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跟踪随访,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对患者进行评分,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变部位、病程、卒中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D总发生率为28.3%,其中轻度抑郁占58.9%,中度抑郁占30.4%,重度抑郁占10.7%,表明大部分患者为轻、中度抑郁。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次是文化程度及性别。结论性别、教育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程是引起PSD的相关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性别是可能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俊  陈怀珍  吴云虎  徐国存 《安徽医药》2015,36(10):1213-1215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舍曲林50 mg 每晚)和对照组(淀粉片1#每晚),两组均联合心理治疗,疗程12周,监测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急性期脑梗死抑郁患者早期干预疗效、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随访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尤以治疗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HAMD评分及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S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COR水平和PSD发生率。应重视卒中后急性期内抑郁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脑卒中住院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路优泰抗抑郁治疗,治疗1、3、6个月后观察HAMD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时期HAMD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路优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左半球病变及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的水平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8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排除既往有精神障碍者,确诊焦虑、抑郁的患者及严重慢性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者,病情严重不能配合检查、测评的患者,院内死亡患者,除此之外的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PHQ-9)健康问卷的筛查,对高于4分的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对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记录其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的水平,通过颅脑CT明确病变部位,最终找出其规律性、相关性,探讨出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人群。结果本研究总计285例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患者(PSD)137例,发生率为48%(137/285),其中男性74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5±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我们的研究,在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中,左侧半球(主为额叶、左基底节区)病变的患者,同时其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及血尿酸降低,为卒中后抑郁的高危患者,可以给予抗抑郁的预防性治疗,使这部分患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使他们的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应用神经康复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卒中后抑郁6个月应用神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卒中后抑郁1周应用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HAMD与ADL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观察组应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后,HAMD与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康复治疗,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对其中2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2周的早期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做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良洪  肖胜  肖劲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71-2473
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评价抑郁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15项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6周、12周时治疗组HAMD、NIHSS和AD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MMSE评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组对卒中后抑郁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和91%,高于对照组的20%和73%(均P〈0.05)。结论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早期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脑卒中早期抑郁患者80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临床护理,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周内HAMD评分下降显著,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苏然 《哈尔滨医药》2006,26(6):66-67
脑血管意外(CVA)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应尽早采用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主要方法有:①肢体功能训练;②语言训练;③吞咽训练;④便秘的预防及护理;⑤心理疏导;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在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方法对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无卒中后抑郁组32例和卒中后抑郁组28例)。收集两组发病第2天及第14天两次空腹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第2天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卒中后抑郁组较单纯卒中组比较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增高,且卒中后抑郁组比卒中后无抑郁组的变化程度更显著;单纯卒中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但卒中后抑郁组TSH水平升高不明显;而在入院d14,单纯卒中组FT3、FT4、TSH均恢复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卒中后抑郁组FT3、FT4虽有恢复但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功能发生变化,而FT3、FT4及TSH水平变化与患者并发卒中后抑郁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分,确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第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在第8周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抗凝、活血化瘀及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同时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舍曲林50 mg、1次/d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有效率分别为88.0%、84.0%和52.0%、5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继发抑郁症的情况,说明舍曲林可以用于脑卒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黎敏  薛玉峰 《中国医药》2013,8(9):1236-1237
目的 了解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是否存在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诊断.结果 761例脑卒中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患者309例,发生率为40.6%.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心血管病史及病程长短、性别、家庭社会关系、婚姻状况、学历是焦虑抑郁的重要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有无脑卒中史、脑梗死次数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心血管病史、病程长短等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DL-C+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ABCD2评分法和LDL-C+ABCD2评分法分别测定106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LDL-C+ABCD2评分法和ABCD2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49(0.771-0.927)和0.844(0.768-0.920)。采用LDL-C+ABCD2评分中TIA患者中低、中和高危组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2.1%、33.3%和64.3%,不同脑卒中风险分层的脑梗死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是目前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有效的方法 ,结合LDL-C检查结果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临床患者286例,对其采取神经心理评估、MRI检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等检查,而后对比分析不同脑卒中部位者抑郁发生率。结果经统计,本组286例患者中发生抑郁者76例,发生率为26.57%,左侧半球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较右侧半球者高(P〈0.05);多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较单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脑卒中部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以左半球卒中者抑郁发生率最为显著,且随着病灶数的增加,抑郁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临床应给予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早期康复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罗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368-1371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予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加服阿戈美拉汀。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HAMD量表、NIHSS量表、PSQI量表评价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睡眠参数,ELISA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观察组抗抑郁有效率为58.9%,高于对照组38.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周和治疗6周时,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6周时,观察组睡眠潜伏期(SL)、觉醒总时间(AT)缩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血清BDNF、CNTF含量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组间相近(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a small panel of independent and clinically important factors based on symptom improvement, baselin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weight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treatment phase.MethodsThe study sample was based on a double-blind, 6-month continuation study of ziprasidone and olanzapine (N=94). We developed a parsimonious 6-month GAF prediction function using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evaluated its predictive accuracy and performance using bootstrap estimates of c-statistics and error in predicted probability.ResultsAt up to 6 months of follow-up, 52 (55%) of all subjects treated with ziprasidone or olanzapine met the responder criterion of ≥50% improvement in GAF. At Week 2 (acute phase), the majority of ziprasidone (75%) and olanzapine (70%) patients showed greater than 25% improvement in the BPRS psychotic symptom subscale score. These early psychotic symptom responders (Week 2)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in global functioning than early non-responders at all time points (Week 6 and Month 6) (all p's<0.05), confirming early response as an indicator of continued responsiveness to treatment over at least 6 months. A multivariate prediction function based on baseline neurocognitive scores and GAF, early reduction of psychotic symptoms at 2 weeks, and percentage of weight change observed at 6 weeks (All p's <0.05), showed statistically acceptable predictive performance (boostrap c-statistics=0.8598).Conclusion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parsimonious model incorporating a psychotic symptom assessment score, baseline neuro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risk of weight gain can be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patients' likelihood of achieving favorable, long-term treatment outcom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胆安神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并为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给予对照组氟西汀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温胆安神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率为2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氟西汀的基础上,采用温胆安神汤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症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并了解帕罗西汀治疗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0~40mg/d,疗程均为8周。运用通用测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抑郁发生率为36.88%,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MD、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HAMD、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HAMD、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2.31%(24/26),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53.85%(14/26),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