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干预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0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未病干预手段结合口服痛风定胶囊,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痛风定胶囊,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检测血尿酸值。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的血尿酸值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化浊逐瘀汤联合西药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89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观察组加服化浊逐瘀汤,连续用药6周评定疗效,同时监测治疗期间血压变化及血尿酸、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VS 88.9%)(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两组均明显下降,观察组降血尿酸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降低,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逐瘀汤有助于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降低,且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泄浊通痹方对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等情况的变化,研究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据此探讨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76例高尿酸血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汤剂(泄浊通痹方).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37%较对照组的65.36%为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39.02%)则高于对照组(11.43%),P<0.05.结论:泄浊通痹方对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益气健脾针刺法通过调节血清瘦素水平治疗高尿酸血症。方法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或高尿酸血症病史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同时给予益气健脾针刺法,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受试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血清瘦素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变化差值情况。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指数、腰围、血尿酸降低明显、血清瘦素升高明显,P0.01,臀围、胆固醇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腰围降低明显,P0.01,体重、体重指数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尿酸及血清瘦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干预前后较对照组体重差值、体重指数差值明显增大,血清瘦素差值明显缩小,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健脾针刺法通过调节人体血清瘦素的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受试者的血尿酸及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健脾化湿泄浊法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改变生活方式加健脾化湿泄浊中药)35例,对照组(单纯改变生活方式)35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等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同时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结论:健脾化湿泄浊中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尿酸、降低甘油三酯等;并且明显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9):1158-1159
目的:观察秦络化浊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尿酸血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改变生活方式+秦络化浊方中药颗粒剂)40例,对照组(单纯改变生活方式+安慰剂中药颗粒剂)4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脂、血糖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0%,对照组90.00%;两组治疗后BUA、TG、TC、LD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疗效及降低BUA、T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秦络化浊方能够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且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酸方治疗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尿酸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尿酸的变化,以及停药30天后的血尿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953,P〈0.01;t=3.475,P〈0.01)。停药后对照组的血尿酸明显高于观察组(t=2.182,P〈0.05)。结论:尿酸方对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湿排浊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及碳酸氢钠治疗,另配合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祛湿排浊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血尿酸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祛湿排浊汤能有效改善湿热蕴结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血尿酸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西医治疗。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每疗程结束同一方法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疗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加味及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但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不良反应可能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酸检测指导诊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该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测量,比较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痛风患者及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检测指标诊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既可判定患者是否有高尿酸血症,又可反应病症的严重程度,为患者疾病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法干预对社区高尿酸血症人群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中医养生学知识指导,包括中医辨证食疗、运动养生、情志养生等方面,对照组仅给予一般饮食指导。干预1年后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评价指标改变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UA、有效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UA积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养生法干预对社区高脂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湿热体质类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口服,100 mg,2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四妙丸加减治疗。评估2组治疗的安全性,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第4周的血尿酸(SUA)水平和24 h尿尿酸(UUA)水平,并统计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痛风发作情况。结果:1)治疗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在治疗第2周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在治疗第4周,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24 h尿尿酸水平在治疗的第2周和第4周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2周和第4周,治疗组的尿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尿尿酸水平在治疗第2周和第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痛风发作率高于治疗组。结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指导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50 mg·d-1;治疗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每天1剂,疗程8周。观察两组的血压及血尿酸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7%,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显著的疗效,并能较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四妙丸配合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妙丸配合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四妙丸配合依托考昔片)与对照组30例(秋水仙碱),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改善程度、血沉、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但治疗组还可降低血沉、血尿酸水平,而且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四妙丸配合依托考昔片可改善高尿酸血症,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副作用小,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三酰甘油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湿热夹瘀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除湿化瘀方组(治疗组)和苯溴马隆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除湿化瘀方和苯溴马隆,30d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尿酸、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果除湿化瘀方降尿酸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中医湿热夹瘀证候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三酰甘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除湿化瘀方能降低血尿酸,改善湿热夹瘀型中医证候,并降低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春泽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春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别嘌醇片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及停药3月、6月后血清尿酸值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春泽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作用持久,疗效较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尿酸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以及血尿酸改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降尿酸方结合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血尿酸(SUA)、肾功能(Bun、Scr、eGFR)、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24h尿蛋白定量(U-TP)等的变化。结果:(1)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59.37%vs 28.13%,P<0.05);(2)肾功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4.37%vs 53.12%,P<0.05)。(3)治疗组治疗后SUA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治疗后Scr下降、eGFR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治疗后UTP组内与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实验室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UA有效病例Scr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降尿酸方能降低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SUA水平;(2)SUA下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山明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代谢指标、肾脏排泄功能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的影响,探讨山明茶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前期建立的新疆地区的高尿酸血症体质调查数据库中选择70例痰湿夹瘀型体质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另予以山明茶干预,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积分,并对血尿酸、血脂代谢指标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方法均可显著降低SUA(P<0.01);在改善TC、TG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PAI-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山明茶能明显改善痰湿夹瘀型体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且有降低TC、TG的作用,并可降低SUA及PAI-1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嘱其低盐、低嘌呤饮食,并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对照组30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32例温胆汤加味(陈皮10g,茯苓10g,法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2枚,神曲10g,莱菔子10g,砂仁10g,草决明10g,泽泻10g,香附10g),早晚各1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测中医症状、血压水平,血清UA,大小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6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的血压水平下降和血清尿酸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温胆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满意,能有效的降低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