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燕  冯毅 《天津医药》2011,39(12):1168-1169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sis, 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预防PE,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VCF)置入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滤器的置入亦可能成为下肢DVT治疗后复发的原因。现回顾我院261例下肢DVT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IVCF置入术与下肢DVT治疗后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侯澎  谷岩  孙涛  宋冰  郝明利  陈宝公 《天津医药》2004,32(10):641-64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之一,多发于老年体弱、骨折和久病不起者。轻者表现为患肢肿胀,色素沉着,重者溃烂,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由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E)导致患者猝死。笔者重点讨论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Interior Venacava Filtor,IVCF)治疗DVT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爱芳  米艳 《贵州医药》2022,(2):330-331
目的 浅析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纳入本单位于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15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治疗前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5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滤器与肺部情况,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均行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及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围术期护理有效提高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8例急性DVT患者应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植人滤器并行溶栓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术后7~14d出院,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好而且安全,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PE)及术后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52例具备滤器置入治疗指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其中,对151例具备溶栓条件的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采用静脉造影行复查治疗,术后对患者行随访工作,时间为764个月。结果 252患者IVCF置入术均成功,未出现致死性肺梗死现象;采用导管溶栓的患者下肢消肿效果明显,显著改善率达80%,5%患者消肿差。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可有效改善预防其病症,且术后采取多侧孔导管溶栓可有效降低患者肢体肿胀现象,二者结合治疗肺栓塞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2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E),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VCF)已成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PE的有效方法.由于IVCF既能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的肺栓塞,又能保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而且其操作简便、安全且微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相关并发症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笔者对天津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放置IVCF的227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肺栓塞(APE)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APE合并下肢D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抗凝治疗、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结果 3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肺动脉血栓部分溶解2例,完全溶解32例;下肢DVT部分溶解6例,完全溶解28例。经溶栓治疗后,下腔静脉滤器永久性留置6例,取出28例。4例患者出现血尿,未见合并其他不适反应及合并症。出院后对入选患者进行持续电话随访2~18个月,在此期间未见有再次出现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在急性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插管双路冲击溶栓治疗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间,选择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且无介入溶栓禁忌证患者18例,在介入溶栓治疗前先于下腔静脉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再行患肢髂总动脉置管结合患肢足背静脉用尿激酶冲击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8例均成功,其中溶栓治疗效果显著15例,血栓溶解完全,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肿胀症状消失,2例血栓溶解不完全,但下肢肿胀症状明显缓解,1例疗效不明显。结论动脉置管结合静脉双路冲击溶栓治疗DVT作为一项先进的介入溶栓手段,为DVT患者提供了安全、高疗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雷跃华  杨玉辉  李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59-306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DVT患者76例(患肢81条)的临床资料,均为彩超检查明确发现DVT及其部位、范围,治疗采用抗凝、溶栓、祛聚及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疗效满意,54例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复查彩超提示深静脉再通,18例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彩超提示深静脉部分再通;2例发生股青肿,转入上级医院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并手术取栓;2例因晚期肿瘤和脑出血死亡.均随访6个月~2年;结论:下肢DVT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抗凝、溶栓、祛聚等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简称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尤其是下肢 DVT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多 ,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病人工作 ,甚至致残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所以对于下肢 DVT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观察、早期诊断、积极预防 DVT的发生。而下肢 DVT的观察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1 一般资料患者 36例 ,经彩色多普勒及顺行静脉造影确诊。其中男16例 ,女 2 0例 ;混合型 17例 ,中央型 12例 ,周围型 5例 ,股青肿、股白肿各 1例 ;非手术治疗 32例 ,手术治疗 4…  相似文献   

12.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6例未发生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7d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失败死亡。结论骨折疾病导致活动减少,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既往有栓塞病史者,则DVT发生率往往较高。要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对于高龄骨折患者又需要长期卧床者,从入院开始就强调DVT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治疗,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卧床时间过长或制动过久,以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手术后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致血栓后综合征,严重者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1]。对46例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应用四物汤加减联合抗凝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2月—2008年2月术后并发DVT的46例患者,男28例,女18例  相似文献   

14.
<正>我科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87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和/或内置支架以及空气压力等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急性左下肢DVT患者87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21~68岁,平均(43±15)岁。累及下腔静脉起始处17例(6%)。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性分析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以及临床诊治和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骨科收治的55例下肢骨折创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情况及预防措施。结果 55例并发下肢DVT患者,经机械护理、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无不良结局出现。结论骨科创伤术后易出现下肢DVT,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可减少该类病症的发生,早期进行临床诊治可有效缓解症状表现,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65例急慢性DVT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与手术、X线造影和临床对照.结果 急性DVT患者36例,慢性DVT患者29例,病变位于左下肢者38例(58.5%),右下肢者21例(32.3%),双下肢者6例(9.2%).慢性DVT患者中有11例形成侧支循环.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安全、迅速,可了解血管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情况.解释原因不明的肢体肿胀,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有利于疾病随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下肢深静脉置管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神经外科下肢深静脉置管患者,其中3例并发下肢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偏瘫及长期卧床、下肢长期深静脉置管等是神经外科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经抗凝、抗血小板凝集和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均临床治愈。结论神经外科下肢深静脉置管后存在并发DVT的诸多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32例妇科手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麻醉、原发病及手术方式等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论 DVT是妇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无症状性肺栓塞(P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3年入住血管外科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20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并根据结果分为发生无症状性PE组和未发生无症状性PE组,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无症状性PE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3例DVT患者中64例发生无症状性PE(31.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DVT患肢、既往DVT病史、是否合并心脏疾病与无症状性PE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中央型(OR=0.158;95%CI,0.063~0.393;P0.01)、DVT位于右下肢(OR=3.632;95%CI,1.004~13.138;P=0.045)、既往无DVT病史(OR=0.179;95%CI,0.046~0.704;P=0.014)、合并存在心脏疾病(OR=4.063;95%CI,1.107~14.918;P=0.035)是DVT患者发生无症状性PE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症状性PE在急性DVT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中央型、DVT位于右下肢、既往有DVT病史及合并存在心脏疾病可增加发生无症状性PE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下肢闭合骨折术前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extremi-ty,DVT)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下肢闭合骨折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确诊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肢骨折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下肢DVT包括髂外静脉血栓、股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比目鱼肌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术前并发DVT形成情况:①患者年龄70岁以上23例;②骨折合并其他疾病1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和脑梗死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4例;③多发骨折10例;④下肢骨折后7~14d发生DVT28例。结论 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疾病,下肢多发多段骨折。DVT多发生在下肢骨折后7~14d,尽早安排手术治疗比其他预防DVT措施在降低围术期肺栓塞风险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