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分析480例单胎足月妊娠妇女孕前体重指数(BMI)以及整个孕期体重指数增长(△BMI)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超体重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及理想体重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当△BMI>6.0时,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孕期体重指数的变化是影响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淑贞  钟春华 《广东医学》2007,28(10):1667-1668
目的 探讨孕妇孕早期及孕期异常增高体质指数(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26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孕早期体质指数随机分为正常组(BMI:20~24 kg/m2)和高BMI组(BMI>24 kg/m2),并计算孕早期后妊娠期体质指数增长幅度(△BMI),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早期高BMI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痛 糖耐量异常、剖宫产 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孕期△BMI≥6 kg/m2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剖宫产 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 kg/m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孕早期及孕期体质指数异常增高是孕期并发症和巨大儿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普遍认为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的增加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孕期增重的适宜范围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就孕期能量摄入多少、孕期营养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孕期增重和妊娠结局、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孕期营养指导与体重增长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 < 110 g/L)、中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为110~130 g/L)、高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130 g/L);根据孕前体质指数分为3组:孕前BMI过低组(BMI < 18.5 kg/m2)、孕前BMI正常组(BMI为18.5~24.9 kg/m2)、孕前BMI过高组(BMI≥25 kg/m2);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分为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过度3组。对各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低Hb组、中Hb组、高Hb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前BMI过低组、孕前BMI正常组、孕前BMI过高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期增重不足组、孕期增重正常组、孕期增重过度组的新生儿体重、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期血红蛋白、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均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合理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加强营养宣教和指导,改善膳食结构是当前孕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合理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前及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孕期加强营养知识指导,全程补充叶酸,铁和钙,避免血脂过高,可能降低异常体重儿、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过快易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同时,巨大儿发病以及成年后疾病风险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6.
7.
冯小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69-1471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50例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在我院产科门诊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定期产检、住院分娩且资料完整的健康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愿接受体重管理的10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体重管理的1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定期常规产检并根据体重变化情况进行个体化营养咨询、饮食及运动指导,达到体重控制目标;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检和健康教育。分析2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超过标准的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进行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尤其是与难产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04~2005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足月、体重指数≥25kg/m2的产妇200例为超重组,抽取同期BMI<25kg/m2、其余条件相同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对妊娠结局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重组难产率、巨大儿发生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BMI与难产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孕期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难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及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2009年最新修订的孕妇孕期增重指南为标准,分析1 151例孕妇(流动人口302例,非流动人口849例)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非流动人群与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流动人群孕妇中,不同孕前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30,P=0.119),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为消瘦、肥胖及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者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74,P<0.01);非流动人群孕妇中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孕前消瘦、孕期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孕妇中,仅有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流动人群中,孕期增重不合理者较多,非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体重,流动人群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个体化体重管理的可行性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单胎头位初产妇640例分为研究组(320例)和对照组(320例),研究组接受个体化体重管理,包括制订孕期增重目标、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孕期增重分别为(12.5±2.7)kg和(15.9±4.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功实现孕期增重目标有284例,占90.3%。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但研究组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8.3%、2.8%及4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三者的发生率19.9%、8.4%及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个体化体重管理可行性好,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吕霞 《海南医学》2013,24(16):2391-2393
目的探讨孕妇的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3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孕前体重指数(BMI)、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值、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体重,并分析孕期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的关联性。结果孕前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孕期增重15.1~20kg则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均<0.05),孕妇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组新生儿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怀孕前的体重增长过大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具有潜在风险,但孕期妇女体重增加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妇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正规产检的单胎孕妇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产妇在孕期由专业营养师进行1~4次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产检。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前体质量58.91±7.47kg vs 56.45±6.10kg和孕前体质量指数22.02±2.43 vs 21.63±2.41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3.58±5.28kg和13.99±3.41kg,(P=0.528);研究组孕前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前者孕期体质量指数的增加5.34±1.25高于后者5.07±1.97,差异显著(P=0.001);两组对象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而巨大儿(14.4% vs 5.1%)、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5.2% vs 0%)及早产(13.4% vs 3.8%)的比例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结论 孕期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对改善妊娠结局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萍清 《中外医疗》2012,31(14):16-17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及孕期增重过度与产科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00例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超重组与肥胖组的产科并发症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的产科并发症高于超重组(P〈0.05),且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体重增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适当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可有效降低产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桑琳  李兰  鲁大伟  杜世华 《安徽医学》2019,40(7):733-737
目的研究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34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 <18. 5 kg/m~2,50例)、正常体质量组(18. 5 kg/m~2≤BMI <25. 0 kg/m~2,260例)与超重肥胖组(BMI≥25. 0 kg/m~2,39例);根据孕期GWG不同,分为GWG过少组(41例)、GWG适宜组(133例)、GWG过多组(175例)。比较各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孕前超重肥胖组产妇剖宫产率、GDM、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孕前低体质量组产妇贫血、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孕期GWG过少、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多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孕期GWG过多、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少组产妇GDM、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科医师和产妇都要重视孕前BMI与孕期GWG异常对母婴的影响,临床应严格调控孕前BMI及孕期GWG在适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冷芹  张英  许孝凤  曹云霞  魏兆莲 《安徽医学》2017,38(9):1123-1126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质指数增长幅度(△BMI)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 261例产妇按孕前BMI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按孕期△BMI分为△BMI< 3.8 kg/m2组(A组)、3.8 kg/m2≤△BMI< 7.5 kg/m2组(B组)和△BMI≥7.5 kg/m2组(C组),分析比较各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情况.结果 超重及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期糖尿病(GDM)、刮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及消瘦组(P<0.05);C组的PIH、GDM、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A及B组(P<0.05);消瘦组及A组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消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和A、B、C组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体质量是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孕期体质量的增加,将其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前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425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BMI 18.5~25.0 kg/m2)、超重和肥胖组(BMI>25.0 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者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肥胖孕妇360例,按孕期增重分为〈10 kg,10~15 kg,〉15 kg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增重10~15 kg及〉15 kg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高危新生儿发生率高于增重〈10 kg组(P〈0.05)。各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肥胖者孕期增重〈10 kg对妊娠结局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及非GDM孕妇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及孕期血脂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孕前无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12?650名孕妇,按照孕妇是否有GDM分为GDM组(2381例)和非GDM组(10?269例),再根据孕前BMI、孕期增重分亚组。各组间比较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在GDM和非GDM孕妇中,孕前超重和孕期增重过多均是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初次剖宫产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或P<0.05),孕期增重过多亦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孕中期甘油三酯水平与大于胎龄儿、子痫前期、初次剖宫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独立相关(均P<0.01)。结论:控制孕期增重可以减少大于胎龄儿发生率,但孕期增重过少可能导致小于胎龄儿的发生;孕前控制BMI在正常范围可以有效减少大于胎龄儿、子痫前期及初次剖宫产的发生率;非GDM孕妇孕中期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多个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要积极的饮食指导或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