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尼苏达大学于1966年12月18日首先在一位患尿毒症的糖尿病病人同时进行了肾和胰腺移植。自1966年12月31日至1973年3月19日共施行了14例胰腺异体移植。1例为一段胰腺移植,胰管予以结扎;4例为胰十二指肠移植和十二指肠造口术以引流胰液;8例为胰十二指肠移植,十二指肠(供体)与空肠(受体)Y 型吻合;1例为全胰移植,供体 Vater壶腹吻合于受体空肠。除4例外,10例同时接受了异体肾移植,肾和胰腺均来自同一供体。胰腺功能维持的时间平均为3.0±3.5月,最长为12月,后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自体胰腺部分切除及自体胰岛的肌肉移植方法,并对术后小鼠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分为三组,胰腺部分切除后移植组为麻醉后切除十二指肠部沿胃大弯至脾部位的胰腺组织,并将胰岛纯化后移植至自体肌肉组织;以切除部分胰腺后未移植组和正常组作对照。结果小鼠自体胰腺部分切除和自体胰岛肌肉移植术后存活率较高,但在饲养过程中均出现持续体重下降和血糖不稳定,OGTT显示两组术后小鼠20、40 min的血糖均较正常组高,肌肉移植7 d后HE染色显示胰岛在肌肉中存活,但胰岛中心部位细胞有坏死。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无免疫排斥下研究小鼠胰岛移植的方法,可为进一步探索改进胰岛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1981年英国外科医生Williams把羊的胰腺移植到人的腹壁肌肉内治疗糖尿病到现在,已近一百年.Williams实验虽然失败,但是他为后人提示了用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今天胰腺移植成功,使100年前Williams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复习1966~1987年文献,世界共有1001例胰腺移植.分析移植的结果;胰腺一年成活率为35%,患者的一年生存率为75%.1001例中有161例胰腺成活少于一年,16例胰腺成活超过4年,移植胰腺成活最长为8.2年.1966~1977年共有64例胰腺移植,移植胰腺一年成活率为3%,患者一年生存率为42%.  相似文献   

4.
五十多年的事实表明常规注射胰岛素不能治愈糖尿病,亦不能防止血管併发症。胰腺移植的目的是根治用其他疗法不能治愈的终末期糖尿病,特别是扭转威胁生命的併发症。早在1927年Garet和Guillamie已开始用血管吻合作狗同种异体移植实验研究。临床上,1966年Kelly首次开展胰腺移植以来,到1977年6月底据ACS/NIH器官移植登记处统计共有16个研究组为55例病人施行57次各种术式的胰腺移植。除已登记外,根据陆续看到的文献统计,临床还有68例7次同种异体胰腺移植。因此,迄今全球已共施行达123例129次。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的应用虽然明显地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但它并非完美无缺,现有的治疗技术尚无可能经常保持类似生理状态下的瞬间血糖。作者认为:只有通过有功能的胰腺内分泌组织的移植或人工胰腺植入,才可能使糖尿病及其合併症的治疗和预防有突破性的改进。胰腺移植:这一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全部或部分的胰腺移植,一是胰岛的移植。1966年Lillehei首次施行人的尸体胰腺移植以来,至1975年Bergen统计共移植了46例。Bergen  相似文献   

6.
胰腺与胰岛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如同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功衰一样,将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目前胰移植迅速发展的趋势,Sutherland乐观地认为胰移植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超过肝移植.如果免疫排斥及术式问题得到解决,胰移植数也有可能接近肾移植.因为美国每年行肾移植5000例,而Ⅰ型糖尿病新发病人数每年为1万人.同种胰腺移植【近年来发展概况】胰移植的临床应用渡过了10年艰难而令人失望的初期阶段(1966年12月~1977年6月),现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令人鼓舞的阶段.胰和胰岛登记处报告从1966年12月16日第1例胰移植至1983年6月30日的17年间国外共有46个单位行337次胰移植.在初期10余年里只有15个单位行60次(56人)胰移植.其中仅2人移植功能超过1年.而在最近的6年则有39个单位行277次胰移植.  相似文献   

7.
<正>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尸体来源的胰腺短缺限制了胰岛移植治疗的开展。在日本,不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胰腺被认为不适合作整器官移植,但可以作为胰岛移植的来源。采用不可控性DCD胰岛移植的临床远期效果如何尚有争议。有鉴于此,日本学者分析总结了日本胰岛移植注册系统登记的不可控性DCD胰岛移植病例的远期效果。2003年9月至2007年3月,6个移植中心共分离了64例DCD胰岛,其中34例达到了可移植标准,用于18例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例既往曾接受肾移植)。每位受者最多接受3次胰岛移植,免疫抑制剂方案为巴利昔单抗诱导,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维持。18例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健康成人胰腺供体共13例。获取胰腺后经胶原酶消化并进行胰岛提取纯化,将纯化后的胰岛移植到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代替胰岛移植为对照组,各13只。术后通过检测糖尿病裸鼠的血糖变化和组织学检查来判定胰岛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和纠正血糖的效果。结果成人胰腺消化后胰岛产量为纯化前(3608±403)IEQ/g,纯化后(2820±318)IEQ/g,纯度为85%。实验组84.6%(11/13)糖尿病裸鼠在移植术后第1天,血糖降至正常,对照组血糖无明显变化。两组糖尿病裸鼠存活时间:实验组存活时间35~57d,中位存活时间46d。对照组存活时间5~12d,中位存活时间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Mantel-Cox)值为8.74,P值为0.0012。结论成人胰腺消化后,可得到高纯度活力正常的胰岛,并能纠正糖尿病裸鼠的高血糖。正常成人胰岛移植可能成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胰肾联合移植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肾联合移植(SPK)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及尿毒症合并有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胰腺移植之后可获得正常的糖代谢,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并可逆转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替代疗法并不能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肾脏移植之后使尿毒症得到纠正,自1966年首例临床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成功以来,到1994年底,全球单一胰腺移植1600例。有131个移植中心施行胰肾联合移植5628例,移植患者1年与5年存活率分别为91%和78%目前,胰肾联合移植仅次于肾,肝、心移植,居第4位,现将胰肾联合移植进展分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10.
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 ,据推测至 2 0 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预计将超过 3 .5亿 ,其中 5 %~ 10 %的患者将因糖尿病晚期出现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末梢病变等并发症而直接影响生命 ,因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课题仍然困扰着广大医务工作者。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能增加患者胰岛素分泌细胞 ,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 ,防止和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是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 )的有效手段[1,2 ] 。现就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的现状综述如下。1 胰腺移植的现状自 1966年 12月Kelly等[3 ] 实施了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全氟化碳液(PFC)和UW液双层冷藏胰腺,Liberase酶消化,COBE 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细胞.通过上腹部小切口,胃右静脉或脐静脉插管,将经短期培养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到11例1型糖尿病患者肝脏内.采用达利珠单抗或阿来佐单抗进行诱导,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联用的方案预防排斥反应,术后观察胰岛素使用情况,监测血糖、G-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45个胰腺中,42个成功分离出胰岛细胞,其数量平均为28.5×104胰岛当量(IEQ)/个,纯度为95.7%,活率为93.2%,胰岛素释放试验刺激指数为2.43.11例1型糖尿病患者共行胰岛细胞移植20次,其中移植1次4例,2次5例,3次2例,每次移植胰岛细胞数平均为11 200 IEQ/kg.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6例完全撤除胰岛素,2例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80%,3例减少50%.术后血糖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C-肽均超过0.166 nmol/L,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未发生与胰岛细胞输注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可靠,采用该技术分离、纯化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首例胰岛细胞瘤是1902年在一次尸检中偶然发现的.1927年Wilder等人报告了首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年以后Graham完成了首例胰岛细胞瘤切除术.1935年Whipple成功的为一胰岛细胞瘤病人施行了首例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多数胰岛细胞瘤可采用肿瘤摘除或胰尾切除术治疗.但是,当肿瘤位于胰头或胰腺钩突部时就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考虑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许多外科医生对此术式的应用持慎重态度.然而近年来,随着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不断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渐成为一安全的术式,其指征也较前放宽.本文报告了Johns Hopk-ins医院在过去10年中对12例胰岛细胞瘤的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情况.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国际胰腺和胰岛移植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国际胰腺和胰岛移植会议综述刘雪梅第四次国际胰腺和胰岛移植会议于1993年6月27~30日在荷兰首都Amsterdam召开。与会代表528人,报告论文180篇,壁报132篇,特约专题报告20次。本文根据会议提供的资料,将当前国际胰腺和胰岛移植,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全胰腺实质弥漫性病变及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行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并对随访3个月的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无吻合口漏、无严重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腹痛完全缓解,术后未使用任何镇痛药。随访期间患者空腹血糖及C肽在正常水平,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是治疗全胰腺实质弥漫性病变及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理想方法,既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又最大程度地预防了外科性糖尿病的发生,即使术后移植胰岛仅保留部分功能,但对于维持血糖的生理性平衡、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致命性低血糖的发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联合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七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和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肾移植联合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全氟化碳液与威斯康星大学器官保存液双层冷藏胰腺,Liberase酶消化,COBE 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细胞.常规方法行尸体肾移植,次El采用外科方法将短期培养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内,采用无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术后定期监测血糖与胰岛素用量、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 23个胰腺均成功分离胰岛细胞,平均数量30万胰岛当量(IEQ)、纯度92%、活率95%、刺激指数3.16,病原学结果均阴性.7例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行胰岛细胞移植12次(移植1次3例、2次3例、3次1例).每次移植胰岛数量平均为11 820 IEQ/kg.采用阿来佐单抗诱导、西罗莫司和小剂量他克莫司、无激素免疫抑制治疗.随访1.5~3.0年,4例完全撤除胰岛素,3例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70%.术后血糖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C肽均>0.166n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可靠,胰岛细胞联合肾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一直被视为内科疾病,治疗以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等治疗为主。外源性胰岛素虽能控制血糖,降低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但其并发症特别是肾功能衰竭仍严重危害病人生命。自1966年以来,人们不断尝试通过胰腺移植(全胰移植)、胰岛移植和胰段移植等手段治疗糖尿病及防治其并发症,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异基因大鼠间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实验分两组,Ⅰ组为同基因移植组,Ⅱ组为异基因移植组,术后第3,5,7,10d取移植胰腺及十二指肠行病理检查。结果 Ⅰ组移植胰腺及十二指肠后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Ⅱ组移植胰腺术后第3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第5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第7d发生重度排斥反应,第10d胰腺几乎完全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胰腺急排斥反应首先损伤腺泡,以后累及胰腺导管,最后累及胰岛和血管,胰腺和十二指肠急性排斥反应大多同时存在,间质性排斥反应评分相同者占45%,评分不同者均以胰腺评分较高。结论 胰腺急性排斥反应首先累及外分泌组织,最后累及内分泌组织,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有助于确定有无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由于胰岛素治疗并不能阻止糖尿病的恶化和防止心、眼、肾等脏器小血管病变的发生,胰腺与胰岛移植的研究早为人们所注意。1935年Murray和Bradley已作了人体胰岛腺瘤细胞的碎片移植于糖尿病病人皮下组织的尝试。同年Selle也试行了狗胰碎片的皮下移植。但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以前,胰岛移植不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伴在的胰腺外分泌酶溶消了移植的胰岛,并且也伤害了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大鼠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胰腺组织获得胰岛及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将具有干细胞潜能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27d.将新鲜分离的胰岛(200±50)个及诱导分化2周的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2×106)个序贯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肾被膜下观察大鼠的血糖及生存情况.结果 将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到同一糖尿病大鼠3周后血糖仍在5 mmol/L水平,对照组血糖无明显下降.结论 胰腺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结构,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对大鼠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Song ZS  Gu KJ  Zhang JG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5):932-935
目的 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为利用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方法 采用改良的自动分离技术连续分离28例人胰岛,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样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胰岛功能的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的胰岛素/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胰岛功能鉴定并随后进行腹腔糖耐量试验,连续测定移植鼠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 28例成人胰腺分离的胰岛收获量为5000~1030000IEQ/胰腺,平均为291635IEQ/胰腺,前13例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123IEQ,平均每克组织收获846IEQ。平均纯度为87%,随着技术的改进后15例的分离结果则分别为:平均每个胰腺501813IEQ,平均每克组织7003IEQ,平均纯度89%。体外胰岛素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人胰岛有正常功能,将12次分离得到的胰岛分别移植至34只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其中29只糖尿病裸鼠于12h内血糖恢复正常且糖耐量试验接近正常鼠,血中C肽水平亦接近正常鼠。结论 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胰岛,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用于临床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