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62-863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护理对外科老年患者胃肠部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老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予以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治疗(术后48 h内),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人血白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予以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肠外营养支持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方法将2008至2009年某医院4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术后24h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每日给予的热量、氮量相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的营养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胃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IgG以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混合营养可以有效缩短胃癌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组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连续1周。对照组行术后肠外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结果手术1周后,观察组免疫抗体和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回升,对照组相关免疫指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血糖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胃肠手术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术后第2天起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并根据血糖情况配合胰岛素治疗。每天监测血糖,于术后第4、8天测各项营养、生化指标,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1)。术后第4天观察,营养指标(HGB、Alb、TP)EN组较PN组改善(P〈0.01),生化指标(TF、ALT、TBIL)EN组较PN组术后第4天升高(P〈0.01)。患者均可耐受术后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不会引起血糖较大波动,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体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以及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采取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术后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恢复肠噪音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3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质量、蛋白质以及总蛋白质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恢复肠噪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手术以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确保患者营养摄取,安全有效,同时能使机体营养得到有效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赖裕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目的对比分析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给予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起接受行胃肠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恢复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营养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明显低于对照组23.24%的发生率(P <0.05)。结论针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给予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郭永锋  韩冰  薛勋  乔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39-294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Ser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使用肠功能恢复汤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11例采用SAP常规治疗和肠外营养,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早、感染治疗效果好、花费低、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道功能恢复和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具有霞要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能早期进食,对恢复体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以肠外营养为主,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肠蠕动恢复较快,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具有经济实惠,符合生理要求,安全可靠,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后第3天进行肠内营养,n=43)与实验组(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n=43),观察两组治疗疗效、胃肠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及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前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前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佳(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要短(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外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本院收治的6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肠外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吻合口瘘、消化道和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 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26.67%明显更低(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均P< 0.05).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留置空肠营养管并早期肠内营养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邱咪咪 《北方药学》2013,(8):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于胃癌切除术后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除给予肠外营养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d给予肠道内的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较快,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给予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体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90例行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P、ALB、HGB、BMI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支持和悉心护理对患者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接受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8d后,前清蛋白较之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前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较之前有所增加,观察组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刘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55-156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25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体重及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及CRP,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明显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水平(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与肠外营养相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4例全胃切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差别,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肠外营养组,住院费用少于肠外营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全胃切除术中早期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不但能对术后康复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且较肠外营养更为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方法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6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43例(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变化,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对照组,手术后肛门排气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语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胃肠肿瘤患者而言,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胃肠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底贲门癌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底贲门癌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胃底贲门癌139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71例和肠外营养组68例,肠内组术后第1天起从肠内营养管输入自制营养液加少量能全力6~8d,肠外组术后第1天起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6~8d。分析2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改变的差异。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日肠内组比肠外组缩短4.9d;平均住院费用/药费,肠内组与肠外组分别为(9416.3/2799.3)元、(12943.5/410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肠内组比肠外组减少(P<0.01);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内组比肠外组早;血清白蛋白2组比较(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底贲门癌术后安全可行,既符合生理要求,促进肠功能恢复,又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