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常规头颅MRI(B-FFE序列)检查,均行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依患者面部感觉及术中情况,采取微血管减压,垫放Teflon棉。结果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2例,显著减轻者2例。所有患者术后获3个月~3年随访(平均1.5年),疼痛消失14例,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不影响手术效果,具有明确的优越性及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枕下锁孔入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26例采用锁孔入路,12例采用传统手术入路。对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1例,延迟缓解2例,明显减轻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4%。锁孔手术有效率为25/26(96.15%),传统手术有效率为11/12(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面部麻木5例,听力减退9例,面部疱疹5例,角膜炎2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枕下锁孔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与传统开颅手术有效率相似,但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的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选择Teflon棉为减压垫,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血管压迫者28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7例,显著减轻者2例,1周内明显减轻者1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疼痛消失29例(96.3%),服用卡马西平片控制满意者1例,无复发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治疗方法,准确判定责任血管并采取适当材料及方法使三叉神经痛入脑干区减压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Teflon棉为减压垫,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对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28例中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血管压迫27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2例,显著减轻2例,1周内减轻1例。随访10-35个月(平均16个月),疼痛消失26例(92.86%),复发1例,因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治疗方法,准确判定责任血管并采取适当材料及方法使异常血管袢和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分离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林合麟  唐凯  林晓风 《广东医学》2008,29(7):1183-1185
目的 探讨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5月一2006年5月采用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8例的手术经验和疗效。结果 68例中术后疼痛完全缓解67例,治愈率为98.5%,1例术后疼痛减轻。结论 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进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疗效。方法:经乳突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分离责任血管并充分游离神经周围与神经有粘连的蛛网膜后,用小自体筋膜片垫在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将两者隔离。结果:17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者13例,术后3天疼痛消失者4例。术后面部麻木1例,轻度面瘫1例,术后3个月均恢复。无继发性颅内出血、术后感染及脑脊液漏情况,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复发1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在原发性TN微血管减压术中,具有操作视野清晰,避免遗漏责任血管、损伤血管、神经和脑组织,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的特点,是治疗原发性TN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邵珠平  鲍波  施鹏  于效良 《现代医学》2014,(11):1348-1350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2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血管断层成像(MRTA)检查确定受压迫血管。结果: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54例,1周内消失2例,1个月内消失3例,3个月内消失2例,半年内消失1例。随访1~2年,复发1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迟发性面瘫2例,听力下降3例。结论: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安全、创伤小、有效率高,可作为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志庭  王彭  王玎 《吉林医学》2002,23(2):79-80
目的 :评价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进行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 12例 ,对其中 3例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痛者 ,同时进行了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所有 12例患者术后舌咽神经痛立即消失 ,3例伴有三叉神经痛者术后疼痛也消失 ,追踪 3个月~ 6a,无疼痛复发。结论 :乙状窦后径路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14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经乳突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有明显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并与术前MRTA检查一致,在显微镜下显露出三叉神经根桥脑入脑段,注意处理好岩静脉,寻找责任血管后,用自体筋膜片将责任血管与神经根隔离。结果10例症状术后立刻消失,4例症状术后2天消失,1例3个月后疼痛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方法: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全麻下行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4例患者均发现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其中小脑上动脉16例,小脑前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2例,静脉1例.1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例明显改善,1例部分改善.随访2年,1例复发.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正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引起三叉神经痛者,对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40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部分缓解,1例无效,无死亡病例,有效率为97.9%。随访3个月~3年,复发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是术前MRI明确"责任血管",术中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和对责任血管正确判断及恰当处理对治疗效果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中相关的小脑动脉及静脉三叉神经敏感区而发病.临床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1].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法治疗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副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别对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副作用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有31例,术后3个月疼痛症状缓解率为97.4%;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4例患者出现眩晕、5例患者出现面部疱疹及面部感觉减退、2例患者出现听力减退、2例患者发生感染及2例头疼.但无疼痛症状消失后再复发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疼痛缓解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经桥小脑角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7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伴有高血压的6例患者中,术后血压明显下降甚至正常计3例。随访6~84个月,1例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佳的手术方法;掌握娴熟的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1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12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疼痛缓解程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中35例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平均手术时间为85.6 min;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3例,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单独完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可消除传统显微镜下手术的视野盲区,不易损伤血管、神经,明显减小对正常脑组织牵拉和损伤。故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或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的替代手术,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手术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开颅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中采用垫片隔开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结果】7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4%),明显改善10例(11%),总有效率95%,无改善4例(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创伤小,对血管和神经均无损伤,效果确切,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该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志文  刘祺  姬云翔  赵冬 《吉林医学》2011,(6):1192-1192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报告2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所有病例均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压迫神经,将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Teflon棉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内镜辅助手术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技巧和总结手术体会。方法: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1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选择Teflon棉为减压垫,根据术中所见压迫血管的类型,分别采用Teflon棉隔离、血管悬吊、血管隔离加感觉根部分切断及神经松解加部分感觉根烧灼等手术方式。其中发现明确血管压迫,尤其压迫处神经变形者单纯行Teflon棉隔离减压;部分责任血管仅与神经接触者,行血管隔离加感觉根部分切断;责任血管为长袢状者行血管悬吊;而未见明确责任血管者行神经松解加部分感觉根烧灼。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术中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血管压迫者154例,血管与神经接触密切者19例.未见责任血管但明显蛛网膜增厚者5例。其中动脉责任血管145例,动静脉联合责任血管22例,单纯静脉责任血管6例。单纯行Teflon棉隔离减压155例,减压加部分感觉根切断11例,责任血管悬吊7例,蛛网膜松解加感觉根部分烧灼s侧。术后疼痛立邵消失169例,显著减轻者6例,1周内明显减轻者2例。所有患者术后获3个月~3年随访(平均1.5年),疼痛消失175例(98.3%),服用卡马西平片控制满意者2例.疼痛复发如术前1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责任血管类型采取适当减压方法是提高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及减少复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