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铃  胡孝刚  陈徐彬 《新中医》2021,53(18):45-4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冠心宁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98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 例。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冠心宁片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最大斑块面积,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变化,并统计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9.8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IMT、最大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MT、最大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研究组IMT、最大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TG、TC、HDL-C、L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G、TC、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对照组为2.0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冠心宁片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颈动脉斑块,改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3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通心络),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和血脂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缩小,斑块总积分减少,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和斑块总积分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托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比较,治疗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下降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治疗前后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治疗后比较,TC、LDL-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降TG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联合治疗作用互补,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和血脂的影响大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次发生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独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25 g,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DL-C、hs-CRP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单独应用阿伐他汀及联合普罗布考均能够有效降低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且联合治疗比单独应用阿伐他汀疗效更佳,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月后,2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TG、TC、LDL—C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颈动脉癍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斑块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小于对照纽(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总后勤部广州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诊治的 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 施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 血脂指标、血流变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评估治疗效果,随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 斑块最大厚度、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 反应蛋白(CRP)、肿瘤 坏死因子 –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斑块最大厚度、TG、TC、LDL–C、CRP、TNF–α 均低于对照组, 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 合银杏叶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缩小斑块面积及厚度,改善血脂、炎症因子及血流变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炎性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观察组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炎性细胞因子IL-6、hs-CRP、MMP-3,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IL-10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兰兰 《中医药研究》2010,(9):1043-1045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阿托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斑块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并发高脂血症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银杏叶片组予以银杏叶片+饮食控制或服用烟酸等,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银杏叶片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同时予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及血脂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银杏叶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0.712 mm+0.060 mm vs 0.952 mm+0.060 mm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度密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银杏叶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脂,而银杏叶片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心脉康片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标记物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ACS 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脉康片,对照组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监测治疗 前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变化,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TC、TG、LDL–C、HDL–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hs–CRP、IL–6、TNF–α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 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MACE 发生率为 8.00 % 低于对照组的 22.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脉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 ACS 患者的降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确诊脑梗死并超声确诊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加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和1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脑卒中复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含量均下降(P〈0.05),治疗组在降低hs-CRP方面更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调脂、降低炎症指标hs-CRP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患者增加来氟米特片,口服,首剂量50 mg/次,1次/d,连续3 d后改为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86.05%,对照组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达到控制目标,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均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和β2-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只有两组MMP-2差异有区别(P〈0.05)。结论来氟米特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炎症刺激状态和MMP-2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噻托溴铵干粉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10月稳定期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次,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1 粒/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应用6 min步行距离(6MWD)观察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痰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MMP-9、IL-8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MMP-9、IL-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对稳定期COPD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金湖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激素治疗,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0 mg/(kg·d),服用2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0 mg/d;同时均口服厄贝沙坦片,2片/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环磷酰胺片3 mg/(kg·d),连用10~14 d,休息1~2周重复。治疗组口服来氟米特片,开始治疗的最初3 d给予负荷剂量50 mg/d,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白蛋白、血β2-MG、血肌酐(Cr)和补体C3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治疗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β2-MG、尿红细胞计数,血液指标包括血白蛋白、血β2-MG、Cr、C3、血沉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同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这些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起效迅速,不良反应生率低,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非诺贝特胶囊,1粒/次,3次/d。高剂量组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次,1次/d;低剂量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安全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低剂量组BUN较治疗前降低,Cr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ALT、BUN、Cr水平低于高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高、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7.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较好地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并降低患者肾脏代谢负担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递法明片改善高度近视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弱视患儿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递法明片,1片/次,2次/d。对照组口服淀粉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3、6个月、随访6个月视力、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等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平均视力得到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屈光度、眼轴、角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有很多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屈光度、眼轴、角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所增长,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法明片能明显改善高度近视弱视患儿的视力,降低屈光度、眼轴及角膜厚度,对高度近视弱视患儿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西地那非和酚妥拉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2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例)和治疗组(n=115例)。对照组性交前0.51 h口服甲磺酸酚妥拉明片,1片/次;治疗组在性交前0.51 h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首次使用时推荐剂量为50 mg,根据后期个体疗效情况调节剂量,范围在25100 mg。两组每日最多服用1次,每周至少1次但不超过4次,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表(IIEF-5)评分、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平均起效时间和性交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IEF-5评分和E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平均性交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酚妥拉明,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1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同时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同时口服安慰剂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症状、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Fas表达。结果治疗组患者乏力、肝区疼痛、厌食、腹胀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纤维化、炎症活动程度、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均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时治疗组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HBV DNA拷贝数和Fas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比同期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炎症活动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烟雾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治疗组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后缓慢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颅内供血、双侧平均肌力、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1%、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治疗10 d、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10 d、治疗后,两组颅内供血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同时,患者双侧平均肌力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烟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就诊于吉林油田总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均在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每日剂量,最大剂量<2 g,3次/d;治疗组口服金芪降糖片,7片/次,3次/d,餐前0.5 h口服,其他同对照组。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糖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 B2(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并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餐前或餐后2 h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六味五灵片,1片/次,3次/d,3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疗12周开始,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2周后,治疗组ALT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治疗24周后,治疗组AST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IL-12、IL-2、和Th1/Th2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10、IL-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CD8+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亚群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黏附活性RCR明显上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I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肝功能和HBeAg转阴率,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和RBC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