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5月采用医用臭氧复合局部痛点阻滞的方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36~70岁,平均53岁。单侧52例,双侧28例。80例均有膝关节疼痛,关节周同压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58例膝,关节畸形68例,查体膝轻、中度内翻21膝,重度内翻2膝,外翻12例。挺髌试验、压髌及髌骨研磨试验均为阳性,浮髌试验阳性44膝。  相似文献   

2.
<正> 髌软骨软化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好发于青年人,治疗不及时极易形成髌股骨关节病,结果导致病人长期膝关节疼痛,弹响、绞锁等不适,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我院自1989—1993年共手术治疗髌软骨软化症21例23膝,随访1—4年,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共23膝,男12例,女9例;年龄24—73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年。左膝10例,右膝13例。其中力线不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10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采用胫骨上端钻孔减压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 68膝 ,男 2 1例 32膝 ,女 2 5例 36膝 ;年龄 4 2~ 73岁 ,平均 5 0 1岁 ;病程 1月~ 12年 ,平均1 2年。症状以膝关节休息痛为主者 2 2例 34膝 ,占5 0 % ;症状以膝关节活动时疼痛 ,休息后减轻为主者18例 2 6膝 ,占 38 2 % ;症状在膝关节活动和休息均疼痛者 6例 8膝 ,占 11 8%。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经诊断明确后均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具体操作如下 :平卧 ,膝关节微屈 5°~ 10° ,取胫骨…  相似文献   

4.
齐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081-1082
<正> 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与股四头肌腱、髌韧带和两旁的髌旁腱膜构成伸膝装置,常因间接、直接暴力造成骨折。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了髌骨骨折患者36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1~59  相似文献   

5.
膝前疼痛综合征又称髌骨软化症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我科自 1 999年 4月到 2 0 0 1年 3月 ,采用中药外敷、内服 ,配合功能锻炼治疗 36例膝前疼痛综合征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均确诊[1 ] ,其中男 1 3例 ,女 2 3例 ;左膝 1 3例 ,右膝 1 0例 ,双膝疼痛 1 3例 ,共 49个膝 ;年龄 2 0~ 64岁 ,平均 42岁。2 治疗方法常规采用本院自制 2号外用膏药外敷髌前 ,膏药主要成分为中药当归、川芎、红花等药材 ,每2天换 1次 ,内服中药 :补骨脂 1 0g ,当归 1 0g ,牛膝 1 2g ,山萸肉 9g ,茯苓 1 2g ,杜仲 1 0g ,五加皮 1 …  相似文献   

6.
人工髌股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4年5月至1998年5月采用Y—L—Q型人工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髌股关节炎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47~67岁,平均56岁。病程2年~20年。疼痛位于前膝者22例,上、下...  相似文献   

7.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为髌下脂肪垫肥厚及脂肪垫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容易出现误诊误治的病症之一。笔者采用手法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观察其在缓解疼痛和改善活动受限等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38~65岁,平均51.2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个月;其中单膝30例,双膝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关节镜系统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3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膝关节病史1~21年。术前诊断内侧半月板损伤27膝,外侧半月板损伤20膝,双膝5例。术前有外伤史22例。主要临床症状:均有膝关节反复肿胀、持续性疼痛及关节间隙压痛,其中股四头肌萎缩46例,关节发软32例,关节交锁25例,关节弹响24例,McMurray征阳性23例,Apley征阳性21例。以半月板损伤入院45例,以骨性关节炎入院7例。术前X线片示关节退行性变,部分关节间隙变窄。MRI检查48例,半月板退变28例,水平破裂11例,纵形破裂5例,横形破裂2例。关节镜下见水平破裂19膝,其中前角6膝,体部4膝,后角9膝,退行性破裂13膝,复合型破裂9膝,纵形破裂5膝,斜形破裂4膝,横形破裂4膝,瓣形破裂3膝。按陈峥嵘[1]分期:期3膝,期28膝,期22膝,期4膝。2治疗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膝关节镜术入路。先按髌上、髌内侧、髌下及髌外侧顺序清理关节腔,磨削游离关节软骨面,切除侵入软骨面的滑膜,摘除游离体,切除骨赘,行关节清理术。对不同类型的半月板进行...  相似文献   

9.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0~1996年,我们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52例,女24例;年龄72~24岁,平均年龄43.2岁。右39例,左37例。76例皆为新鲜骨折。横行骨折36例;斜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28例。随访时间平均1.6年。 改良张力带固定45例,丝线荷包缝合28例,保守治疗(石膏托或石膏托加抱膝圈)12例。 治疗效果:我们将治疗效果分Ⅲ级。Ⅰ级:骨折愈合,无疼痛。膝伸5~10°屈120°~150°;Ⅱ级:骨折愈合,无疼痛式远行(>2km)有轻度疼痛。膝伸为0°屈70°~100°;Ⅲ级:骨折愈合,膝常有疼痛不适,膝伸为0°屈在70°以下。治疗结果如附表。  相似文献   

10.
姚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45-4746
目的:总结68例膝骨性关节炎以手代刀手法松解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间68例膝骨性关节炎以手代刀手法松解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临床疼痛消失,活动度屈曲到90°~150°。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晚期畸形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早期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膝骨性关节炎是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疾患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伤痛病症之一。现取我院病历较完整的 1 56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56例中男 41例 ,女 1 1 5例 ,年龄 38~ 84岁 ,平均 50 .1岁 ,以女性肥胖者居多。左膝 1 1 6个 ,右膝1 1 9个 ,共 2 35个膝关节 ,其中双膝患病 79例。均以膝部疼痛为主诉 ,兼有酸胀乏力 ,半蹲痛和上下台阶加重 ,天气变化时症状加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下蹲 ,由蹲位起立时亦困难 ,走路跛行。检查见患膝膝眼饱满 ,轻度肿胀 ,少数病例有轻度关节积液 ,按压髌下脂肪垫的附着部有明显压痛。磨髌、压髌等试验阳…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为主治疗骨性膝关节炎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2年来采用针刺 TDP照射 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0例,平均50.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平均1.3年。主要症状和体征:膝关节疼痛49例,活动受限22例,髌周压痛49例,磨髌( )49例,浮髌( )21例。本组患者为门诊及病房病人,仅收集25例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边缘骨刺形成或关节间隙变窄。1.2治疗方法:针刺采用30号1.5寸针斜刺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4穴,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30m in,1次/d,连续5周为1个疗程(周六、周日休息)。针…  相似文献   

13.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该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作者自 1996年 5月到1998年 10月采用关节冲洗液压扩张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 6例 ,获得随访 8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6 9例。年龄 41~ 75岁 ,平均 6 2 3岁。病程 10月~ 13年。1.2 诊断标准 ①病史 :有或无急慢性膝关节外伤、感染史 ,膝关节疼痛 ,活动时加剧 ,休息后缓解 ,或行走有困难 ;②特征 :膝关节反复肿胀 ,关节周围压痛 ,髌旁肌肉痉挛 ,膝关…  相似文献   

14.
髌下脂肪垫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病,近几年,我们采用低频电磁疗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治疗,现将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在治疗前均存在膝前痛、伸膝痛、下蹲痛、上下楼痛和走不平路痛,检查髌尖粗面压痛敏感,排除髌骨和膝关节其它病变而确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1]。低频电磁疗组(甲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1~51岁,平均40-2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5-5个月;正弦调制中频电疗组(乙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17~49岁,平均37岁;病程3-5个月~1…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在邬华彬主任指导下采用经股二处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畸形3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2岁,膝反屈度数最小40°,最大65°,平均54.5°。 二、手术方法 (一)膝下胫骨平台平面于髌韧带两侧作横切口,游离髌韧带并用纱布条提起,从髌韧带两侧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患有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30例患者(36个膝关节)施以人工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男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55.8±8.5)岁.术后进行了2~10年的随访,根据膝评分和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以膝评分及功能评分进行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8.9%及91.7%;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9.4%及77.8%.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症的手术效果,为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诊断为髌股关节不稳症的患者32例(36膝),平均随访时间为45.6(5-80)个月。手术前后均采用Fulkerson及Kujala评分表进行评分,比较髌股关节不稳症患者在采用该术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另外,通过屈膝30°髌骨轴位(Ficat法)X片检查,对20例(22膝)患者手术前后反映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比观察,包括外侧髌股角(LPA)、适合角(CA)、髌股指数(PFI)、股骨滑车沟角(FTA)、髌骨外移率(LS)。结果 30例(34膝)患者Fulkerson评分术前为58.60±8.90(45-70)分,术后为86.25±5.36(80-93)分;术前Kujala评分为55.16±11.80(42-68)分,术后为85.15±7.12(78-9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后膝前疼痛及关节不稳感均较术前有明显缓解,且髌股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此外,外侧LPA、CA、PFI、LS四项客观影像学指标手术前后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可纠正髌股关节的异常对合关系,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从1992年3月至2001年8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0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1·2 临床表现 GCS积分5~8分15例.9~12分45例.术前有脑疾者40例。1·3 辅助检查 头颅CT扫描出血部位:外囊型40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6例,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20—70岁。髌上滑囊炎42例,髌下滑囊炎24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年。66例均为单膝发病,浮髌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20.
张爱娜  许波  张桂俊  冯沁 《西部医学》2009,21(12):2071-2072
目的观察引发骨性膝关节炎疼痛症状的超声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性膝关节病人32例41个膝关节,根据VAS评分将患膝分为两组,P组:VAS评分大于3,共23个膝关节;NP组:VAS评分为0,共18个膝关节。将43个患膝关节纳入超声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将两组患膝所记录的髌上囊积液、髌下滑囊炎、半月板损伤、腘窝囊肿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组超声检查阳性率发现显著高于NP组,其中髌上囊积液及腘窝囊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患膝中有8例显示髌骨下滑囊炎,而NP组未发现髌骨下滑囊炎。结论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患者多伴发髌上囊、髌下滑囊积液以及elgy腘窝囊肿,提示髌周炎性渗出性改变可能为引发患膝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超声检查对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