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9例,分为单侧固定组和双侧固定组。单侧固定组接受微创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共36例;双侧固定组接受传统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共4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腰痛、下肢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单侧固定组较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30个月。术前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试验显示微创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相比,能够取得与后者类似的临床疗效,但能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5-09诊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56例(微创组),采用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49例(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 d、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楔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结果微创组获得(22.5±4.4)个月随访,开放组获得(23.0±4.3)个月随访。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6个月时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楔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并且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6月,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诊断与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RI-T2驰豫时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融合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41.0±27.3min与139.5±33.7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68.0±122.2ml和25.6±32.4ml,明显少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370.0±147.1ml和277.8±167.4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7.3±3.2d,短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9.5±2.7d(P<0.05).每组患者术后1个月、24个月时的VAS评分与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时微创手术组腰、腿痛VAS评分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24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24个月时OD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酸磷酸激酶在术后1、3、5d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1d达到高峰,7d时基本恢复正常,并在术后1、3d时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时手术节段多裂肌的T2驰豫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及24个月随访时两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前者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有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1-1835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诊治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n=140例,Sextant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和传统组(n=130例,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90.5±17.6)min、术中出血量(126.7±58.7)ml、手术后引流量(38.9±15.4)ml、术后住院时间(11.6±2.7)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后不同时间微创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微创组和传统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微创组末次随访的优良率90%与传统组的88.4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较传统切开复位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腰部疼痛程度轻微,同时疗效与传统方法相当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因腰间盘突出就诊的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组48例(研究组),开放手术治疗组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腰腿痛V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腰椎神经情况以及Man Nab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61.8±1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9.9±20.3)min,出血量(22.0±7.9)m L和住院时间(8.6±1.0)d少于对照组的(58.9±14.7)m L、(18.0±1.3)d;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为(2.85±0.62)分、(0.84±0.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89)分、(1.52±0.26)分];研究组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为(20.81±2.77)分、(26.71±3.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62±2.14)分、(21.87±2.87)分],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为(13.69±3.21)分、(10.96±1.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3±3.37)分、(12.86±2.07)分(均P0.05)。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能达到和开放手术一致的效果,而且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沉降征阴性组(n=46)和沉降征阳性组(n=72)。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和功能状况,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8±2.5)个月。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沉降征阳性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改善值、ODI改善值及Macnab疗效优良率分别为(5.0±1.0)分、(27.5±0.7)%、96%,显著高于阴性组的(4.6±0.9)分、(26.1±0.9)%、83%(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疗效更佳,神经根沉降可能对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单侧Quadrant通道下双侧减压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72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采用显微镜辅助MIS-TLIF单侧Quadrant通道下双侧减压治疗(微创组),39例采用TLIF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比较2组术后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7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术中透视次数较开放组多,术后引流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2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MIS-TLIF单侧Quadrant通道下双侧减压与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痛,但前者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Quadrant通道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传统后路切开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4-05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治疗的12例相邻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组),并与采用后路切开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6例(传统组)比较。结果 2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获得随访13~30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3 d微创组VAS评分较传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组织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患者62例。采用OLIF治疗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39~74岁,平均58.2±14.5岁;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41~70岁,平均56.6±11.7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和患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通过测量腰椎正侧位X线片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IDH)、椎间孔高度(IFH)、椎间孔面积(IFA)改变情况比较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8.4±8.2个月(8~36个月)。OLIF组术中出血量129.2±15.2ml,手术时间81.2±17.4min;PLIF组术中出血量205.6±23.8ml,手术时间127.8±26.2min,OLIF组均较PLIF组显著降低(P0.05)。OLIF组未发生血管、神经、腹膜、脏器损伤等术中并发症,PLIF组出现3例术中硬膜囊破裂,行术中硬膜囊修补术,其中2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OLIF组术后3个月时腰痛、患肢痛VAS评分、ODI为2.39±0.82分、1.43±0.58分、(20.61±4.24)%;末次随访时腰痛、患肢痛VAS评分、ODI为1.97±0.66分、1.22±0.75分、(13.47±4.56)%。PLIF组术后3个月时腰痛、患肢痛VAS评分、ODI为2.75±1.28分、1.54±0.79分、(21.88±5.94)%;末次随访时腰痛、患肢痛VAS评分、ODI为1.60±1.14分、1.61±1.15分、(15.12±4.71)%。两组术后VAS评分与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LIF组末次随访时IDH、IFH、IFA分别为10.54±0.88mm、20.86±2.67mm、206.24±11.45mm2;PLIF组末次随访时IDH、IFH、IFA分别为8.52±1.27mm、23.18±2.26mm、227.74±12.89mm2。两组末次随访时IDH、IFH、IF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LIF和P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临床疗效一致,但OLIF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病人36例,其中16例接受MIPPO手术,20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定期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MIPPO组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4.0个月,传统开放手术组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6.2个月。结果 MIPPO组手术时间(96.3±12.5)分钟,传统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114.2±13.9)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9.3±1.7)cm、围手术期出血量(46.5±11.1)ml,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5.2±1.4)分,传统开放手术组分别为(18.9±2.7)cm、(204.5±63.0)ml和(7.2±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病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MIPPO组和传统开放组病人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4.1±4.6)分和(66.9±8.5)分,UCLA评分分别为(28.4±2.8)分和(24.3±4.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开放手术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有相似的临床疗效。MIPPO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有利于病人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54-1959
[目的]观察OLIF技术联合后路Wiltse入路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40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OLIF技术联合后路Wiltse入路内固定手术组(微创组)和传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手术组(传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评估患者腰部疼痛、神经功能恢复、植骨融合及病灶治愈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组腹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5~48个月,平均(34.42±7.6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微创组在术后各时间段的腰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中所有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后ESR和CRP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患者均达到病灶愈合、骨性融合。[结论] OLIF技术联合后路Wiltse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与传统前后路手术相比,病灶治愈效果相当,但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8例。3D组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传统组使用传统手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踝关节Kofoed评分和Olerud-Molande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9.36±2.37)个月。3D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为(83.64±12.55) d,显著小于传统组的(96.37±15.6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Kofoed评分和Olerud-Molander评分均显著增加,3D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Kofoed评分显著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显著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6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微创经皮置钉(微创组,36例)和传统开放置钉(传统组,32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腰部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置钉位置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6~27(21.4±3.35)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地时间微创组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P0.05)。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部疼痛术后1周微创组较传统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Quadrant微创撑开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共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2例,随机对其中46例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Quadrant微创撑开系统行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微创组),46例采用传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传统组),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的优良率、术前及术后半年与术后1年腰背痛VAS评分、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6个月.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出现切口延期愈合1例,脑脊液漏1例.微创组与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0±21.7min和91.0±18.1min,优良率分别为89.2%和86.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6.0±3.3分和6.3±2.5分,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2.5±1.3分和2.6±1.4分,术后1年时分别为1.4±1.1分和1.3±1.1分,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痛较术前均得到缓解(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切口微创组(2.5±0.2cm)小于传统组(5.1±0.6cm),出血量微创组(80.0±7.2ml)少于传统组(152.0±12.3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微创组24例在术后3个月,18例在术后6个月,其余4例患者在术后1年时影像学上获得植骨融合;传统组25例在术后3个月,18例在术后6个月,其余3例患者在术后1年时影像学上获得植骨融合.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Quadrant微创撑开系统应用于腰椎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较之传统后路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164-1168
[目的]前瞻性比较分析Quadrant系统辅助改良TLIF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共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272010年4月,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共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2772岁,平均52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改良TLIF手术以及传统PLIF手术。术后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滑脱角、Taillard指数,腰椎CT以判定植骨融合率。术后3个月MRI检查多裂肌节段,评价融合节段多裂肌损伤情况。临床结果评定采用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评分,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优良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腰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在术后1个月腰痛缓解程度(VAS)、生活质量改善(Oswestry)、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口长度等方面,改良TLIF组均优于传统PLIF组(P<0.05)。术后随访1872岁,平均52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改良TLIF手术以及传统PLIF手术。术后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滑脱角、Taillard指数,腰椎CT以判定植骨融合率。术后3个月MRI检查多裂肌节段,评价融合节段多裂肌损伤情况。临床结果评定采用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评分,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优良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腰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在术后1个月腰痛缓解程度(VAS)、生活质量改善(Oswestry)、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口长度等方面,改良TLIF组均优于传统PLIF组(P<0.05)。术后随访1850个月,平均26.4个月,患者末次随访时滑脱角、Taillard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5例获可疑融合,融合率93.4%。末次随访时疼痛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优良率,微创改良TLIF组92.1%,传统PLIF组为94.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微创改良TLIF组12例患者接受腰椎MRI手术节段扫描,T2弛豫时间为(102.8±16.46)ms,PLIF组14例患者T2弛豫时间为(314.5±25.61)ms,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0.05)。[结论]改良TLIF术式创伤更小,术后康复快,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Quadrant通道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Quadrant minimally invasive system)技术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间隙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0年4月间本院45例腰椎单间隙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0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下微创TLIF手术治疗;另外25例接受传统开放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与术后肌红蛋白变化率、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与传统组相比,Quadrant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前与术后肌红蛋白变化率、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Quadrant微创组在术后1周,1、3、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P <0.05或P<0.01);在术后1年、2年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逐渐减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技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经Quadrant微创通道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Quadrant微创通道组(微创组,n=20)和传统开放组(开放组,n=20)。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定患者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判定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无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量与切口长度少(小)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1 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6、12个月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经Quadrant微创通道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及有双侧根性疼痛患者值得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且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选择行MIS-TLIF,39例选择行XLIF。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析随访2年期间患者下肢痛和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MIS-TLIF组和XLIF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169 min和18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为(90±20)mL,XLIF组术中出血量为(50±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所有患者下肢痛和腰痛VAS评分、ODI和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与XLIF虽然减压机制不同,但随访2年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2种微创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八字"微创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5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7例采用"八字"微创切口内固定(微创组),27例采用传统跟骨"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而传统组为29.63%(8/27),两组间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月以上,微创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为(45.22±7.05)d,传统组为(58.74±6.25)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AOFAS评分和足内-外翻ROM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微创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而微创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传统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足内-外翻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字"微创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与非通道下传统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患者中,24例采用经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改良微创组),26例采用传统TLIF(对照组),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 50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通道下改良微创TLIF与非通道下传统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残留腰痛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