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滔罗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其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30例,治疗组口服滔罗特250mg,每日3次;对照组静脉滴注思美泰注射液1.0g,每日1次。两组基础护肝治疗措施相同。治疗后3月、6月后复查肝功能(ALT,AST,r-GT.ALP,ALB,TBIL.CBIL)和总胆汁酸(TBA)。结果治疗3月、6月后两组肝功能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胆汁酸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滔罗特和思美泰都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较好药物,但滔罗特更容易吸收,改善肝功能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可以改善PBC患者的生化指标,长期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缓或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本文就UDCA治疗PBC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均阳性,经熊去氧胆酸持续治疗时间0.5~5年(平均1.8年),观察临床表现,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和r-谷氨酰转酞酶(r-GT)等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AKP和r-GT明显下降(均P<0.01),Alb升高(P<0.01)。患者在治疗中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和死亡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长期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能有效减轻和控制症状,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减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5.
熊去氧胆酸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疗效,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将46例入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800 mg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同时加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45~0.75 g/d,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DBIL、IBIL、γ-GT存在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是目前治疗PBC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2016,(9)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平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诊的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共有患者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有患者14例,检查患者的ALT、AST、DBIL以及TBIL指标,并对患者的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以及黄疸的减轻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以及黄疸的减轻还是ALT、AST、DBIL以及TBIL指标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肝内胆汁郁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病情逐渐进展,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公认的对PBC有确切疗效的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1].早期对PBC进行确诊,尽快给予UDCA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参考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PBC诊断建议[2]:(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phatase activity,ALP)等反映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升高.(2)超声和(或)胆管造影示胆管正常.(3)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 mitochondrial anti,AMA)或AMA-M2亚型阳性.(4)对血清AMA/AMA-M2阴性者,肝脏病理学检查符合PBC的改变.查询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患者资料,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共有32例,均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肝组织病变符合PBC改变;AMA均阳性;甲、乙、丙、戊及CMV、EBV等病毒学指标均阴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6,(5)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成两组。35例为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5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活动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全世界熊去氧胆酸与安慰剂对照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1278例患者。熊去氧胆酸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但是不能改善患者的疲劳和瘙痒症状。Meta-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值为0.97(95%CI:0.61~1.53)、肝移植率OR值为0.87(95%CI:0.56-1.35)、死亡和/或肝移植OR值为0.96(95%CI:0.69~1.32)、肝病相关死亡率OR值为1.03(95%CI:0.75~1.41)、不良反应事件OR值为1.40(95%CI:0.72~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虽然可以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但是不能改善症状,也无足够证据支持熊去氧胆酸延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P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UDC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4~6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PB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胆化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利胆化瘀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淤胆、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TBI、GGT、ALP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TBI、GGT、AL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IgG、IgM较治疗前未见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12周IgG、IgM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利胆化瘀汤联合UDCA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淤胆指标,疗效优于单用UDCA,可能与其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廖晓丹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6):17-19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山西省汾阳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60例PB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总疗程为4周;对照组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状况及生化指标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及生化指标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单独用药,以及与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30),熊去氧胆酸组给予中等剂量(13~15 mg/kg·d)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加S-腺苷...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柏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1-2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研究现状,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学、组织学、病理学等方面概述了PBC特征,目前临床多分为四期:初期、无黄疸期、黄疸期、晚期,实验室检查AMA、ALP、AgM三者异常可确诊,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的一线药物,大多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肝移植是晚期PBC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非诺贝特对UDCA反应不佳的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熊去氧胆酸治疗1年疗效不佳的PBC患者14例,给予UDCA 15 mg/(kg&#183;d),加非诺贝特0.16 g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71.4%(10/14)的PBC患者乏力症状明显减轻,57.1%(8/14)的患者皮肤瘙痒缓解,85.7%(12/14)的患者腹胀减轻,71.4%(10/14)的患者尿色变浅。治疗后较治疗前总胆红素[(43.1±19.6)μmol/L vs.(65.3±21.5)μmol/L]、直接胆红素[(38.3±11.0)μmol/L vs.(49.6±15.3)μmol/L]、总胆固醇[(5.36±1.82)mmol/L vs.(8.63±1.58)mmol/L]、γ-谷氨酰转肽酶[(155.6±86.3)U/L vs.(421.3±123.4) U/L]、碱性磷酸酶[(196.2±101.5)U/L vs.(395.1±156.3)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5±18.9)U/L vs.(58.3±23.8)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3±25.6)U/L vs.(53.3±23.7)U/L]明显下降(P均〈0.05);胆碱酯酶及白蛋白较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UDCA疗效不佳的PBC患者,UDCA联合非诺贝特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