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缕中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繁缕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95%的乙醇提取物的水混悬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各种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UV,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芹菜素-6,8-二-C—β-吡喃葡萄糖苷(2),即新西兰牡荆苷-2[vicenin-Ⅱ(6,8-β-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芹菜素-6-C—β-D-葡萄糖-8-C—β-D-半乳糖苷(8-C—β-D—galactopyranosyhsovitexin(6-C—β-D—glucopyranosyl-8-C-β—D—galactopyranosyl apigenin)(3),芹菜素-6-C—-β-D-半乳糖-8-C—β-D-葡萄糖苷(6-C—β-D—galactopyranosylvitexin6-C-β-D—galactopyranosyl-8-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4),芹菜素-6,8-二-C-α-L-阿拉伯糖苷(6,8-di-C-α-L-arabinopyranosyl apigenin)(5),芹菜素-6-C—β-D-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苷[schaftoside(6-C—β-D—glucopyranosyl-8-C-α-L-arabinosyl apigenin)](6),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isoschaftoside(6-C-α-L-arabinosyl-8-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7),芹菜素-6-C—β-半乳糖-8-C-α-L-阿拉伯糖苷(6-C—β-D—galactopyr anosyl-8-C-α-L—arabinosyl apigenin)(8),芹菜素-8-C-β-D-半乳糖(8-C-β-D-galactosyl apigenin)(9),牡荆素[vitexin(8-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10),异牡荆素[isovitexin(6-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11),麦黄酮-6,8-二-C—β-D葡萄糖苷(tricetin6,8-di-C-β-D-glucopyranoside)(12),麦黄酮-6-C-α-L-三-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tricetin6-C-α-L-arabinosyl-8-C—β-D-galactopyranoside]13),7-O-β-D-葡萄糖基-6-C—β-D-葡萄糖(6"-乙酰基)芹菜素[7—O-β-D—glucopyranosyl-6-C-β-D-6"-acetyl—glucopyranosyl apigenin](14)。结论:9个化合物(3~8及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东非黑黄檀与降香为同属植物,在非洲民间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惊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15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活性、抗疟疾及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收集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东非黑黄檀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其有6个黄酮类成分与降香的化学成分相同,部分药理活性也相同,这些为其作为降香的潜在替代药材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也为东非黑黄檀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葛属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属植物含有多种异黄酮类成分,这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对葛根异黄酮研究的报道颇多,其在脑循环、血管平滑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缺氧、抗氧化、记忆行为、肺心病等诸多方面具有药理作用,因此对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野葛藤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葛Pueraria lobata藤茎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大豆苷元(1),芒柄花素(2),染料木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染料木苷(6),芒柄花苷(7),5-羟基芒柄花苷(8),毛蕊异黄酮(9),6"-O-乙酰基染料木苷(10),6"-O-乙酰基大豆苷(11),葛根素(12).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野葛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黄檀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醌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成骨活性、脑保护作用、止泻等多种生物活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黄檀属植物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鸢尾种植物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其根茎中含有一种精油,可用于香水和化妆品中。叶中富含维生素。本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苷(1~4)。 取干燥德国鸢尾根茎(1kg),用甲醇(15L)在25℃条件下浸提15d。挥干溶剂,将所得提取物(130.2g)用水溶解,用正己烷脱脂。脱脂后的水溶  相似文献   

7.
天然碳苷类化合物的化学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修梅  王军宪 《中草药》2004,35(5):590-593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的迅速发展,植物体内越来越多的二次代谢产物得到了单体分离和结构鉴定,其中大部分都具有糖苷的性质。过去几十年中对苷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围绕O-,S-和N-苷进行的,而碳苷类化合物由于其分析上的复杂性,一直较少有人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丽梅  娄洁  刘贵有  王欢  杨娟霞  王月德  董伟  周堃  胡秋芬 《中草药》2015,46(10):1420-1422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玫瑰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了3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二羟基-4',7-二甲氧基异黄酮(1)、樱黄素(2)、红车轴草素(3)。细胞毒活性筛选显示化合物1对A549和PC3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2.6和3.2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玫瑰异黄酮,化合物2和3首次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2种植物粗提物的抑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倍稀释法,考察2种植物粗提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低、中、高剂量组(0.85,1.7,2.6 g·kg~(-1)),共8组,每组8只,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鸡蛋清致足肿胀和小鼠痤疮模型研究2种黄檀属植物粗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2种黄檀属植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两粤黄檀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5,10,40 g·L~(-1),斜叶黄檀的MIC分别为2.5,2.5,20 g·L~(-1)。2种黄檀属植物的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P0.05,P0.01);斜叶黄檀高剂量组和两粤黄檀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由鸡蛋清致炎3,4,6 h后的足肿胀度(P0.01);斜叶黄檀中剂量组和两粤黄檀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混合菌液引起的耳肿胀度(P0.01)。结论:斜叶黄檀和两粤黄檀均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吴茱萸70%乙醇溶液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该文报道其中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2),香叶木苷(3)和柯伊利素-7-0-芸香糖苷(4).结论:化合物1,3,4均为首次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封士兰  胡芳弟  段生玉  苏策  陈立仁 《中草药》2002,33(12):1067-1068
山生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 Salix oritrephaSchneid,藏医用其入药 ,藏名朗玛 ,能解热 ,治妇科病 [1] 。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做了部分药理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其水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2 ] ,多糖具有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首次分离得到了水杨苷、水杨酰水杨苷、tremuloi-dine、salicortine。这些化合物都是柳属植物的特征成分 ,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并对水杨酰水杨苷的13 C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1 材料和仪器山生柳地上部分 1 998年 7月采集 ,原植物由兰州…  相似文献   

13.
14.
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几种 HPLC 和 HPTLC 法分离、分析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醇及其相关化合物与相应的植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HPLC-ELSD分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番荔枝属植物树皮中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80A Extend-C18柱,0.3%冰醋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0 min,60%~0%(A);40%~100%(B)],流速0.6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与相邻杂质能较好分离,理论塔板数按16α-hydro-19-acetoxy-ent-kauran-17-oic acid(Ⅲ)计算不低于49 000。贝壳杉烷型二萜成分以海南产圆滑番荔枝中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分析准确,适合于该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植物中各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五月茶属植物laciniatum Muell.Arg.茎皮中分离鉴定出2种新的异黄酮苷类化合物Chevalierinoside B(1)和C(2),以及7种已知异黄酮类化合物(3-9)。化合物1为Chcvalicrinosidc B,淡黄色树胶状,[α]D^23-49.5(c=3-3,甲醇),IR(NaCl)vmaxcm^-1:3500-3200(OH),2925、1656(C-O)、1614、1581(芳环)、1440、1290、1249、1180、1068,分子式为C27H30O14,分子量为578。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肉苁蓉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对肉苁蓉属植物中的6种苯乙醇苷单体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根据其结构特征和活性测定结果,初步推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不同化学结构的苯乙醇苷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B≥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它们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肉苁蓉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的抗氧化活性与苷元及苯丙烯酰基上的酚羟基数目、酚羟基连接位置、化合物空间位阻的大小、中心葡萄糖2位上乙酰基的取代均存在一定关系,与苯乙烯酰基上的α,β不饱和酮结构片断可能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几种HPLC和HPTLC法分离,分析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醇及其相关化合物与相应的植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防风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兰  栾欣 《中草药》2004,35(12):1325-1327
目的研究广防风属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RP-18柱色谱分离,运用有机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防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醇1-O-α-L-[(1→3)-鼠李糖基-6-O-阿魏酰基]葡萄糖苷(Ⅰ)、2-(3,4-二羟基)苯基-乙醇1-O-α-L-[(1→3)-鼠李糖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Ⅱ)、2-(3,4-二羟基)苯基-乙二醇(1→1)(2→2)[(1→3)-鼠李糖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Ⅲ)。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广防风苷A。Ⅱ和Ⅲ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0.
山姜属植物中双苯庚烷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姜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概述了其主要成分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