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导管溢液病例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67例造影均一次性成功,影像表现符合诊断要求。术后病理诊断分别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2例,乳腺导管慢性炎症1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2例,乳腺导管癌4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有57例,X线诊断正确率85.07%(57/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导管内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与其常规钼靶X线片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对照诊断。结果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影像学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病理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3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9例,导管原位癌14例,其中1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浸润性导管癌6例。与病理诊断对照,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为96.7%。结论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对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和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在溢液性乳腺病变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造影资料,病例均经临床、乳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疾病占61.5%(48例),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57.7%(45例);非肿瘤性疾病占38.5%(30例),以导管扩张伴慢性炎症最多见占26.9%(21例)。结论乳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留斌  龚水根  渝丽 《重庆医学》2003,32(4):477-47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例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造影表面的分类,导管正常者10例,占6.25%;单纯性导管扩张者92例,占57.5%;导管扩张伴炎症4例,占2.50%;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2例,占7.50%;导管内乳头状瘤40例,占25.00%;导管癌2例,占1.2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其检查的必要性。方法49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表现的分类,导管造影无明显异常5例.占10.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7例,占14.3%;导管扩张伴炎症8例,占16.3%;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6例,占32.7%;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占16.3%;导管癌5例,占10.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导管造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肿瘤资料,外科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癌6例,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22例,黏液腺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结果 48例乳腺导管造影表现:①病变位于I级导管内17例,Ⅱ级导管内26例,Ⅲ级导管内5例;②导管内不规则充盈缺损12例;③导管截断5例;④导管壁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18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是诊断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有效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乳头溢液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的40例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伴囊性增生症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导管内癌5例,单纯导管扩张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乳腺增生7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析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造影表现与病理基础,以期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凭据,最终优化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临床表征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同时已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30例,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患者乳腺导管影像学表现,继而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导管原位癌9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原位癌合并早期浸润7例;复合型癌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小叶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癌变1例,其中乳腺X线平片没有发现异常4例,毛刺或分叶状肿块7例,肿块伴钙化6例,多形性钙化灶8例.早期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如下:乳腺规格增大、乳房出现硬结、淋巴结增大,乳腺疼痛,尤其是在月经来潮前加重,经后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疼痛位置多数位于乳腺外上端,也可呈双乳腺弥漫性胀痛.在本次研究中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可以被视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的一种安全性、可靠性手段,定性与定位价值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肯定,特别是对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能作出较精确的诊断结果,大幅度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解胜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08-10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表现,以提高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7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相符,8例X线诊断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误诊为导管扩张。乳腺钼靶平片:31例无异常表现,6例有导管扩张,4例有肿块。乳腺导管造影:20例导管内见充盈缺损,13例见导管内杯口状堵塞,7例导管有不规则扩张,2例导管壁不规则狭窄。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但应与导管内瘤、导管扩张症鉴别,宜做病理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闭合情况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40例乳头溢血或溢液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高频探头对齐乳头周围进行放射状扫面,获取声像图.对比选取40例健康女性的声像图.对两组患者的声像图、乳腺大小导管内径进行测量.结果:统计发现,40例乳腺导管病变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过程中,符合导管扩张的共计40例,占比100%,其中31例病因病理诊断正确,负荷率为77.5%.终止哺乳后正常妇女的大导管内径标准差为1.0-1.8mm,小导管标准差为0.6-1.1mm.结论:高频超声及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闭合情况的临床诊断效率较高,是诊断乳腺导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文  刘彪  黎军强  郑进天 《广西医学》2007,29(11):1694-1696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有乳头溢液,临床触诊为阴性,最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30例回顾性分析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30例,诊断导管扩张10例(30.3%),乳腺囊性增生2例(16.7%),导管扩张伴炎症1例(3.3%),乳头状瘤15例(50%),乳腺癌2例(6.7%),与病理符合率达到97.2%。结论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对溢液性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性,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特征,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柃查对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普通钼靶平片及导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钼靶平片发现结节1例,1例实性肿块,其余38例正常。行乳腺导管造影后,充盈缺损38例,其中32例为类圆形、杯口样充盈缺损,6例不规则形充盈缺损。38例中,单发肿瘤者32例,多发者6例。2例导管显示正常。28例病灶近端导管扩张。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诊断37例,符合率92.5%(37/40);误诊l例,漏诊2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定位、定性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常规钼靶X线片及导管造影钼靶X线片的影像表现。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在导管造影钼靶照片上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即为各种形态的充盈缺损或局部导管扩张。结论:乳腺导管造影钼靶X线片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较可靠的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相应的触诊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间入院的51例乳头溢液患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诊断乳腺导管肿瘤的41例中,术后37例发现肿瘤,4例未发现肿瘤;术前未发现乳腺导管肿瘤的10例中,术后均未发现肿瘤。正确率为84.3%。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对乳腺导管内病变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特别有利于诊断多发病变和乳腺边缘病变,但不能代替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姜雪琴  刘敏  张庆华  顾伟  黄萍 《海南医学》2014,(15):2231-223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头溢液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15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造影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扩张5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导管癌2例,正常乳腺导管1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变定位及定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是乳头溢液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248例乳腺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造影的分类:导管正常10例,占4.03%;单纯导管扩张112例,占45.16%;导管扩张伴炎症4例,占1.61%;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2例,占4.83%;导管乳头状瘤108例,占43.54%;导管癌2例,占0.8%。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云奇  胡文胜 《吉林医学》2011,32(25):5200-520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8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85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88支导管异常,导管内圆形充盈缺损47支,不规则充盈缺损25支,小条状充盈缺损8支,导管截断状改变18支。85例术前均经导管造影检出,其中8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达95.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管内乳头状瘤的造影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35例乳头状瘤患者的造影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乳头状瘤是乳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乳导管造影诊断乳头状瘤的符合率为80%。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于发现及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临床意义,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溢液性乳腺癌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及普通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的影像表现,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溢液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溢液性乳腺癌均在术前行乳腺X线检查及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计算影像诊断与手术病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105例入选患者中,单独行乳腺X线检查,影像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的为71例,占67.6%;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结诊断结果与手术相符合为98例,占93.3%.结论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于溢液性乳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系统疾病360例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水平,评价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钼靶X线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X线平片摄影、乳腺导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肿瘤性疾病占46.39%(167/360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32.22%。非肿瘤性疾病占53.61%(193/360例),以导管扩张最多见,占26.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用于诊断乳腺导管系统疾病较为准确可靠,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