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的慢性病,较无糖尿病患者比较,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糖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显著下降,对预后不良。糖代谢异常可通过心肌、心肌微血管、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使心衰患者病情恶化~([1])。有研究发现,伊伐布雷定将心率降  相似文献   

2.
左西孟旦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莹 《中国药房》2011,(18):1718-1720
目的:介绍新型药物左西孟旦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根据文献调研,综述左西孟旦的药理学、药动学和临床应用。结果与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主要治疗策略是应用静脉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物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症状。临床上应用的传统正性肌力药缺乏降低远期死亡率的证据,长期应用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心肌舒张,诱发心律失常,增加患者病死率。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新型Ca2+增敏剂,作用机制独特,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增加细胞内Ca2+浓度,不增加死亡率,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及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并且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常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发生时,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过度伸展导致多种体液因子被激活,反应性从左心室心肌细胞分泌一种重要的肽类因子—脑利钠肽(BNP)。该物质能够对心脏产生压力,并且使容量负荷产生反向调节,对心力衰竭起着重要的缓解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相似文献   

4.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河北医药》2002,24(5):327-328,330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t fail-ure),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文献报道,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后,1年内总病死率为9%~12%,男性患者5年病死率为8%,女性为42%。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且病死率高。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静脉滴注具有排钠、利尿,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而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的耗氧,无致心律失常作用等改善心力衰竭的有益作用。近10余年在国内外开始被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2008年3月以来我院在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心功能测定LVEF、6min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峰值、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提高运动耐量,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I水平,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功能。结果cTnI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cTnI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顽固性心力衰竭为心力衰竭终末期,应用规划性治疗患者仍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持续心功能不全,病死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方案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但常规治疗方案难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左西孟旦为钙离子增敏剂,临床应用其治疗心力衰竭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不影响患者心室舒张功能,不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量~([1])。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5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讨论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肌舒张或(和)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降低、组织液灌流减少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疾患.根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约2500万,每年新诊断的患者约为200万以上.目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5年病死率是50%左右,与恶性肿瘤相近.除了泵衰竭引起死亡外,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性猝死率是正常人的6~9倍.最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死率正在下降,但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却呈增加趋势.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心力衰竭的预后,而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正在观察中.心力衰竭的新治疗方法包括新药治疗、手术和辅助装置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细胞移植治疗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0.
孟岩  吴志红  张英  何士彦  周琰  都伟 《河北医药》2009,31(5):615-616
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对持续性负荷增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初期的心肌肥大有一定代偿意义,但心肌肥大引起的心肌肥厚及心肌重构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因此防止心肌肥厚对治疗心力衰竭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研制出治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的强心通络合剂,应用于各类心脏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心通络合剂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其有很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心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简要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是临床急危重症,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且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随着社会发展,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逐渐增多,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脑利钠肽主要由心室分泌,具有很强的保护缺血缺氧心肌的作用,为内源性多肽,重组人脑利钠肽为人工合成多肽,为外源性多肽,具有与脑利钠肽相似的生物活性,可改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抑制心室重构,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临床用药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和进行性改变[1]。同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病死率很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相似文献   

14.
左心室肥厚(LVH)是由于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左室心肌重量的异常增加。(少数也见于体育锻炼的生理反应)左心室肥厚易发生心血管意外,心肌硬塞,心律失常和猝死,更易发生脑卒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探索应用药物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十分重要。我院自1992年6月至1995年12月应用心痛定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40  相似文献   

15.
<正>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由于各种心脏疾病造成心肌损伤,导致心肌功能及心肌结构发生改变,心室充盈功能、泵血功能下降,难以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1])。老年心力衰竭具有病程较长、病死率高等特点,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都构成了较大的威胁~([2])。整体护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模式,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文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老年心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即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常见。NYHAⅢ级的病死率29%,NYHAⅣ级的病死率53%,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较复杂,目前主要指:基础疾病、神经内分泌、电解质情况、心肌缺血及机械等因素。当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时,应适当干预,这将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AMI)、炎症或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心肌重构,最终导致心室射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在临床上表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和(或)舒张心力衰竭(DHF)。CHF是心血管疾病最顽固的堡垒,已成为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难度高、医疗费用高等“四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与92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症状、合并症、病死率和住院后血糖、心肌酶、梗死部位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症状不典型,无痛性梗死多,并发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纠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对减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CHF的治疗目的包括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缓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基本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抑制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分激活,阻止心肌重塑的进展等.本文通过合理选择抗心力衰竭药物,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因,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迅速增加。7年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高达75%[1]。尽管心力衰竭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依然很差,原因可能是患者在临床诊断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CHF患者常规生化检查时,发现一部分心力衰竭较重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