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作为无创性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伴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无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Pmax、Pd和LAD值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10.4、27.6和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min、LVEF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仅Pd是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P波离散度(P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小时限(Pmin)的差值,有研究提示:P波离散度是体表心电图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新指标,预测心房颤动具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伟  吴立荣  王定胜 《贵州医药》2004,28(4):324-326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频繁发作不仅可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影响心功能,而且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大。最近:Dilaveris提出的P波离散度(P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长时间(Pmax)与最短时间(Pmin)的差值^[1]。当Pd≥40ms时能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新指标^[2,3]。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的患者常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是即将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先兆,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PAF患者Pd和心功能的变化,研究Pd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关系.方法:将8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病并PAf病史者为A组(共计44例), 无PAf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为B组(共计44例).在平静仰卧时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12导联P波时限,其中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之差值即为Pd.结果:A组Pmax较B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Pd较B组增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心脏射血分数(EF)较B组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可作为PAf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可作为预测PAf以及筛选和评价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特发性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分别观察28例Af和健康体检者Pd、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差异;对比分析13例心律平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结果 Af组较对照组Pd、Pmax增大且差异显著;治疗前后自身对照Pd减小、Pmin增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d是预测特发性Af的一个心电图指标,与Af发作频率有关,可用来考察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6.
P波离散度预测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强  陈运和 《江西医药》2003,38(2):123-124
P波离散度(Pd)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心房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一个概念,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最长时限(Pmax)与最短时限(Pmin)的差距。大量的资料表明Pd是预测心房纤颤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冠心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探讨Pd对预测  相似文献   

7.
潘伟彪  兰军  郭灼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6-1347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伊贝沙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P波离散度(Pd,ms)和最大P波时限(Pmax,ms)的影响。方法90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31例,伊贝沙坦组29例和胺碘酮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观察药物治疗2个月前后心电图Pd和Pmax的变化。结果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d和Pmax明显延长;胺碘酮加伊贝沙坦治疗前Pd(48±8)、Pmax(126±7),治疗后Pd(31±5)、Pmax(109±8);伊贝沙坦治疗治疗前Pd(47±9)、Pmax(126±6),治疗后Pd(44±7)、Pmax(120±9),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胺碘酮治疗前Pd(49±9)、Pmax(126±8),治疗后Pd(39±6)、Pmax(112±7),但对Pd和Pmax改善少于胺碘酮加伊贝沙坦组。结论胺碘酮加伊贝沙坦能显著降低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  相似文献   

8.
P波离散度对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者76例,另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者76例,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房颤动组Pmax为(118.55±12.19)ms,Pd为(41.46±11.71)ms。对照组Pmax为(101.41±9.12)ms,Pd为(35.51±9.80)ms。两组Pmax和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发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高血压伴或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0例,并根据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两组,测量两组的Pmax、Pmin、Pd,并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测量比较两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Pd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测因子;两组患者舒张末期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P波离散离与特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  单其俊等 《江苏医药》2002,28(4):289-290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特发性心房颤动(Af) 的关系。方法:分别观察28例Af和健康体检者pd,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差异,对比分析13例心律平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结果:Af组较对照组Pd,Pmax增大且差异显著,治疗前后自身对照Pd ,Pmin增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d是预测特发性,Af的一个心电图指标,与Af发作频率有关,可用来考察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延林  狄欣欣  高敏 《中国医药》2013,8(7):881-883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左心房大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160例PAF患者(PAF组)的Pd及Pmax,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D),并与160例非PAF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的Pd[(47±9)ms比(33±4)ms]增大、Pmax[(123±14) ms比(104±11)ms]明显延长,LAD [(4.2±0.6)cm比(3.5±0.4)cm]明显增大(P<0.05).Pd、Pmax与LAD在不同病因PAF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d及Pmax与LAD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26、0.558,P<0.05).Pmax≥110 ms时,预测PAF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9%、73.8%和75.7%;Pd≥40 ms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2.5%和82.3%;当联合Pmax≥110 ms且Pd≥40 ms时,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9.5%.以LAD≥4.0 cm为左心房扩大诊断标准,则其预测PA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1%、65.6%和66.5%.结论 Pd、Pmax与PAF患者左心房大小显著相关,均可作为预测PAF的体表心电图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95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两组,采用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Pmax、Pmin和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Pmax、Pmin、Pd、LAD和LVEF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max和Pd明显增大(P〈0.05),两组间Pmin、LA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ax〉110ms+Pd≥40ms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有所下降,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上升。结论:Pd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P波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75-1675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中的价值。方法观察5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纤颤(A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和Pd,并与60例急性心肌梗死无心房纤颤者(B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Pmax(126.32±3.56)ms、Pd(49.56±7.68)ms;B组Pmax(109.72±7.86)ms、Pd(28.42±2.1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max>110ms预测心房纤颤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91%、准确性89%;Pd>40ms预测心房纤颤的敏感性93%、特异性95%、准确性91%。结论Pmax、Pd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34例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为15例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非冠心病患者,观察其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的Pd、Pmax。结果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d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Pd、P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Pd、Pmax受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较少,近年来对P波离散(Pd)和P波最大时限(Pmax)的研究较多,认为它是预测房颤的体表心电图的一个指标。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测定的Pmax与P波最短时限(Pmin)的差值。现对我院2000年共收住的阵发性房颤及持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功能与P波离散度(Pd)的关系,探讨心功能指标对PAF的预测价值。方法用CDFI超声测定38例PAF患者和30例正常组的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结果PAF组Pmax和Pd阳性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max+Pd联合使用,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用者;PAF组左心房内径、左房舒张末期面积、左房收缩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左房峰值充盈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左室峰值充盈率(LvPFR)与LAP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P<0.01);P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678,P<0.05)。结论Pd与Pmax结合使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和QT离散度(QTd)与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CHF组),心功能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心电图测量Pd及QTd,心脏彩超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等,并计算左室质量(LV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LAd、IVSTd、LVP-WTd、LVEDd、LVM等显著增加(P<0.05);CHF组Pd和QTd与LVM呈正相关(r=0.446、0.387,P<0.05)。结论 Pd及QTd可作为一种无创性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50例作为甲亢组,另选本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心电图情况。结果甲亢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9.33%高于对照组的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组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和P波高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P波高尖。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与冠脉慢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存在冠脉慢血流的患者66例为I组,男38例,女28例。冠脉造影正常无冠脉慢血流的患者88例为II组,男51例,女37例。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按照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方法评估。所有患者在住院后随访1年,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无PAF。P波离散度(Pd)从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得。计算PAF在各组的发病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史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I组患者Pd与II组比较明显延长(39.3±12.6)vs21.5±10.8milliseconds,P<0.01).,PAF发病率明显比II组升高(18.2%vs7.9%,P<0.01)结论在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中患者P波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20.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一旦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导致心房泵功能丧失,心脏血液动力学进一步恶化,预后不良。近年来对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间(Pmax)NN心房颤动的研究较多,Andriko-poulos等提出P波变异性(Pvari)是一个能较好预测心房颤动的新指标。本文旨在探讨Pvari对DCM伴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