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六经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付 《河南中医》2006,26(3):9-11
研究六经辨证主要包括六经生理、六经病理、六经病证与六经辨证。六经生理是探索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六经病理是研究六经生理异常变化;六经病证是研究六经所系脏腑及经脉气血阴阳病理变化在临床中的反映即症状、体征及脉象;六经辨证是根据六经病证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判断,以得出的诊断结论,六经辨证有本证辨证、兼证辨证及类似证辨证。  相似文献   

2.
盛倩 《四川中医》2012,(9):13-15
眼科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六经辨证在眼科的发展。《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阐述眼科六经辨证的专著,示人以眼科六经辨证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应用于眼科的依据及选用六经辨证辨治眼病的缘由,再结合《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条文,分析眼科六经辨证的特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经典必读古籍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药为基础,开创了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世辨证方法之祖.文章在六经辨证基础上,结合中医肾脏病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的不同临床特点,探析六经辨证在中医肾脏病中的六经传变以及六经辨治,继而更好地将六经辨证应用于中医肾脏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之祖,适用范围之广,本文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探析肾脏病的传变过程,及六经辨证方法在肾脏病中的辨证思路和具体应用,初步掌握肾脏病的六经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六经辨证为中医经典辨证方法,本文论述刘英锋治疗同房尿频的1例典型疑难病案,从六经辨证的角度,以病因病位为切入点,阐释病机、病势,同时探讨其六经辨证应用思路,印证六经辨证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当代中医耳科学疾病为例,探讨伤寒学派思想六经辨证方法在中医耳科疾病的运用。提出伤寒学派思想六经辨证方法贯穿在当代中医耳科外感病中,其辨证规律遵循伤寒学派思想所论述六经辨证规律,而且其传变规律亦遵循六经传变规律。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耳科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展望伤寒学派六经辨证方法将会焕发出更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大大扩展了临床辨证疾病的范围。通过对临床中消渴病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发现其遵循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与仲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六经传变规律相符合。本文借鉴仲景六经辨证的核心理论——"三阳三阴"理论,尝试以六经辨证体系辨证消渴病肾病,以六经辨证为依据立法指导消渴病肾病的诊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临床实践说明了中医学六经辨证大法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中医学的内涵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宗旨,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临床大法,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的含义是临床灵活使用六经辨证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六气之本标中和六经之开合枢的认识深入理解六经辨证的含义。临证时正确理解糖尿病患者其本为三阴病,运用六经辨证时到底立足于哪条经才是治疗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胡希恕先生通过毕生对仲景之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提出《伤寒论》是继承发扬了《伊尹汤液经》与《神农本草经》的经验理论.认为伤寒六经辨证是病位与病情的辨证统一,其实质为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辨方证是六经辨证的继续,是辨证的最尖端.胡先生医案体现了其六经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2022,(7):701-705+714
以“六经钤百病”为根据阐述脑病六经辨证原理。从简述脑的功能及生理特性切入,继而阐述脑与六经在生理病理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六经统营卫而通脑、养脑,是脑为元神之府的生理基础,又脑髓通联六经,其神机统帅六经,如此脑与六经共成一体。六经病变势必从不同方面影响脑髓,引发脑病,故将六经辨证方法引入脑病临床证治过程中,是为六经救脑,从而建立脑病六经辨证体系,立足六经以救脑是脑病临床之本。  相似文献   

12.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伤寒论》学术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渊源进行探讨。发现《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证的,它从根本上结束了以证命名、辨证论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临床上有症状无阳性体征的眼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在六经辨证体系的统领下,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注重六经传变,贯穿八纲、五轮、八廓辨证,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使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成为一套具有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思维体系,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庞龙 《新中医》2011,(1):6-8
眼科六经辨证是按伤寒六经分证,以六经命名各种目病;并将眼疾呈现之六经证型,分别列出,作为各经之纲领;把病情的发展变化,按伤寒六经传变方式进行归纳;并与现代眼科学解剖部位相联系,是中医眼科辨证论治的阶段论和部位论的体现。六经学说在中医眼科辨证中的应用,不仅发展了六经学说,也丰富了六经辨证的内容;同时是对眼科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的发展,对眼科五轮辨证的深入和细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全书的核心理论之一,历代医家均对其有极高的评价。自清代以后,众多医家已公认六经辨证不仅针对外感病,只要灵活运用,对各科疾病均可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如清代医家吕震名所云:“凡病不外此六经,能解仲景六经辨证之法,可以识伤寒,即推次六经辨证之法,可以识万病。”现代医家亦多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疾病。笔者临床上在诊治某些神经外科疾病时,合理运用六经辨证,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泳如  樊毓运 《河南中医》2012,32(8):954-956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护理多集中于情志、用药及饮食三个方面,这难以全面体现中医院的护理特色;笔者根据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思想,提出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指导糖尿病的辨证施护.提出了辨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运用六经辨证进行中医护理的工作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段;指出六经辨证的内涵是对疾病因、性、位、时、量、势六因素的分析,而其外延则是后世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伤寒传变的条件和方式。结果:认为十二条正经是以阴、阳、手、足、脏、腑分别命名而来的,若不分左右和手足就合并为六经。六经传变、六经辨证即依此而来。结论:六经辨证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又成为后代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按传统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当前临床治疗常用脏腑辨证,而六经辨证治疗咳嗽也有特色。本文论述了六经辨证在论治咳嗽的应用,阐释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以及厥阴病六经病咳嗽的临床症状特点、与他经合病规律以及依据六经辨证指导下经方在治疗咳嗽中的应用,并附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学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虽然有多种辨证方法,但六经辨证依然是最简洁、最容易上手的辨证方法。本研究以六经辨证为纲,从六经病特征开始,融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融汇伤寒温病理论,一步一步启发中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使中医学生易于掌握,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20.
六经辨证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经辨证理论源于《周易》,六经学说形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学说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以整体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六经理论突出体现了系统论思想以及创造性思维理论与多级多路调节理论的思维方式。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综合模型。六经辨证体系突出的科学价值是揭示了证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