踝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为7~21个月,平均15.8个月,末次随访见患足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正常,无足踝部皮肤感觉减弱等相关后遗症发生。随访AOFAS功能评分为81~98分,平均87.6分。优15足,良4足,可2足,优良率为90.48%。影像学资料提示跟腱愈合良好,周围无炎性反应、水肿及骨质增生。结论:对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效果不佳的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跟骨结节及跟腱钙化灶并用铆钉固定跟腱止点,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aglund病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例Haglun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33.5岁。手术方法采用俯卧位,跟腱内外侧入路,关节镜下行跟骨后炎性滑囊的彻底清理及跟骨后上方结节的切除(跟骨成形术)。术后患肢无需固定制动,早期康复锻炼,允许患者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负重,定期随访。结果 1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随访3~31个月,平均15.1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3.5±7.6)分,术后平均(90.4±8.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平均(7.2±1.7)分,术后平均(2.3±1.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优11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跟骨成形术是治疗Haglund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在Haglund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Haglund病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2.5岁。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足踝部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切口周围麻木。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5.8个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1~93分(平均83.6分)。其中优10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为86.7%。X线检查未见跟腱周围新生骨增生,MR提示跟腱愈合良好。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例踝关节创伤性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5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77分.关节镜下见到关节腔内大量滑膜增生,内外踝可见条索状滑膜增生组织,均在关节镜下予以切除并清理关节.结果 本组获得2~15个月随访.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4分.结论 踝关节镜检查成为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具有手术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足骨样骨瘤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足骨样骨瘤患者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1.25岁。受累部位为跟骨5例,距骨3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22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肿瘤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375分改善至术后平均0.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40.375分改善至术后平均92.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足骨样骨瘤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跟腱囊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例(9足)慢性跟腱囊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例(3足),女5例(6足),年龄32~51岁,平均50.4岁。手术方法采用跟腱外侧人路,剥离跟腱止点将跟腱向上掀起,清除跟骨后上炎性滑囊组织及侵蚀破坏的骨组织,用摆锯去除跟骨后上增生骨嵴并修理平整,如跟腱内有钙化及变性组织一并切除,用带线锚钉将跟腱缝合于止点上。术后踝关节跖屈位短腿石膏固定6~8周,定期随访。结果8例患者随访10~21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score,AOFAS),从术前平均54分提高到术后92分,恢复到正常功能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跟腱完全剥离、清除炎性滑囊及骨性突出是治疗慢性跟腱囊炎较好的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Haglund畸形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7~39岁,平均28.8岁。左踝10例,右踝6例。术前均表现为踝关节后侧疼痛,主动及被动跖屈时疼痛加重。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采取俯卧位跟腱旁入路,在关节镜监视下对Haglund畸形进行矫正。术中通过“C”型臂X线透视观察跟骨成形情况,从后内侧入路到后外侧入路交替使用刨刀和等离子刀清理跟腱前方发炎的滑囊,制作允许关节镜操作的“安全区域”。操作时手术器械始终背面朝向跟腱,最大限度地保护跟腱不被损伤。术后以石膏或支具制动2周。随访时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踝关节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踝关节评分(91.5±2.8)分,与术前(71.0±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8,P=0.014);疼痛VAS评分(1.3±0.6)分,与术前(5.10±0.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0,P=0.022)。结论 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其学习曲线陡峭,需要具备相对较多关节镜手术经验的医生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因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接受关节镜手术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7.6岁。右踝19例,左踝11例。27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损伤7例,慢性损伤20例。采用后内、外侧入路行关节镜下骨赘去除,软骨成形,关节清理等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踝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22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从术前的(35.0±10.1)分提高至(89.8±3.8)分(t=-26.456,P=0.000);VAS评分从术前的(6.6±1.9)分下降为(2.5±1.3)分(t=12.427,P=0.000),踝关节跖屈角度从术前的29.4°±2.3°提高至43.4°±1.4°(t=-32.625,P=0.000)。优21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清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针对性强、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并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跟联合(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例(14足)青少年症状性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8足),女5例(6足);双足3例,单足8例,左足7例,右足7例;年龄13~17岁,平均1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TCCs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2跖列角(T-2MT),负重侧位X线距骨倾斜角(TH)、距骨-第1跖列角(T-1MT)。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TCA由术前平均22.3°(20°~26°)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0.5°(8°~13°);T-2MT由术前平均17.6°(16°~2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6.5°(5°~11°)。侧位X线TH由术前平均35°(25°~4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7.5°(16°~21°);T-1MT由术前平均15.5°(10°~22°)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5°(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50~6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90.6分(75~95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分(5~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0分(0~3分)。结论对于青少年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联合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症状,改善足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内移截骨治疗扁平足的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取跟骨内移截骨及联合手术治疗扁平足3l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9~50岁(平均26.7岁).术前均摄足侧位及跟骨轴位X线片及跟骨CT,测量第1跖距角5°~32°(平均22.3°).均有跟腱挛缩、外移、跟骨外翻、前足旋前外展(负重位外观),有疼痛,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平均45.8分.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均二级.单纯跟骨内移截骨13例,跟骨内移截骨加跟腱延长4例,跟骨内移截骨加跟腱延长及趾长屈肌腱移位14例.[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8.8个月),内侧纵弓较手术前增加,内侧柱高度由术前(8.5±3.2)mm增至(16.3±4.1)mm(t=8.35,P≤0.001),10例疼痛消失,15例减轻,6例无明显改变.第1跖距角由术前5°~32°(平均22.3°±4.5°)降至0°~7°(平均3.2°±1.4°) (t=22.57,P≤0.001).足外翻及外展明显改善,有效率80.6%(25/31),(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84.5分.[结论]跟骨体部截骨手术治疗可屈性平足疗,能够可靠地纠正平足症的跟骨外翻畸形,部分恢复其内侧纵弓,改善足的负重和足踝部生物力学特性,术中根据情况联合其他术式提高疗效,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除2例为双足受累外,其余均为单足病变.根据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手术前10足为Ⅲ级,2足为Ⅱ级;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前为71.4分.术中患者取侧卧位,分别建立外侧、前外侧、后外侧3种入路,逐步松解前方关节囊、距下关节外侧间隙、跟腓韧带、后方及后内侧关节囊.最后进行手法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 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9足后足活动度提高到Ⅰ级,3足提高到Ⅱ级,未见Ⅲ级病例.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后为9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原工作.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8位患者,86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踝足功能的AOFAS评分对治疗效果作分析评价.[结果]8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X线示复位满意.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OFAS评分优良率91.8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足部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4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62岁,平均42岁。既往均为高处坠落伤致跟骨骨折;其中8例行石膏外固定,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2~7年,平均3.4年。采用关节镜下经外侧入路对距下关节进行清理和松解,术中探查关节软骨损伤并按照Outerbridge分级评价:3级4例、4级10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评价疼痛情况,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18个月。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8个月VAS评分以及AOFAS踝-后足评分总分分别为(3.8±0.9)、(59.1±8.8)分,明显优于术前的(7.7±1.2)、(37.6±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28,P=0.000;t=6.688,P=0.000)。随访期间无患者行距下关节融合,CT和MRI复查未见关节炎明显加重。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以改善关节功能,延迟关节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断端纵向重叠间断横向缝合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马尾状撕裂的疗效。方法自2010-06—2014-06诊治23例急性跟腱马尾状撕裂,术中均将马尾状断端梳理后纵向牵拉重叠,应用4号丝线横向间断缝合撕裂跟腱,使用可吸收线修复跟腱鞘膜。术后进行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2(38~55)min,术后1例发生伤口浅表坏死,未培养出细菌,经换药3周后愈合。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5个月~5年,平均33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跟腱延长及再断裂等并发症。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平均为93.4(76~100)分,优21例,良2例。22例主观满意。结论跟腱马尾状撕裂断端重叠间断横向缝合方法可保留自体跟腱组织,基本恢复跟腱正常形态,能够获得良好的强度、张力及弹性,达到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锁定钛板结合非植骨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非植骨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36例(41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36例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4个月,41足跟骨高度及宽度恢复良好,关节面复位满意;B?hler角和 Gissan角分别由术前的6.3°±9.2°、102.6°±12.11°恢复到术后的33.1°±6.5°和115.6°±12.2°;优15足,良19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为82.9%。结论:非植骨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治疗1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男11例,女5例;年龄21~55岁,平均40.7岁。病程14~20个月,平均16.4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1.2±2.2)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9±1.2)分。MRI以及B超检查提示跟腱连续性不佳。跟腱缺损长度为5.0~10.3 cm,平均5.8 cm。4例于跟腱止点上方断裂,12例为腱腹交界区断裂。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评分及VA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7.2 min。术中出血量15~30 mL,平均20.5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2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0例随访达12个月以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跟腱再断裂,疼痛以及提踵不能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MRI复查提示跟腱连续性恢复。术后1、3、6、12个月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除术后1个月外,其余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势,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Zadek截骨术(Zadek osteotomy, ZO)治疗Haglund综合征(Haglund syndrome, 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因HS行ZO治疗并最终获得随访的17例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3~58岁,平均(39.7±10.2)岁;左足14例,右足3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测量患足术前、术后的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和患足负重侧位X线片的Chauveaux-Liet(CL)角。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或骨髓炎发生。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3±1.2)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由术前(51.2±5.1)分提升至(88.4±4.5)分;VAS由术前(6.4±2.3)分改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